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云 宋金艷
報告新概念開啟新生活
文/王 云 宋金艷
新鮮的變化總是讓人充滿期待,未來5年云嶺大地的生活將會有怎樣的不同?新概念、新提法必將是翻天覆地的開始。“滇牌”農產品、“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文藝滇軍、全民創業、林水山城……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的這些新概念,即將開啟云南未來5年的發展新趨勢。
【報告摘錄】 立足多樣性資源,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的良種化、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培育打造高品質的“綠色”“云系”“滇牌”農產品。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和業態。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報告摘錄】 以更大力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有利于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大力引進外資外企、民資民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園區經濟,振興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府效能,促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報告摘錄】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實施文藝滇軍打造和文藝精品創作行動計劃。擴大文化對外交流,加快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中心建設,加強人文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創新對外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擴大云南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報告摘錄】 健康是人民實現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民族昌盛、云南振興的重要標志。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健康云南建設。
【報告摘錄】 就業、收入和社保直接關系各族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加快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全力實施“云嶺全民創業”計劃,落實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城鄉勞動者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報告摘錄】 人居環境改善,是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最直接的要求。要充分利用云南獨特的山水環境,注重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勢,使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留住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自然美景。開展全民綠化、全面綠化,推進城鄉綠化,營造綠色山川。推進綠色生態城區和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完善“林水山城”生態系統。
【報告摘錄】 深入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全面推進城鄉“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莊“七改三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強農村壩區整治,提升城鄉“顏值”和品質,讓人民群眾在宜居的環境中增強幸福感。
【報告摘錄】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要堅決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到實處,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考核、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加快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繼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制度體系建設,深化環保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保督察巡視,嚴格環保執法,嚴厲懲處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強化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生態文明新風尚。
【報告摘錄】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講修養、講道德、講誠信、講廉恥,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堅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堅決抵制潛規則,決不能把商品交換那一套搬到黨內政治生活和工作中來,拒腐蝕、永不沾。
(據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