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錦南 劉民輝 肖 霖 白 楊 唐四元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3)
?
廣場舞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及其發展建議
肖錦南 劉民輝1肖 霖 白 楊 唐四元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3)
廣場舞;身體素質
廣場舞指人民群眾自發的、在廣場上進行的、統一的、以修身、自娛、交友為目的,在音樂伴奏下以舞蹈為載體的健身活動〔1〕。為控制老齡化所帶來的許多社會問題,改善中老年人健康狀況顯得尤其重要,而促進健康最受歡迎且最安全的方式便是運動鍛煉,廣場舞作為運動鍛煉的一種特殊形式正被廣大中老年人接受并實踐。
參加廣場舞鍛煉的群體以低齡老年人為主,與這個群體家庭穩定,壓力較少,并且開始注重鍛煉養生,追求更高的健康生活質量有關;湖南省長沙市及婁底市廣場舞跳舞人群以女性居多,這可能與部分老年男性心態有關,在采訪廣場上部分老年男性時發現他們羞怯于在公共場合跳舞;而在跳舞的動機上,大部分舞者認為廣場舞是老年人強身健體的良好運動方式,同時是消磨時間,增進友鄰關系的良好方式〔1〕,基于這些動機,大部分舞者跳舞頻率保持在3次/w以上〔2〕。在場地的選擇上,農村一般選擇村委會的廣場或空曠的場地,而城市舞者可以選擇社區廣場、就近的公園及城市各種商業廣場等。
2.1 改善睡眠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更容易出現早醒、易醒、入睡困難、睡眠質量降低等問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續加重。廣場舞鍛煉者在音樂節奏的引導下,進行一系列經過簡單編排的藝術性舞蹈動作,能夠起到舒展肢體、消除精神緊張的作用。楊吉萍等〔3〕在試驗中評估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多導睡眠圖(PSG),發現廣場舞健身鍛煉可明顯改善老年人睡眠行為及睡眠生理學指標,這可能是因為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生物周期節律,中等程度的運動還可以使人產生疲勞感,更易進入深度睡眠。此外定期運動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減輕睡眠障礙癥狀。運動鍛煉還能提高老年人睡眠滿意度及睡眠質量,尤其是規律的運動鍛煉〔4〕。
2.2 提高免疫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肺炎發病率增加,其中老年人肺炎發病率占我國每年肺炎發病率的70%〔5〕,且臨床表現不典型,常伴發嚴重并發癥,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此外癌癥發病率也增加,超過60%的罹患癌癥的年齡和70%的癌癥患者死亡年齡在65歲甚至更晚,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免疫衰老〔6〕。因此提高免疫能力、延緩免疫衰老對促進中老年人身體健康、改善生活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裴晶晶等〔7〕發現長期規律堅持廣場舞健身鍛煉的老年人運動后即刻機體免疫應答能力提高,運動后2 h機體免疫應答能力進一步提高,說明廣場舞健身鍛煉能改善老年人身體免疫能力,有文獻表明規律的運動鍛煉與提高T細胞增殖能力、降低炎癥反應、增加嗜中性粒細胞吞噬活性有關〔8〕,這對降低呼吸道感染、肺炎發病率有重要意義,并且運動鍛煉能夠緩解年齡增長對免疫功能的毒害作用,即增加抗癌免疫〔6〕,Meta分析顯示高水平的體育活動能夠降低各種原因引起的癌癥發病率〔9〕。
2.3 改善身體素質 廣場舞能夠在多方面改善身體素質。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體力活動的減少,肥胖等問題困擾許多人,通過廣場舞鍛煉來改善身體成分,減少脂肪已經廣泛被社區老年人所接受。王琳等〔10〕在研究廣場舞對老年女性身體成分的影響時,發現老年女性體重、體脂百分比、腰圍、臀圍和腰臀比指標顯著下降,這與黃曉麗〔11〕、李慧〔12〕研究結果一致,Uritani等〔13〕在對日本社區女性的研究中也發現,6個月常規的鍛煉與營養指導對改善身體成分及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具有有益影響;廣場舞對老年人平衡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14〕,Mcnamara等〔15〕在研究中發現在以“更好的骨骼與平衡能力(BBB)”為目的的社區集體運動可以提高骨骼載荷力及改善心血管健康,這對預防跌倒有重要意義,劉建宇等〔16〕發現廣場舞運動能有效減緩絕經后婦女脛骨骨密度下降速度、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改善平衡能力,對防治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降低其跌倒風險具有積極作用;馬洋等〔17〕研究發現廣場舞鍛煉活動可明顯減少絕經期冠心病婦女心絞痛癥狀和絕經期身心癥狀;此外,廣場舞健身鍛煉還有輔助治療肩周炎的作用〔18〕。然而,這些廣場舞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老年女性,對于老年男性較少提及,這可能與參與廣場舞鍛煉的人群中以女性為主有關。
