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樺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質押車輛買賣的法律分析
李昱樺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汽車正成為大眾日常消費品,二手車買賣日益頻繁,在實踐中通過車輛質押籌資的越來越多。由于質押車輛的特點,其買賣帶來了一系列法律風險,本文從車輛購買人角度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對策。
關鍵詞:車輛質押;法律風險;善意取得
在生活中需要用錢時,可以以其所有的車輛為擔保獲得資金,通常走的是車輛抵押,但是車輛抵押需要進行抵押登記,流程相對復雜,周期較長,因此司法實踐中,通過車輛質押的方式來籌集資金頻頻出現。車主在獲取資金后出售已被質押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由此導致了一系列法律問題需要進行澄清。比如:車輛質押與車輛抵押的不同點,出售質押車輛的法律效力如何等等。
一、車輛質押概述
(一)車輛質押的概念
根據《物權法》第208條對質押進行了界定:“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①因此,車輛質押可以認為,需要資金的一方(出質人)為了獲取資金將期合法所有的機動車輛交付給出借資金一方(質權人),雙方約定如果逾期還錢,出借方有權對該機動車輛行駛處置的權利。在質押過程中,出質人有權使用車輛,但是使用后交由職權人保管。
(二)車輛質押的特點
1.車輛質押適用的是資金需求急,要求資金能夠快速到賬的情形;
2.資金周轉周期比較短,資金利率往往較高;
3.質權人需要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對車輛進行保管存放;
4.為了保證質權人權利的行駛,需要保管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行駛證、購置附加稅政、購車發票等證件;
5.在現實中,資金出借方要求簽訂車輛質押合同同時,簽訂車輛買賣合同(一般質權人簽字蓋章處留白),一旦出質人違約,質權人一方面可以行駛質權獲得補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買賣合同簽字,讓買賣合同生效獲得車輛的所有權。有些資金出借方要求借方出具授權委托書,授權出借方或者第三方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處置車輛,如果出現出質人逾期還款等情況,質權人可以處置出質車輛獲得補償。
二、出售質押車輛的法律效力
(一)質押車輛出售權利歸屬
在車輛質押過程中,資金出借人對質押車輛進行了控制,但是不能辦理相應的質押登記手續,因此,不能對抗第三人,特別是在車輛所有權證等證件沒有完全控制在資金出借人的情況下,借款人將質押車輛出售給第三人的可能性極大,實踐中出質人出售質押車輛并沒有法律上的障礙。機動車是動產,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其所有權利的變動以實際交付為準,行駛證登記人并不具有實際的物權效力,其更多的意義在于方便交通行政機關對于機動車的管理。對于購買質押車輛人來說,存在極大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其購買的車輛是什么權利,車輛所有權?還僅僅是車輛使用權?此時就要看購買人是否是善意第三人,如果是,購買人則取得車輛的所有權,如果不是,購買人取得的僅僅是一段時間內的車輛使用權。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情形
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善意取得適用的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受讓人在取得財物是主觀是否具有善意,不能存在惡意的情形,比如惡意侵占,非法受讓等。第二,受讓人取得財物客觀上付出的對價合理。如果受讓人無償或者以遠遠低于市價獲得財物,即沒有支付合理的對價,除非符合贈與的法定要件,否則都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的制度,不能取得車輛的所有權。第三,從形式上看,善意取得制度要求交易的標的物已經轉移到善意購買人名下,具體來說,不動產已經完成登記,動產按照法律規定需要登記完成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的。如果交易的標的物沒有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登記或者交付的,則可以認為轉讓的行為實質上并未完成,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三、質押車輛買賣的風險防范
第一、購買人在買入之前要考察車輛出售方的信用。特別是其是否有信用不良記錄,結合金融機構貸款的分類標準對其資產狀況進行簡單的分析,同時要求查看其購買車輛的合同等資料,保證其取得車輛的合法性。
第二、購買人要對車輛的市場價格作出合理的判斷,參考相關二手車交易平臺的交易價格以及專業人士的估價,不能有貪小便宜的心理,交易價格不能過分低于市場價格,當然也不能高于市場價格,要保留價款支付憑證,同時要求出賣方出具書面材料確認收到價款。
第三、購買人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可與出售方串通,通過虛假買賣合同轉移車輛,從而損害質權人的合法利益。否則簽訂的車輛買賣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車輛應當返還給出售方,并承擔由此給質權人造成的可能損失。
第四、購買人要積極調查購買車輛是否存在抵押質押情況,要求出售方對此做出書面說明,如果車輛存在質押情形,調查情形抵押的具體情況,比如抵押比率是否合理?一般認為質押率在50%-70%比較合理;是否存在多個擔保?存在多個擔保情形下,擔保率是否合理也需要考察。據此做好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比如,通知質權人想要購買車輛的意向,三方(質權人、質押人、買入方)進行積極的溝通,爭取到質權人對于買賣行為的認可,并配合質權人做好相應的還貸工作,讓質權人解質,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出售方保證不存在質押情形,需要對此做出承諾,如果實踐中如果有第三方主張質押權利,應有出售方對此造成的損失給予相應的賠償。無論如何,都要盡快做好車輛產權的變更登記事項,并要求對方盡快交付車輛。
[注釋]
①物權法[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cn/flfg/2007-03/19/content_554452.htm.
中圖分類號:D9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