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祿祿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不足與完善
李祿祿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1
摘要:第三人撤銷之訴旨在保障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該制度的確立完善了第三人的救濟途徑。但是該制度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客體范圍比較狹窄、未規定回避制度、缺乏調解這一結案方式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第三人;回避;權益;調解
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概念
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未能參加原案審理,但原案的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且損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請求法院撤銷或改變原案生效裁決中對其不利部分的一種制度①。
二、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不足
(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比較狹窄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案件糾紛。很大一部分當事人會選擇通過仲裁來解決沖突。因為這一解決矛盾的方式既快捷又方便,而且還比訴訟成本低。但是如果通過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定書和調解書危及到了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其是否可以基于此種情況,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呢?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中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給予了詳細說明。但是對于仲裁機構做出的裁決書和調解書并沒有包括在其中,而且也沒在相關的司法解釋中闡明。筆者如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沒有對第三人的利益給予應有的保護。
(二)缺少調解這一結案方式
從新民訴司法解釋的二百九十九條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結案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裁決書,一種是判決書。筆者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完全可以通過調解的方式來解決利益沖突。因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第二條規定,我們可以得知調解適用于第三人撤銷之訴。但是這一結案方式并未在法律規定中加以體現。
(三)缺少對回避制度的規定
在第三人提起的第三人撤銷之訴中,原案審判的法官是否可以對此案進行審理,法律并沒有給予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這讓法官很難抉擇,因為他們不能直接依據法律的規定作出判斷。在第三人的角度看,他們會很容易的認為,法官對他們的異議有看法(因為他們是在否定法官的判決),會造成不公的審判結果,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法律也沒有賦予他們申請回避的權利,若果法官真有這種行為,這就很難保護第三人的利益。
(四)缺乏懲罰機制
在當今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不但當事人濫用自己的訴訟權利來損害第三人的現象很多,而且也出現了較多第三人濫用撤銷權的現象。而我國只對原審當事人濫用權力的行為,做出了相應的懲罰。但是對第三人的這種行為,卻沒有規定懲罰措施。筆者認為,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沒有做到公平公正的對待當事人,切實沒有保護到原審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對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完善
(一)擴大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
如果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書和調解書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向法院提起了第三人撤銷權之訴。法官會因為法律沒有對此種情況作出規定,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作出相應的措施。而且由于各個法官的知識水平和經驗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這很容易損害到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基于此種情況,筆者認為應當擴大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將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書和調解書列入其中,以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利益。
(二)擴大結案方式
調解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性質相符,也滿足了第三人起訴的目的,而且符合其提起訴訟的法律效果。通過調解來解決沖突,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對案件當事人來說,能夠使當事人在訴訟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下解決糾紛。對法院來說,能夠將司法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解決案多人少的問題,使判決更加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對社會來說,能夠使社會經濟更加快速發展。
(三)建立回避制度
如果在第三人撤銷之訴中不更換審判組織,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對案件比較熟悉,以原來掌握的證據作出審判結果。這就使對三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筆者建議,我國應當盡快在第三人撤銷之訴中建立回避制度。參與原審的法官不能審理此案,以保障司法的公正性。
(四)建立懲罰機制
國外很多國家都對第三人濫用權利提起訴訟的現象做出了相應的懲罰措施。如法國對此現象規定了相應罰款的懲罰,以減少此種情況的發生。而我國對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卻未加以防范。基于此,筆者認為,我國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來保障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以促進社會更加穩定和諧。
第三人提起的撤銷之訴是對原審判結果的否定。如果第三人濫用權利提起訴訟,對法院來說,浪費了司法資源;對當事人來說,損害了他們的權益;對國家來說,會破壞社會的穩定,阻礙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國對當事人濫用訴權侵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罰款和拘留兩種處罰措施。基于第三人的撤銷權比此種情況更加嚴重,筆者建議,建立的處罰機制不但應當包括上述兩種情況,而且也應當包括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刑事追究這種懲罰。
[注釋]
①陳桂明.民事訴訟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227.
[參考文獻]
[1]陳桂明.民事訴訟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227.
[2]鄭金玉.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實踐運行研究[J].中國法學,2015(6):263-281.
中圖分類號:D9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55-01
作者簡介:李祿祿(1991-),女,漢族,山東高唐人,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