2.4 廣場舞對心理的影響 心理社會應激是指心理和社會因素作為應激源引起的應激反應。應激是否影響健康取決于應激程度、持續時間及個體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和其他因素〔19〕。老年人由于身體疾病、子女外出、生活空間及交際圈的減少會使他們出現心理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周圍事物及親朋好友的變化都將使他們產生對死亡的恐懼抑郁心理,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都將影響老年人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廣場舞作為一種社區集體活動,能夠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交往,且廣場舞音樂還有其特殊功效,研究表明,音樂可以通過大腦邊緣系統調節軀體運動自主神經大腦皮質功能,協調與情緒有關的身體反應,促進身心健康〔20〕。王娟娟〔21〕在探討廣場舞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癥的療效時發現廣場舞可以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癥患者的軀體化、抑郁、焦慮癥狀;這與Pereira等〔22〕的研究結果一致。周斌等〔14〕研究也發現廣場舞相比其他鍛煉更能得到鍛煉者的認同,音樂的伴奏更能引起人體情感的共鳴,從而有效調動鍛煉者的心理情緒,改善并提高心理狀態。
2.5 廣場舞與中老年人社會適應能力 長期進行廣場舞鍛煉對協調老年人人際關系有積極的影響,大家因為共同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互相交往加深,尤其對退休的老年人是積極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的好方式。同時有研究表明廣場舞鍛煉能提高中老年人自我認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23〕。
3.1 廣場舞本身因素 廣場舞很大程度上是民間因健身娛樂為目的自發進行的鍛煉方式,在選擇舞種形式上南北方因文化差異存在較大不同,故廣場舞并不是一個形式固定統一的舞蹈,不同形式的舞蹈方式對中老年人的健身效果是否存在差別?如佳木斯體育總局以扭秧歌為基礎推薦的佳木斯快樂舞步和動作相對簡單的健身操模式的廣場舞,這兩種形式的廣場舞適用人群是否一樣?其健身效果是否存在差別?中老年人在進行廣場舞健身時存在較多盲目性,不少老年人跳舞時未考慮自身身體及疾病因素,如關節炎是否適合廣場舞健身;目前指導廣場舞健身的多數是未經專業訓練、缺乏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群,缺乏對跳舞人群專業的健身指導。
3.2 廣場舞環境及管理因素 目前廣場舞場地不固定,大部分為戶外場地,易因天氣因素而中斷,場地周圍環境嘈雜,地面沒有防滑措施,老年人存在跌倒危險;因部分老年人跳舞時間的選擇與戶外場地的因素,都影響社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隨著我國老年化進程加快,關注老年人生活及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率及傷殘率迫在眉睫,體育鍛煉作為老年人健康促進的干預措施已經成為國外乃至全世界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24〕。Enhance Fitness運動項目在美國已開展近二十余年,大量研究證明其對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行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顯著效果〔25,26〕。
4.1 政府及社區支持 政府及社區的支持是把廣場舞變為正規、系統、科學化健身項目的必要條件之一,首先應該鼓勵社區及村委會發展廣場舞健身,并且積極管理廣場舞的發展;其次應制定相應政策及規章制度,確定廣場舞時間和地點,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設廣場舞專用場地,既可以做到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也能確保廣場舞健身不受天氣影響,且防滑地面的建設也更加適合老年人跳舞健身。
