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翔宇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新時期民商法的發展淺析
賴翔宇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民商法自身特征與相關屬性展開必要的說明和分析,而后進一步在此基礎之上,對于新時期民商法的發展方向和主要發展特征加以討論,對于深入理解民商發的發展步伐和脈搏有著一定的積極價值。
關鍵詞:民商法;發展;安全
社會的發展,從客觀上成為帶動立法體系實現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中,民商法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我國立法機關相繼在該領域制定并且完善了相關立法,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合同法》、《物權法》以及《侵權法》等,都屬于民商法的范疇。這些都是在當前社會發展呈現出新的特征的基礎上,立法體系所做出的對應調整。而毋庸置疑的是,只有深入了解其中的發展規則,才能更為準確地把握民商法的發展方向,使其成為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
一、民商法特征與屬性分析
民商法,一直都是保持與社會的經濟秩序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依據西方法學理論以及相關的經濟學理論,社會秩序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其一即演進秩序及其規則,民商法就屬于這個范疇,又被稱作為內生秩序及規則;其二則是建構秩序及其規則,社會中常見的經濟行政法則是屬于這個范疇,又被成為外生秩序及規則。內生的秩序及規則,從本質上說具有更多歷史演進的成分,也就是說,民商法本身是是歷史演進和社會經濟關系相互博弈的結果,它的進步與發展,必須立足于歷史和市場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不能由外界思想展開刻意的設置。也正因為如此,對于民商法的發展,更要基于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之上展開,切實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則來進行把握和確定。
財產權神圣、契約自由和過錯責任是民商法的三大基本原則,制衡起了整個民商法規則體系,可謂其靈魂所在。作為內生秩序而言,其主體是自由的個人,這三個原則都體現著自由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有效保障的財產權,就談不上個人的自有追求,而契約自由,同樣也是自由人的一種體現,對于過錯責任,則是對自由行為定義的界限,是確保界限之內的自由與界限之外,會侵犯他人自由行為的約束。同時,這樣的三個原則,本身也意味著社會的內生秩序。他們不僅僅作為社會內生秩序的基本原則存在,更加共同構成了社會的基本框架,三者分別作為整個社會內生秩序規則的物質基礎、內生秩序對應的整個行為體系,以及合理界限。
二、新時期我國民商法的發展淺析
當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給民商法帶來了不同側面的影響。一方面安全與效益在新時期之下進一步得到了強調,一直以來處于相對從屬派生地位的安全問題,在信息時代之下重新被重視起來,并且效益也隨著信息環境的不斷成熟而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這些都從客觀上要求著民商法展開面向時代的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調整。另一個方面,新時期還要求民商法從價值體系方面展開重構,而不僅僅是對于即由內容的完善。當前民商法的價值體系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安全以及效益,并且相對突出的調整重點,仍然需要放置在安全以及效益兩個方面,而對于自由、平等、公平而言,則是一直都存在于民商法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應當繼續堅持。
在信息時代之下,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首先體現在安全領域。針對信息時代的安全思想,數據成為民商法較以往更加注重的一個重要方面。安全作為民商事活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必然需要在立法中有所體現,這種體現進一步落實到電子商務環境之中,成為了民商法在近年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對應的安全內涵有兩個方面,其一,因為網絡物理層面的不足,而造成信息泄露或者資產丟失的問題,其二,基于人類行為而造成的對于信息的惡意修改,進一步導致資產丟失的問題,諸如黑客襲擊以及非法攔截等。針對此種狀況,對應的立法工作主要是通過網絡物理安全設置以及數字認證、簽名以及支付等方面來實現安全的目的。
除此以外,平等中立的原則也在民商法的發展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即表現為民商法對于參與交易的各個主體從事民商事活動而需要的相關條件,包括相關的技術、交易平臺等應該保持中立。這一態度和思想,會隨著相關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而形成新的技術性特征。
當前民商法發展的另一個突出特征在于其在既有民商事權利的基礎上有所拓展。通常來說,民商事法律體系體現的是某個時期之內的民商事活動,也就是說,民商法本身的適用必然是要局限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民商法必然也會隨之發生變遷。在網絡時代之下,對于信息庫、域名等相關網絡財產的專用權,在民商法體系中得到進一步的納入和認定。除此以外,網絡信息的版權者對其作品和所制作的信息有控制其在網絡上流傳的權利也成為民商法關注的又一個重點。尤其是網絡環境中交互式的傳播方式,更加使得民商法在立法過程中即以小心謹慎的態度進行處置和對待。信息本身的開放性,一方面大大推進了網絡發展的進程,另一個方面也為民商法的確立和修正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結論
民商法的內生秩序屬性,決定了其必然不是單純人類主觀思想的產物,而必然是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依據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而產生和建立的完整體系。我國在立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另一個方面也必然要求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前的發展階段特征,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強適用特征的民商法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大洪.論高科技時代民商法的創新[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2]聶雋.經濟法與民商法關系新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1).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249-01
作者簡介:賴翔宇(1985-),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法律碩士,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