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榮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寧夏大米出口問題法律研究
郭海榮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配額;大米出口;綠色壁壘
在“一帶一路”戰略大背景下,中阿博覽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歷史使命,2015中阿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為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然而對于寧夏在與阿拉伯國家的經濟交往合作當中,優勢在哪里?寧夏大米如何正真走出去?配額問題如何解決?寧夏與國外農產品貿易框架協議如何具體實施?如何借助“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強化市場開拓力度,為寧夏大米開辟新的出口渠道?如何為出口創匯和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寧夏大米出口現狀
(一)我國大米出口總體狀況
2015年4月,自中國進口大米的國家和地區中,按金額排名第一位是韓國,數量為21,897.0噸,金額為1,725.8萬美元,平均單價為788.1美元/噸;第二位是巴基斯坦,數量為2,117.4噸,金額為788.1萬美元,平均單價為3,721.9美元/噸,第三位是香港,數量為1,737.1噸,同比下降30.7%,金額為148.2萬美元,平均單價為853.1美元/噸。①
(二)寧夏大米出口情況
寧夏大米產量豐盈,以品優質佳而著稱,齊備了“粒圓、色潔、油潤、味香”四大優點,且蛋白質、脂肪含量尤高,極富營養價值。用其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粘而不膩,油潤香口,與著名的天津“小站米”可媲美共榮。特別是青銅峽市葉盛地三一帶的“葉盛白皮大稻”,加工后的精米,光映半透,粒腴豐盈,更是珍品。
清朝時期,大清皇帝康熙平定噶爾丹叛亂,在寧夏銀川停留數日,在此品嘗到寧夏地三大米,給予很高的評價,特地欽點寧夏青銅峽葉盛地三的“西夏貢米”為朝中主食,后又將其欽點作為朝中貢米,寧夏大米為清廷貢米由此得來。
然而榮冠加身的寧夏大米并未因此而走的更遠,自1997年至今寧夏大米僅有的出口記錄只有兩次,一次是2009年產自靈武市昊王米業有限公司的500噸優質大米,經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在蒙古國通關,這是寧夏大米繼1997年出口以后,時隔12年重返國際市場;另外一次是,2011年初,中糧公司成功競標韓國進口大米合同,中標2萬噸的訂單,由中糧米業(寧夏)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經寧夏檢驗檢疫局檢驗,分11批出口韓國。可見寧夏大米出口在近20年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因此針對寧夏大米出口的狀況,分析研究目前存在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寧夏大米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法律問題分析
(一)出口配額限制
由于大米屬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資源性出口商品,在中國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對外經濟貿易部發布的《出口商品配額管理辦法》中將其計劃在配額管理目錄中,以便管理全國大米出口貿易,《出口商品配額管理辦法》規定:享有進出口經營許可的企業,在近三年內的商事經濟活動中無違規行為的出口企業,可以提出出口商品配額申請,由地方管理企業向主管地方對外經貿部門提出配額申請,再由地方主管外經貿部門對申請企業進行審核、匯總,最后按外經貿部要求,逐級上報外經貿部。
每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出口配額申請人向出口配額管理部門提出下一年度出口配額的申請,其他時間出口配額管理部門不予受理。經過審批出口配額管理部門在每年12月15日前將下一年度的配額分配給配額申請人。如此嚴苛的管制程序,使得本就閉塞落后的寧夏企業和寧夏大米走出國門尤為困難。
(二)綠色貿易壁壘
綠色貿易壁壘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以保護環境、有限資源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高于國際公認、苛刻的的環保標準,限制或禁止外國商品的進口,從而達到自我貿易保護的目的。一些發達國家如荷蘭、美國、德國、法國人在購買物品時均會考慮所購買產品的環保標準,由于其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較強,使得綠色貿易成為各國自我保護的砝碼。
美國曾以中國大米含有三聚氰胺為由,退回中國的大米濃縮蛋白,綠色貿易壁壘成為美國等其他國家阻擋中國大米、農副產品及延伸產品入境的重要理由之一。
(三)入世承諾條件限制我國大米競爭力
1.關稅總水平下降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降低關稅,這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決心和誠意,表明我國致力于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地區經貿合作,這也成為限制我國大米在國際上競爭力一個方面,但好在已于2010年全部履行完畢。
2.取消出口補貼
2010年,我國加入WTO后,承諾對所有農產品不再給予出口補貼,而其他農產品主要出口國并未停止給予這項補貼,都不同程度地給予政策扶持,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國)更是大量給予出口補貼。盡管目前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國已達成共識,取消所有農產品的出口補貼,但就目前狀況來看,效果不是很好,在未來的幾年里,對寧夏大米的出口還有一定影響。
三、應對寧夏大米出口問題的法律對策
(一)取消大米出口的國營貿易管理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推進與實施,“一帶一路”地區大米出口數量達4,238.5噸,成交額1,028.9萬美元,有效帶動了中國大米的出口,然而寧夏優質大米要想搭乘中央“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貿易發展,必須取消大米出口配額限制及國營管理,寧夏大米要想走出去必須向其他擁有大米出口配額的企業購買配額,這使得大米成本增加,使得利潤減少,一些企業一開始就退縮在購買配額之外,這不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影響寧夏大米走出國門。