4.2 廣場舞本身的發展 針對國內大部分老年人身體素質情況,規范廣場舞形式,其不僅應涵蓋目前廣場舞簡單易學、娛樂作用,在健身方面應更加具有針對性,如增加一系列動作來鍛煉老年人心血管耐力、平衡能力、靈活性及肌力,這些有針對性的鍛煉在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老年人跌倒有重要意義,老年人參與有以上健身效果的健身項目能減少平均住院治療時間并且減少醫療費用〔27〕;在跳舞頻率及時間方面至少保持30 min/d,3次/w以上;同時,廣場舞人群可分班分組進行,每班或每組應配有一名專業指導員,指導員需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過專業培訓或具備上崗資格證,這樣方能確保舞蹈動作有效性及健身效果。
4.3 跳舞人群 國外研究建議老年人應該每天堅持至少30 min以上中等程度的體育鍛煉,盡管如此,遵循此建議的老年人僅占21.4%〔28〕。在國內,廣場舞已廣泛被老年人接受,但仍有部分人群不為所動,按照階段變化理論可分為3類人群,行動人群,即接受廣場舞作為健身鍛煉的良好方式并積極參與其中的老年人;沉思階段人群,這部分人群容易受周圍人事物的影響,傾向于接受廣場舞并有可能采取行動;前沉思階段人群,這類人群不易改變,或者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將采取廣場舞進行健身鍛煉。因此,今后的發展應側重如何將尚處在前沉思及沉思階段的老年人吸引到廣場舞鍛煉中。
4.4 多個機構共同合作 促進老年群體健康發展的項目應該是多個機構共同協作完成,如Enhance Fitness運動項目由華盛頓大學健康促進研究中心、老年中心(一個非盈利的社區機構)、健康促進中心(一個健康管理機構)組成,廣場舞的發展應該依靠高等學校進行科學研究〔29〕,如在借鑒Enhance Fitness運動項目的發展時解決種族、文化差異而引起的相關問題,監督廣場舞進行的專業性、科學性,促進廣場舞項目循證依據的發展;廣場舞項目的實施可交由社區機構,如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負責監管項目運營,專業指導人員培訓,社區宣傳等;社區醫院可定期評估老年人健康狀況。
4.5 定期評估 廣場舞作為促進老年人的健身項目,可以用Glasgow等〔30〕設計的RE-AIM框架來評估,RE-AIM分別指健康項目可及性、有效性、接納性、實施和可持續性,可及性指參與廣場舞人數的絕對數量、比例及代表性,鼓勵老年人參與到廣場舞健身中來,促進城市和農村的同步發展,定期評估參與人群結構;有效性指廣場舞的重要影響,包括潛在的負面影響、生活質量及經濟效益,可以通過定期功能性測試、參與者自我報告、問卷調查及自我評價等方式來了解廣場舞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從而對廣場舞形式等方面做出相應的適應性,更好的改進,同時評價廣場舞健身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及經濟的影響,為后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接納性與可及性相似,但是從管理機構層面來評價,目前我國發展促進老年人健康項目主要是社區及村委會,定期評價參與其中社區及村委會數目、比例及代表性;實施主要是評估項目的保真度,這里保真度指項目的實施過程是否符合最初的項目設計,因此廣場舞實施過程中應該具有專業指導、及時的參與者反饋信息;可持續性是從參與者及管理機構兩方面出發來確保廣場舞項目持續發展。
綜上,目前政府并沒有大力倡導和宣傳廣場舞,廣場舞的流行更像是一場中老年人對于健康維權運動的結果,間接說明了我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發展還跟不上人們的需求,廣場舞作為大眾樂于接受的鍛煉方式已經出現,其發展可借鑒Enhance Fitness運動項目,將其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從而更好地響應國家1995年頒布的《全民健身健康計劃》,促進中老年人健康并改善其生活質量。
1 代 敏.武漢市主城區中老年人廣場舞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2 邵永祥.湖南省農村廣場舞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3):177-8.
3 楊吉萍,冉孟華,王麗梅.廣場健身鍛煉活動對中老年人睡眠行為及睡眠生理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0):1339-41.
4 Ouellet N,Morris DL.Sleep satisfaction of older adults living in the community:identifying associated behavioral and health factors〔J〕.J Gerontol Nurs,2006;32(10):5-11.
