彭 睿
(071000 保定學院 河北 保定)
淺析社會轉型時期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
彭 睿
(071000 保定學院 河北 保定)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轉型,弱勢群體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將更為突出。關心與保護弱勢群體,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深化改革體制與推動社會與經濟穩步發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首先對社會轉型期弱勢群體特點進行了分析,其次探討了社會轉型期弱勢群體權利法律保護現狀,最后提出了幾點加強對弱勢群體權利法律保護的對策。
社會轉型期;弱勢群體;權利;法律保護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弱勢群體問題是當前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黨和政府所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就業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等一系列指導方針,都體現出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保護。新時期我國法學的研究也應當對于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問題作出更為積極的回應,這對于健全我國弱勢群體法律保護體系,促進社會穩定以及經濟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前形勢下,弱勢群體主要指農民工、老年群體、失業人員等,農民工是城市化進程以及城鄉二元化結構建設中最大的一個群體;老年體弱者是社會弱勢群體中較為特殊的組成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剩已成為弱勢群體隊伍“壯大”的重要部分。弱勢群體大多處于社會底層,易受社會忽視,并且自身也難以自救,社會上的人道主義救助也無法從根本上對弱勢群體進行保護。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轉型,弱勢群體由于就業、生活、教育、文化、住房等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將更為突出。關心與保護弱勢群體,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深化改革體制與推動社會與經濟穩步發展的必然需求。
1.立法缺陷
國家立法機關注定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針對弱勢群體的立法,但整體來看,這些立法過于分散,并且立法內容不具體。比如上述立法中規定了對于殘疾人、婦女等的特殊保護,但要實現這些弱勢群體保護所需要的條件在立法中并沒有明確的量化規定。同時,現有的相關弱勢群體的立法操作性不強。弱勢群體在政治權利上的缺位使其在立法上缺乏代言人,權利容易被忽視。例如對于侵犯弱勢群體權利的行為應通過何種程序懲處與防止,也沒有可操作性規定。
2.執法問題
當前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錯位以及執法不公是導致社會弱勢群體權利無法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由于法律實施中相關監督機制的缺乏,以及對于執法的忽視,使得執法人員執法犯法,執法不嚴。對于社會弱勢群體而言,在經歷諸多困難終于贏得了訴訟之后,還要面臨著執行難的風險。雖然當事人能夠在訴訟黨政獲勝,但若想將法院裁判書中的權益轉化為實物還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3.司法缺陷
國家司法機關按照相關訴訟法的具體規定,給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在訴訟中切實保護當事人權利。但由于法律援助經費欠缺以及法律援助律師資源不足,以及法律援助機構同相關部門合作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影響,仍然有許多需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無法及時得到法律援助。其次,司法不公也使得弱勢群體所享有的憲法以及法律上的權利無法得到救濟。部分地方司法不公現象無法得到根治,司法腐敗較為嚴重,不但不主持公正,反而對于侵權者不敢秉公執法,導致社會弱勢群體進退兩難。
1.完善立法
首先,針對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應當從立法的角度來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將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人處于平等地位,實現真正的平等。其次,應將抽象的法律具體化,保障依據清晰化;設立完善的法律監督體系,杜絕社會保障資金被濫用等情況的發生。此外應進一步完善針對特定弱勢群體的專門保護法律,在完善現有專門立法的同時,還需加強對于一些特定弱勢群體的專門保護立法。由于弱勢群體的多樣性,對于某一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不是一部法律就能夠解決的,需要各部門法全面協調,并可在條件成熟之時制定出統一的弱勢群體權利保護法。
2.嚴格執法
為保證弱勢群體合法權利不受侵犯,需要公共權力行使者嚴格執法。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應嚴格遵循公權法定原則來行使管理權,對于沒有明文規定的社會事務不應行使管理權;其次,應堅持權責一致的原則,公民權利為私權利,可自由處分、行使以及放棄,但行政機關職權作為公權力必須要行使,不可放棄,否則需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此外,需加大對于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
3.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與法律援助制度
弱勢群體在尋求司法保護時常常會面臨著訴訟成本過高的問題,因而在立案中需具體考慮到弱勢群體的自身狀況;執行中弱勢群體由于生存環境惡劣,權利自我保障能力弱,需要法律以及社會的共同維護。同時應建立司法救助專項基金,給予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的弱勢群體必要的法律救助。此外,目前我國法律援助制度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固定模式。新社會背景下,應當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主體范圍,增加法律援助主體數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到法律援助工作當中;加快對法律援助法律法規的制定,明確法律援助對象以及法律援助范圍。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這也促進了我國司法體制的改革與完善。但社會轉型調整的不斷深入也使得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問題日益突出。總而言之,社會轉型期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是維護社會穩定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而弱勢群體法律保護是一項系統性的過程,我們應當從完善法律、嚴格執法等多方面入手,構建起完善的弱勢群體法律保護體系,促進社會正義的實現。
[1]劉彬.論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3,02.
[2]王繼新.和諧社會視野下弱勢群體權利的法律保護[J].經濟師,2011,04.
[3]孫鳳華.弱勢群體法律保護問題研究[J].理論前沿,2014,09.
彭睿(1993~),女,保定學院政法系1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