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司寧
(071002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河北 保定)
消費型污染法律問題分析
許司寧
(071002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消費型污染產生于人們不適當的消費方式,其防治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的科學消費觀念、環保意識不夠強,有關消費型污染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部門法也比較籠統地規定政府職責,致使在應對消費性污染的時候各部門相互推諉責任,踢皮球。因此應對消費型污染這個復雜的系統要全面的考慮每一個環節,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樹立綠色消費觀念是根本,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體系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加強并完善政府應對環境污染的執法能力是重要手段。只有這樣對中國消費性污染的防治才不會流于形式,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才會更加有效。
消費型污染;綠色消費;環境污染 ;法律制度
環境問題主要出現并集中在生產領域。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增長,使得分配、流通和消費環節帶來的環境問題逐年增加,尤其是消費領域的環境污染問題。例如:攀比、奢侈的消費方式,在年輕人全當中尤其是學生群體對手機等電子產品和對品牌服裝的攀比消費越來越普遍;用過即扔的一次性消費方式,如越來越多的對一次性餐筷、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的使用使得每天無數的袋盒進入垃圾行列,既造成的白色污染既浪費了資源、污染了環境又破壞了生態;過度包裝型消費方式,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伴隨網絡購物的流行而來的快遞、商品外包裝變得極為顯眼,逢年過節時親朋好友贈送的禮品的包裝也越來越厚重奢華。人們在消費這些物品的過程中和過程后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廢棄污染物,這些沒有經過有效處理的廢棄污染物會以不同方式回歸自然,這樣的回歸方式必然會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
消費型污染防治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的科學消費觀念、環保意識不夠強,有關消費型污染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部門法也比較籠統地規定政府職責,致使在應對消費性污染的時候各部門相互推諉責任,踢皮球。因此應對消費型污染這個復雜的系統要全面的考慮每一個環節,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樹立綠色消費觀念是根本,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體系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加強并完善政府應對環境污染的執法能力是重要手段。只有這樣對中國消費性污染的防治才不會流于形式,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才會更加有效。
1.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
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相關的法律制度,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對消費型生活垃圾污染的蔓延的限制,但是總的來說我國在消費型污染這個領域內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健全完善,僅有的個別性法律規定也是也是鼓勵性倡導性的條文,可操作性不夠強,一些城市雖然制訂了有關生活消費垃圾的處理的規范性文件,但是部分還未上升到立法高度,且隨著社會生活的快速發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出現了一些無法解決新問題的情形,因此,一個完善的消費型污染防治法律體系亟待建立。
2.行政管理體制的不完善
我國消費性污染的防治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污染治理和監管力度不夠。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容環衛行政主管部門有時候會對聯合執法相互間推諉,怠于形式自己的職責,使我國環境污染問題遲遲得不到很好的對待處理。這些反映出我國環境行政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導致環境污染的治理和環境監管環節比較孤立,不能在處理消費型污染這個復雜系統工程過程中形成有效的合力。
3.民眾觀念意識的缺乏
我國部分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生態消費觀念的缺失對消費性環境污染的產生是根本的,人們并不是不知道一次性餐具對環境污染的危害,過度包裝對水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往往在大多數時候知道這些危害的前提下還是選擇了“便利性消費”這樣的不適當消費方式,僅僅是因為這樣的“便利性消費”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便利,致使這樣不適當的消費方式慢慢成為習慣,習慣慢慢成了自然。要改變這樣不當的消費習慣,絕非易事,不僅要加強環境立法強制引導,更需要加強對民眾的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觀念的大力宣傳。
二、消費型污染防治措施
鑒于消費型污染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對消費型污染的防治手段也要綜合性的。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和行政政策等措施多管齊下,來達到對環境消費型污染的防治。
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完善的有關消費型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健全相關法律標準體系。制定有關生產、消費過程中的環保法規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性法規,從生態消費,綠色消費,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出發完善立法體系,例如:制定有關商品過度包裝的法律法規禁止生產銷售過度包裝商品,為減少商品過度包裝提供法律保障。
把全民環境保護納入教育體系和立法之中,提高公民的環境道德水平和資源保護意識,倡導綠色消費生態消費,從而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勿以善小而不為,積水成淵,環保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會帶動社會向前的一大步。政府也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政管理優勢,發動各種媒體加大對公眾生態型消費方式的宣傳力度,同時鼓勵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環保型產品和服務,鼓勵社會民間組織去辦各類生態型消費觀念宣傳教育活動,使“大環境意識”在全社會廣泛的樹立起來。
;
[1]杜輝.談“啟動中國式消費”[N].半島晨報,2015
[2]王群,張敘原.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法律化的措施[D].東北林業大學,2010
[3]李玲.消費型污染: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J].生態經濟,2012
[4]何川,付麥粒.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對策研究[D].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
[5]張瑞,秦書生.我國推行綠色消費的困境及應對策略[D].理論導刊,2013
許司寧(1994.11~),女,漢族,籍貫河北省黃驊市,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