5 蹇在金,廖紀南.老年人肺炎的病因與臨床〔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4;23(10):758-60.
6 Bigley AB,Spielmann G,Lavoy EC,etal.Can exerci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immunity influence cancer prevention and prognosis in the elderly〔J〕?Maturitas,2013;76(1):51-6.
7 裴晶晶,李學恒,李 萍.廣場健身舞對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14-5.
8 Simpson RJ,Lowder TW,Spielmann G,etal.Exercise and the aging immune system〔J〕.Ageing Res Rev,2012;11(3):404-20.
9 Shephard RJ,Futcher R.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how may protection be maximized〔J〕?Crit Rev Oncog,1997;8(2-3):219-72.
10 王 琳,王疆娜.廣場舞對中老年女性身體成分影響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4;36(3):111-4.
11 黃曉麗.健身秧歌鍛煉對向心性肥胖型中老年女性身體成分與血脂水平的影響〔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24(6):93-7.
12 李 慧.健身鍋莊舞對西藏中老年人群身體成分及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3.
13 Uritani D,Matsumoto D,Asano Y,etal.Effects of regular exercise and nutritional guidance on body composition,blood pressure,muscle strength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mmunity-dwelling Japanese women〔J〕.Obes Res Clin Pract,2013;7(2):e155-63.
14 周 斌,李 靖.廣場舞與健身走鍛煉對中老年女性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影響的比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3(3):34-8.
15 Mcnamara AJ,Pavol MJ,Gunter KB.Meeting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through community-based group exercise:"better bones and balance"〔J〕.J Aging Phys Act,2013;21(2):155-66.
16 劉建宇,向家俊,魏星臨,等.廣場舞對絕經后婦女骨密度、血清雌激素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2):78-82.
17 馬 洋,孫雪丹,馬曉琳.廣場舞蹈鍛煉改善絕經期冠心病婦女各種癥狀評分情況觀察〔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3;22(3):200-4.
18 段意梅,陸國田,李春林,等.廣場健身舞輔助治療老年肩關節周圍炎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2):3466-7.
19 夏杰瓊,黃 金.圍術期應激性高血糖的研究進展〔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12):1298-300.
20 Jing L,Xudong W.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relaxing music on the recovery from aerobic exercise-induced fatigue〔J〕.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2008;48(1):102-6.
21 王娟娟.廣場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癥康復研究和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4;20(11):1814-8.
22 Pereira DS,de Queiroz BZ,Miranda AS,etal.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plasma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elderly wome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3;94(8):1443-50.
23 王 瓊,宋湘勤,張志如.廣場舞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影響的實驗研究〔C〕.南京: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1889-90.
24 Haskell WL,Lee IM,Pate RR,et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updated recommendation for adult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7;116(9):1081-93.
25 Wallace JI,Buchner DM,Grothaus L,etal.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a community-based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 for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1998;53(4):M301-6.
26 Tomioka M,Sugihara N,Braun KL.Replicating the enhance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in Hawai`i's multicultural population,2007-2010〔J〕.Prev Chronic Dis,2012;9:E74.
27 Belza B,Snyder S,Thompson M,etal.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enhance fitness,an innovative community-based senior exercise program〔J〕.Top Geriatr Rehabil,2010;26(4):299-309.
28 Belza B,Shumway-Cook A,Phelan EA,etal.The effects of a community-based exercise program on function and health in older adults:the enhance fitness program〔J〕.J Appl Gerontol,2006;25(4):291-306.
29 Liu M,Belza B,Zhang X.Considerations when disseminating american-developed evidence-based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in China〔J〕.J Gerontol Nurs,2015;41(6):3-4.
30 Glasgow RE,Vogt TM,Boles SM.Evaluating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the RE-AIM framework〔J〕.Am J Public Health,1999;89(9):1322-7.
〔2015-12-08修回〕
(編輯 苑云杰/王一涵)
2016年中南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201622ts506)
1 華盛頓大學護理學院
唐四元(1966-),男,博士后,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區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防治研究。
肖錦南(1992-),女,碩士在讀,主要從事社區老年學研究。
C913.6
A
1005-9202(2016)23-6045-04;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