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知志
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上海 201701
試論媒體與政府的利弊關系
肖知志
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上海201701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無時無刻不再發生著變化。科技的創新與進步在極大的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擴展了人們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力和手段。媒體依靠科技的進步取得蓬勃的發展,已經深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受媒體的影響,并因此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觀念。政府作為管理人類社會的執政機構,它和媒體的關系可以用微妙來形容,這種關系直接影響到民眾對于政府和社會的態度和行使方式,人民都不喜歡對政府一味的持贊同態度,認為這樣的媒體是欺騙大眾,是不實的,那么,媒體和政府對立是好事嗎,本文對媒體和政府一致的利弊和媒體與政府對立的利弊的論述得出了:媒體與政府對立不一定就是壞事,只要維持在一個度內,它就是就是有利的,若是過了這個度,它就是有害的。維持度的原則是判斷媒體與政府對立的好壞的根本標準的結論。
關鍵詞:媒體;政府;一致;對立;利弊
人類社會一直處于發展和前進中,這種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的,引起這種變化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科技的發展。近代和現代社會引起人類社會巨大的變革的一個方面就是網絡的誕生和其蓬勃發展。網絡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其中就包括獲取資訊和發表見解的手段的發展,由于網絡的快捷性、穩定性和高效性,致使媒體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輿論環境,宣告了自媒體時代的到來①。媒體借助不斷進步的網絡技術,延伸到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媒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改變著人們的行事方式甚至思想。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公共行政權力的象征、承載體和實際行為體②。政府是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人民對于其國家政府的理解、看法和態度將直接影響到統治階級是否能夠有效管理國家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作為人們獲取咨詢的主要方式,可以影響人們行為和思想的媒體,它對于政府的態度,對與執政黨執政,人民對政府的理解和態度,保證政府的執政清廉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民都不喜歡對政府一味的持贊同態度的政府,認為這樣的媒體是欺騙大眾的媒體,是不實的媒體,那么,媒體和政府對立是好事嗎?下面將對媒體和政府的利弊關系來論述我的觀點。
一、媒體和政府一致的利弊
對媒體有著一定的了解的人都知道,媒體在社會中具有1、監測社會環境2、協調社會關系3、傳承文化4、提供娛樂5、教育市民大眾6、傳遞信息7、引導群眾價值觀③這七項功能,這七項功能,就導致了政府為了在人民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獲得民眾支持以便更好的執政,在一定程度上,它所想向民眾表達的觀點、所需要民眾了解的情況,所需要向民眾展示的形象都需要借助媒體的表達。這就要求媒體在一定程度上要與政府保持一致,那么媒體和政府保持一致性是有利有弊的。
(一)利的一面是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1.可以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④。政府是一個國家的執政機關,它所代表的是統治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的形象,媒體與政府保持一致,可以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使人民對于政府產生信任感,從而對其國家統治階級的形象具有好感,這對于統治階級來說是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
2.使政府向人民傳遞的信息能夠及時有效的傳達。媒體與政府保持一致性,可以使政府對人民有訴求的時候它的觀點和想法可以及時有效的傳達給人民,沒有受到歪曲和曲解,這對于人民了解真實的政府訴求是有利的。
3.可以使政府的執政效率提高,減少政府執政所產生的壓力和困難。人民對于政府執政的策略和方式的抵觸情緒有所降低,反而愿意服從甚至支持政府的執政策略和方式,這就提高政府的執政效率。
4.有利于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良好的政府形象,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就會減少顛覆政權的事件,相應減少暴亂和反抗事件,更加有利于政府維護社會穩定,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但是,媒體與政府過多的保持一致性也很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弊端,主要包括
1.媒體和政府過多保持一致,很有可能隱瞞了政府的某些缺陷或是損害人民大眾利益的方面,進行不實的報道,欺瞞人民,不利于人民了解真實的政府,了解自己所處的真實近況。“民可載舟亦可覆舟⑤”的道理任何政府都清楚,民眾的不信任和不支持對于政府的執政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毒藥,有可能顛覆其統治,所以,政府會想方設法的把它的缺陷和陰暗面給隱藏起來。媒體作為人民大眾了解政府的最主要方式,媒體和政府保持一致,就很有可能協助政府隱瞞政府的某些缺陷或是其損害人民大眾陰暗面,不利于人民了解真實的政府,了解自己所處的真實近況,這對于民眾而言是極大的不利的。
2.人民對政府的了解不足或不真實,就容易監督不力,政府雖然有自己的自查和監督機制,但是效率和成就可以說是很低的,政府自我反腐自我監督是極其困難和成效很低的,政府是服務于人民的,人民才是政府監督的最好群體,人民對政府的不了解或是不實了解,很難實現有效監督,這就會造成政府內部的暗箱操作,滋生貪污腐敗,很難保證執政清廉。
3.容易擠壓社會矛盾,不利于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給國家政權被顛覆政權帶來隱患。政府執政的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不會隨著不被曝光而過多的減少,反而會積壓,由此增加人民對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加民眾對于政府的厭惡與憤怒,從而擴大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矛盾很難得到釋放和解決就會積壓社會矛盾,社會矛盾擠壓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引發民眾的大規模抗議,相應的暴力事件機會也會增加。
