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剛
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河北 邯鄲 056108
淺談規制民事證明責任分配中司法裁量權的必要性
張樹剛
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河北邯鄲056108
摘要:證明責任制度有著重大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價值,居于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核心地位,其中的重點則是證明責任分配問題。在法定型證明責任分配之外,法官在證明責任分配中也享有一定的司法裁量權。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完善的證明責任分配體系。當然,在賦予權力的同時也需要對權力進行相應的限制,確保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在法律的軌道內。
關鍵詞:證明責任分配;司法裁定權;規范說
一、在民事證明責任分配中制約司法裁量權的理論依據
(一)司法裁量權之“規范說”的否定觀點分析
在民事證明責任分配諸學說中,目前以羅森貝克(Rosenberg)的規范說影響最大。規范說是在強有力的邏輯分析以及精密的法律規范基礎上提出的,具體來說,規范說是不贊成將分配證明責任的權力交給具體的法官的,也就是說在考慮證明責任分配問題上,其主張將法官的實質性考慮予以排除,而僅由立法者通過“幾世紀構筑起來的正義——實定的實體法規”來進行民事證明責任分配。
(二)“規范說”在我國存在的現實基礎
規范說的爭議雖然從未停止過,但是該學說的地位卻始終未受到動搖。它的可操作性使得大多數采用民法典形式的國家吸收并開始發展該學說。在實體法構造上,我國與大陸法系基本相同,并且我國對實體法規范的可操作性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對要件事實及證明責任的規定也更加接近于大陸法系國家。因而在我國,許多學者比較贊同羅森貝克的規范說的價值,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法律要件補充說”等觀點,認為證明責任分配應當以規范說為主體和基礎,輔之以自由裁量分配進行補充。
二、司法裁量權在民事證明責任分配的適用中存在問題分析
依據我國當前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之規定,證明責任分配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①一般規則,即“誰主張誰舉證”;②特殊規則,即舉證責任倒置;③利益衡量,即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其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备鶕@樣三個階層適用規則的確定,一些學者認為民事領域的證明責任分配應該可以達到較為完美的解決了。然而司法實務中,也有一些司法錯誤問題是由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導致的。
從司法裁量濫用的問題上進行分析,出現證明責任分配裁量失當的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具體的指導原則。在最高院《證據規定》中,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及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規定是概括性規定,它們失之余簡單,可操作性不強。因為缺少具體的指導原則,致使不同法官對證明責任中自由裁量規則的理解出現不一致的情形;二是缺乏有效的程序規范。最高院《證據規定》第七條主要是從實體方面對證明責任分配中的自由裁量權進行了規制,但并沒有確定該規則適用的程序規范,致使審判實務中自由裁量權的運用不夠統一;三是法官司法能力有限。目前,必須要承認,部分法官的司法水平不高,對法律的理解運用過于僵化,致使證明責任分配不當,使司法不公的情形不時出現。
三、實例分析司法活動中司法裁量權適用不當及適用錯誤的問題
在司法實踐工作中,我國民事證據制度上已然確定的證據責任分配制度能夠為證明責任分配提供較為完善的支撐,但司法裁量被過度應用的情況卻在司法實務中頻頻出現。
舉例說明,該案例是關于大學生被搜身的案例。該案例中,受害方是女大學生,施害方是某超市,女大學生在離開某超市店門時,門口的警報器響起,因此該名學生被超市實施了兩次“脫褲檢查”。后該學生提起訴訟,超市一審中稱該名學生是自愿接受脫褲檢查,二審中卻辯稱從未有脫褲檢查事實發生。二審法院認為超市稱從未有侵權行為應當由超市承擔發生侵權行為的證明責任,因此最終超市敗訴。對本案例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本案的侵權事實女大學生已經提供了初步證據,超市在一審中也認可了侵害行為的發生。實際上一審中,既然超市已經承認了脫褲檢查的事實,二審中對超市辯稱的從未發生侵權行為完全可依據“禁反言”規則進行處理。也即是說,在二審中侵權行為的證明是沒有必要進行證明責任倒置的。
從該案例中可以看出,法官進行司法裁量實際上并不一定是對法律上出現的新案件進行的裁量,而是許多一般性的侵權行為案件存在證明困境時,法官也傾向于通過司法裁量進行證明責任的分配。因而通過程序、制度等規定約束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限度,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民事證明責任分配中司法裁量權規制的現實意義分析
我國尚屬于法治建設的初期,在該階段實現法的安定性、保障法的確定性、限制法的恣意性、實現法的公平性是法治工作應當追求的目標。要想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實現民事司法的公平公正,就需要從立法層面為民事裁判確定明確的法律規范,從而最大限度地排除法官的恣意,維護司法的尊嚴。至于羅森貝克“規范說”證明責任分配的不足之處,我們可以通過盡可能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司法解釋予以補充。
[參考文獻]
[1]賈紹軍.論法官在民商事案件證明責任分配中的自由裁量權[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
[2]霍海紅.證明責任配置裁量權之反思[J].法學研究,2010,4(15).
[3]龔小蘭.正視與反思:證明責任分配中自由裁量權的失范與規制[J].法制與社會,2014,4(1).
中圖分類號:D92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173-01
作者簡介:張樹剛(1976-),男,漢族,河北涉縣人,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