(二)規避綠色貿易壁壘,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由于近年來經濟蕭條,受國際貿易環境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大米貿易市場不穩定,起浮較大,各國為保護切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在此種形勢下,各國采取一系列苛刻的、高標準的環境保護措施及超出發展中國家能力、技術水平的綠色環保環境質量標準,用于限制一些像我國一樣的發展中國家大米進口該國,此措施便是綠色壁壘政策。2001年加入WTO后,中國取得在多邊貿易體制中運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處理國際貿易摩擦問題的權利,在國際貿易環境保護和交流立法過程中,中國在國際上有了知名度,可以合理表達自己的要求,并對重大問題發表意見,反對那些濫用國家權利的行為,維護國際貿易市場環境公正公平,發達國家對我國設立的貿易壁壘,我國將訴諸貿易爭端委員會,運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拓寬國際市場,實現產品多樣化
寧夏企業還應不斷強化市場占有率,進一步開拓市場,堅持多元化、多途徑市場戰略,通過第三方等網絡平臺,為寧夏大米開辟全新的銷售平臺與出口渠道。各大米生產和經營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不同口味、不同品種、不同質量的優質大米,提高寧夏大米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眾所周知,日本稻米舉世聞名,但是日本的企業還在不斷研究適合新的人群的稻米品種,例如適合于糖尿病人、適合三高人、適合于心血管病人的等。據統計,全球大米交易量約為26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6%,商品交易量較低,許多大米進口地區如中東、非洲基本上不產糧,屬于大米凈進口的地區和國家,對國際市場的大米依賴程度較高。因此,中國應針對不同國際市場開展不同的營銷方式和策略,特別是亞非拉等小份額地區。
和東北大米、天津小站等知名大米相比,寧夏大米出口所受影響較大,寧夏大米屬一年一季稻,生產成本偏高,與其他省份的大米相比,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低。如今國際大米市場競爭激烈,寧夏大米應在充分發揮擁有優質的大米品質的同時,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迎接挑戰。在出口大米同時,按一定工藝和操作流程,生產出滿足工業、食用要求的各種大米制品,如制作方便米飯、營養米汁等,走向國外更大的世界。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大米產品的附加值,還可以增強寧夏大米產品國際競爭力,得到更豐厚的利潤,還可以帶動寧夏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寧夏企業要加強農企合作,科技興企,共同開辟嶄新的國際市場。
(四)加強農企聯合、產業化經營,創綠色品牌
2010年7月13日,寧夏大米品質突顯精品高端的特色,國家農業部給予寧夏大米一項最高榮譽,授予農產品地理標志等級證書,這是全國唯一以省份冠名的農產品地理標志,這也是寧夏大米走出省外,成為國家級大米精品名牌產品的例證。
目前,寧夏大米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各企業沒有專門的實驗、生產基地,都是借助農科院實驗,加之加工的稻谷品種不一,來源多樣,導致質量很不穩定。而且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對大米質量認識的深入,大米的質量與內在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農企聯合、科技興企、產業化經營已成為大米高質量、綠色、健康品牌的重要途徑。泰國大米,其單產較低相當于中國平均單產率來說較低,在58%左右,但其大部分都是無公害產品,農藥和化肥使用較少,因高品質和無公害而暢銷全球。因此,寧夏大米企業應增強綠色、健康品牌意識,從水稻選種、種植的源頭開始,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加工過程中可添加新的元素進入大米,如富硒大米系列,采用國際先進的技術,保證寧夏大米符合國際標準,才能不斷逾越綠色壁壘,促進寧夏大米出口,從而使寧夏大米走向世界。
(五)組建寧夏公平競爭執法部門
公平競爭執法機制作為“一帶一路”各種合作機制和合作交流方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寧夏公平競爭執法部門應當積極加強與政府各個層面尤其是外交、經貿等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建立長效的聯系制度,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積極融入到“一帶一路”的外交大局之中。
“一帶一路”的實質就是互惠互利,要促進寧夏糧食企業、行會、商會在國際貿易中發揮積極紐帶組織作用,要發揮中介組織的橋梁作用、紐帶作用,寧夏公平競爭執法部門要認真聽取企業、商會、行會的建議和意見,確保政府對外經貿部門與其良好的互動關系,組做好協調工作。
隨著世界貿易環境的改善,借助“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強化市場開拓力度,這是寧夏大米走出去的又一個新渠道,相信在政府、社會、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寧夏大米出口問題會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寧夏大米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會有所改善。
[注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2015年4月大米出口情況報告數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2015年4月大米出口情況報告.
[2]余鵬.淺析綠色貿易壁壘及其對策[J].世界經濟情況,2006(17):10-13.
[3]張曉君,張穎璐.多邊貿易體制下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的現狀、挑戰及對策[EB/OL].http://www.law-lib.com,2005-10-20.
[4]崔晶,森田茂紀.水稻食味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5]寇振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3):4029-4031.
[6]呂巧枝.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7(4):10-13.
[7]劉文玫.淺析我國大米出口的貿易狀況[J].農業經濟與信息技術,2009,15(2):17-19.
[8]金寶翔,吳莉麗.王瑜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的產業內貿易分析[J].中國物價,2012.7.
中圖分類號:D922.284;D922.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088-02
作者簡介:郭海榮(1981-),女,寧夏固原人,寧夏大學政法學院,2014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