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媛
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自認制度的現狀及其完善
周媛媛
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揚州225127
摘要:自認制度是一項實現司法公正、訴訟經濟、提高訴訟效率的重要制度。目前我國的民事訴訟立法中的自認制度還有許多弊端,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結合我國現在國情,加強對民事訴訟中的自認制度的學術理論研究已是必然趨勢,對我國深入依法治國法制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自認制度;民事訴訟;分析;完善
一、基礎法理分析
目前對自認性質的定義沒有統一的說法,其范疇主要分為兩個學派,其中英美法系主張傳聞證據說,大陸法系則主張非傳聞證據說,判斷標準就是關于認定自認的性質是不是屬于證據的范疇。我國現在對自認性質的認定介于上述兩種主張之間,屬于特色證據說。
(一)訴訟中自認的性質
大陸法系對自認制度主張自認行為屬于非傳聞證據說,主張自認行為不算是一類證據,將自認行為歸納為訴訟程序中的行為,當事人對任何一項指控,抗辯與不抗辯都可以看作是當事人處理自己行為的權利。這里提到觀念通知說,是指當對方當事人提出對自己一方不利指控時,當事人承認其為事實或是不做抗辯,如果這項指控是不真實的,也有可能不愿去為不利己不真實的去辯解。
(二)訴訟外自認的性質
英美法系對自認制度主張自認行為屬于傳聞證據說,長期以來英美法系這些國家在訴訟實踐過程中,一直把自認行為當作一項重要的證據。他們主張的的觀點主要是針對訴訟外的自認行為。
二、我國自認制度現狀
(一)我國的民事訴訟模式具有職權主義特征
我國屬于大陸法系,在大陸法系的理論基礎中,對職權主義的解釋為認可在民事案件訴訟的過程中,法院有絕對的主導權力和審判權力。這也就決定了我國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在審判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職權主義的現象,許多弊端就隨之出現。訴訟案件中當事人雙方直接的辯證舉證環節往往是案件審理的核心環節,但在實踐過程中卻發揮不到作用,這樣一來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自認制度又自相矛盾。
(二)我國自認制度的的司法環境不夠完善
關于自認制度,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在自認制度對法院約束力這一塊也沒有明確的說法。受大陸法系的影響和我國特殊的唯物辯證主義方法論的指導,在這樣環境下我國在民事訴訟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案件本身的真實性,從而不考慮辯論雙方當事人當庭達成一致性的主張,弱化了雙方當事人的自認行為的法律效力。
(三)我國自認制度的法律規范不夠完善
我國相關的自認制度的法律規范還不完善,甚至還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條第1款的明確規定了自認的對象是案件事實,并排除自認在身份關系中的適用,從法律程序上來說,自認行為一經構成就具有法律約束力,而本解釋74條的規定中指出證據列為自認的對象中,這就與證據法相悖。
三、完善自認制度的構想
(一)宏觀方面的完善
1.確立符合自認制度運行的制度環境
訴訟案件中當事人主義原則是至關重要的原則,法官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審判中不再擁有對案件的絕對主導權,取而代替的是當事人主義,我國《民事訴訟法》在實踐過程中,并沒有有效的制度來保障當事人原則和辯論原則發揮作用。所以必須要在民事訴訟案件審理的過程中,以當事人原則作為核心觀念,以辯論原則作為審判標準,用這樣的準則來指導觀念和行為,才能真正的建立起完善的自認制度。
2.加強對當事人程序利益的保障
根據程序正義原則,雙方當事人應該堅持主張真實性原則,在主張是真實有效的前提下進行辯論。一方當事人作出自認行為,承認對自己不利的指控之后,出于對當事人權益的保障,被控方當事人的自認行為不能隨意撤回。
當事人原則在訴訟中是至關重要的地位,這一原則不僅約束了雙方當事人,也同樣約束法院,所以在建立完善的自認制度的同時,首先需要確保的是,建立起來完善的自認制度是能夠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
(二)具體制度的完善
1.完善對自認效力的規定
自認行為是否產生效力是關鍵性的問題,雖然我國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旦一方當事人構成自認行為,對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免除舉證責任,在訴訟案件中提高了訴訟程序的效率。但是對于這一行為到底產生什么樣的法律效力卻沒有明文規定。從《民事訴訟法》第71條的規定來看,一方當事人的自認行為并沒有產生法律上的效力,主導權仍然是掌握在法官手中。所以說建立完善的自認制度并發揮其作用,就必須將主動權交到雙方當事人的手里。
2.對訴訟外自認作出規定
訴訟外自認的理解,即是在訴訟時空之外的自認,不是在訴訟審理的地點,不是在訴訟審理的時間的自認,也包括訴訟內已經構成的自認行為。訴訟外的自認行為一般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的表述來判斷這種行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這種判斷的權利是由法官來判斷。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中關于訴訟外的自認沒有任何規定,針對這種情況,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應該對此作出規范,對于訴訟外的自認行為應該由法官結合訴訟中的情況,進行調查取證之后做出裁決。
[參考文獻]
[1]戴澤軍.證據規則[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2]趙鋼.民事訴訟法學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3]杜聞.民事訴訟自認若干問題研究[J].河北法學,2003(6).
[4]鄒亮.民事訴訟自認概念探[J].法制與經濟,2012(11).
中圖分類號:D9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06-02
作者簡介:周媛媛(1992-),女,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