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如 鄧小波
桂林市公安局疊彩分局刑警三大隊,廣西 桂林 541001
高腐尸體現場勘驗鑒定
陳善如鄧小波
桂林市公安局疊彩分局刑警三大隊,廣西桂林541001
摘要:法醫現場勘驗鑒定的主要方法便是檢驗尸體。高腐尸體主要是指缺少早期現象及生活反應的尸體,在此情況下,增加了現場勘驗鑒定的難度。為了提高此項工作的質量,保證現場勘驗鑒定的全面性與嚴謹性,本文介紹了相關的案例,同時探討了高腐尸體的概況、犯罪人的行為及現場勘驗鑒定的相關內容,旨在為案件偵破及訴訟提供客觀與準確的法醫學勘驗鑒定證據與信息。
關鍵詞:高腐尸體;現場;勘驗鑒定
一、引言
在案件偵破及訴訟過程中,法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尸體現場勘驗鑒定工作中,法醫醫學具有積極的意義。根據工作實踐可知,高腐尸體較為常見,但其現場勘驗鑒定的難度相對較大,為了保證工作的質量,法醫應對其給予高度的關注,嚴格落實各項現場勘察的要求,并對現場展開全方位、客觀及依法的勘驗,以此盡可能地收集相關的證據與信息,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保證掌握死者死因,明確犯罪行為,進而利于案件的及時偵破與有效處理。
二、高腐尸體的概況
所謂高腐尸體主要是指死者死亡時間超過24小時,缺少早期現象及生活反應的尸體,造成此情況的原因較為復雜,如:自溶、腐敗及其他因素的破壞等,此時的尸體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尸體現象主要是指個體死亡后,受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的死后變化,而此時的變化使尸體具有了特殊的征象;生活反應主要是指個體生前受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出現損傷或致病因子等反應。二者具有直觀性、客觀性與規律性,以此為依據,法醫可準確判斷死者死因、損傷及死亡時間、病理變化等,進而利于提高現場勘驗鑒定的質量。
三、相關案例分析
(一)案例資料
在辦案過程中,常見各種高腐尸體,具體案例如下:
案例1,某具女尸,發現于灌木叢中,死者呈仰臥位,死者前胸部有20處破裂口,雙上肢位于頭面部,手腕處有扎帶,下身赤裸。尸體高度腐敗,內臟器官、頸部組織及腦組織缺失。經現場勘驗鑒定為拋尸現場、死者胸部遭受反復刺創,但并不是其致死原因,此后經實驗室檢驗分析得知,死者為機械性窒息死亡。案件偵破情況為女性死者,犯罪人將其勒頸窒息死亡,并在拋尸后對其進行反復刺胸。
案例2,某具男尸,發現于某城市水溝里,死者呈仰臥位,頭部位于溝渠上,臀部以下位于溝渠內,四肢彎曲,掌心與足心向下,指尖與足尖嵌于地面,頭頸部離斷,此處皮膚斷緣不齊,同時死者身體見多處貫通破裂口,軀體大部分組織已經腐爛、缺失。根據高腐尸體現場特征,表現出死者痛苦死去的過程,此為第一現場,因腐爛而出現頭頸部分離,尸體上創傷較多,可能為銳器砍刺而成。案件偵破情況為男性死者,犯罪人持銳器搶劫,刺胸致其死亡。
(二)現場勘驗鑒定
首先,高腐尸體死因。在法醫學中最為關鍵的內容便是鑒定死者死因,此項內容的準確性直接關系著案件的偵查與訴訟成敗。在現場勘驗鑒定高腐尸體過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便是了解死因,但此類尸體缺少早期現象及生活反應,在此情況下,難以完整、全面地收集地致死疾病或外來暴力信息及證據,但實踐中,仍需對死者死因進行認定,此時可結合勘驗及實驗室的檢驗情況,以此保證其死因判定的準確性與合理性。
其次,犯罪人行為分析。如果高腐尸體為他殺,此時的現場勘驗鑒定均能夠掌握犯罪人及被害人在犯罪過程中的相關行為表現。工作中,法醫應保證各種行為表現的客觀性與準確性,通過科學的論證及嚴謹的分析,使其成為案件認定的可靠依據。在上述證據充足的情況下,便可以降低高腐尸體死因鑒定難度,因此,此項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現場勘驗鑒定人員應對其給予高度的關注。例如:案例1中高腐女尸,根據現場勘驗,可以分析出犯罪人表現出了反復刺胸、拋尸等行為,結合實驗室檢驗,可判定此案件為機械性窒息死亡。案例2中高腐男尸,根據現場勘驗,可了解犯罪人的追殺行為,同時也可掌握死者逃避及痛苦死亡等行為,最后判定死者為創傷性休克死亡。
最后,現場勘驗鑒定注意事項。在現場勘驗鑒定過程中,如果對象為高腐尸體,此時的尸體可能不夠完整,并多伴有腐爛發臭的氣味,在此惡劣的環境下,增加了工作難度。但高腐尸體現場勘驗鑒定十分重要,各個工作人員均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并且要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掌握相關的行為表現,對高腐尸體進行全面、及時、客觀與依法對現場勘驗鑒定,實踐過程中應高度重視犯罪人及被害人的行為表現;二是,判斷死者死因,采用行為分析法,經科學分析與嚴謹論證后,明確死因;三是,鎖定犯罪事實,借助相關的行為表現,認定犯罪人的犯罪事實,并對其口供真偽進行辨別,以此保證案件的順利與有效偵偵破。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法醫工作過程中常遇到高腐尸體,在現場勘驗鑒定過程中,應對此類尸體給予高度的關注,經過全面、細致、客觀及依法勘驗及鑒定后,方可掌握死者死因,同時利用行為分析法,以此明確犯罪人及被害人的行為表現,進而為案件偵破及訴訟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木生,洪永清.高腐尸體現場勘驗鑒定[J].海峽科學,2015,10:61-62.
[2]歐桂生,蔡劍雄,鄒偉波等.煙蒂痕跡物證在犯罪現場作用的探討——煙蒂痕跡物證的檢驗分析[J].廣東公安科技,2010,02:9-12.
[3]劉海渤,馮保強,陳雪云,許冰瑩.改良PSA檢測法在精斑檢驗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01:157-159.
中圖分類號:D91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159-01
作者簡介:陳善如(1988-),男,漢族,廣西賀州人,本科,法醫師,桂林市公安局疊彩分局刑警三大隊,主要從事法醫病理學和法醫臨床學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