二、媒體與政府對立的利弊
人民大眾不會贊同媒體過多的與政府保持一致的。下面我將闡述我對于媒體與政府對立的利弊的看法。
(一)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利處
1.有利于民眾監督政府,監督政府的執政行為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政府的執政廉潔。媒體與政府保持對立的姿態,那么就得要求媒體掌握政府的一些缺陷和損害人民利益的方面的信息,媒體的報道講求真實可信,口說無憑,必須有據有證,才能讓民眾相信,這就使得媒體需要深挖政府的執政行為和內部操作所隱含的不合理,陰暗的地方。媒體有人民所沒有的資源、時間和方法去發掘政府,媒體與政府對立,可以促使媒體運用以上的這些便利條件去為人民調查政府,這就給人民了解政府,監督政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有利于人民監督政府行為,樹立清廉政府形象。
2.可以極大的促進政府的反腐倡廉建設,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媒體與政府保持對立需要找政府的缺陷和不當之處,這個主要組成力量—政府官員,努力的去發掘政府官員的違法犯罪行為,給人民監督政府官員提供了便利,由此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從而為政府的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助力,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他暗箱操作的進行,對于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是很有利的。
3.有利于政府發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及時發現社會矛盾,并及時解決,維護政府執政地位提供助力。媒體與政府對立,發掘政府的缺陷和不當之處,有利于政府及時的發現自己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從而能夠及時的改正錯誤和彌補缺陷。媒體與政府對立,對政府的不當和缺陷的報道,可以使政府發現出現的社會矛盾,并及時的采取措施,在矛盾未擴大和激發的時候予以妥善的解決,這有利于鞏固政府的執政地位和樹立良好的形象。
(二)媒體與政府對立是有很大的利處的,但是這并不代表它沒有弊端,媒體與政府過度對立很有可能是會產生很大的社會負面影響的
1.媒體與政府過多的對立,很有可能使媒體歪曲或者曲解政府的行為,虛假報道,使得民眾不能真正的認識政府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見解,侵犯民眾的知情權。有可能會使媒體與政府產生仇視,把這種仇視的情感釋放在其報道當中,產生這種仇視的感情,也會使媒體曲解和歪曲政府的行為,甚至違背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原則,媒體是群眾獲得政府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對政府的仇視情緒有可能會傳達到民眾,促使民眾做出錯誤的判斷,不能真正認識政府的行為。
2.媒體與政府過多的對立,不利于鞏固政府的執政地位和有效的高效實行政策和管理。媒體報道過多的政府負面消息,由于新聞媒體輿論導向作用,會使得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對政府抱有不信任感甚至是厭惡感,仇視感。這就導致人民在對待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時會產生抵觸的情緒,這樣的抵觸情緒最終會降低政府的執政效率。
3.媒體過多的報道政府的負面信息和進行虛假的報道以及歪曲、曲解政府的行為,會極大地激化民眾和政府的矛盾,將小問題擴大化,小矛盾激化,可能引發民眾和政府的沖突,破壞社會穩定,不利于政府維護社會治安和保障社會的長治久安。
4.媒體與政府過多的對立,很可能會使本國敵對勢力利用媒體來煽動民眾暴亂,媒體站在政府的對立面和政府保持著仇視的關系,很容易會受到本國敵對勢力的影響,從而造成利用其輿論的導向作用,引發民眾對政府的仇視,產生暴亂,甚至可以達到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主權的嚴重后果。媒體和政府一致和對立關系對于政府,對于人民都是有著一定顯著利處的,但是一旦它們超過了一個度,就很有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嚴重不利后果,人們不需要一味的和政府保持一致性的媒體,然而,媒體與政府保持對立也不是完全正確的。這是一個容易滋生、傳播謠言的時代,更是—個容易陷入“傳謠-辟謠-再傳謠”循環的時代。⑦因此,媒體和政府的對立和一致要保持著一個度,才能保證媒體向大眾傳遞的信息是真實的可靠地,才能使人民大眾可以以客觀的眼觀來看待政府和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切實有效的監督政府的執政行為,同時政府也能在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的同時不斷的完善自己,彌補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從而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真正的落實我國依法治國的理念,促使我國政府清廉化,親民化和執政地位的鞏固。
[注釋]
①蔣原倫.媒介文化十二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07:14.
②<中華人名共和國憲法>(注釋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05:32.
③<媒介特性與功能>[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05:2.
④杜凡.論大眾傳媒對政府公共關系的促進作用[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7.12:1.
⑤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甫規傳>.
⑥媒體的作用[N].聯合時報,2013-01-04.
⑦謠言治理中的政府信任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3.
[參考文獻]
[1]陳培.謠言治理中的政府信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王潔.自媒體時代輿論倒逼現象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3]張明新,劉偉.互聯網的政治性使用與我國公眾的政治信任——一項經驗性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4.
[4]鄭瑤.網絡輿論對刑事審判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146-02
作者簡介:肖知志(1994-),男,壯族,廣西百色人,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法學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