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金 雷 劼 沈 崢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鄂州 430079
?
關于開展訴訟監督工作的方法問題
汪元金雷劼沈崢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湖北鄂州430079
摘要:訴訟監督是檢察機關行駛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權的專門性活動。目前檢察實踐中存在著訴訟監督案源少發現難,等米下鍋坐堂辦案、查案力度不大工作相對被動等問題。文章結合近年來開展訴訟監督工作的實踐,總結出巡回監督法、同步審查法、專項監督法、分析比對法等七種訴訟監督工作的方法。
關鍵詞:檢察機關;訴訟監督;工作方法
研究開展訴訟監督工作的方法,指導訴訟監督實務,對于改變目前檢察實踐中存在的訴訟監督案源少發現難、查案力度不大、工作相對被動等問題,具有方法論意義。筆者結合近年來開展訴訟監督工作的實踐,總結了七種訴訟監督工作的方法,或有裨益以供實踐。
一、巡回監督法
指檢察機關派員定期到公安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以及社區矯正機構進行巡回檢察的工作方法。這一方法主要是為了主動獲取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和刑罰執行監督以及行政訴訟監督案源,并有效推動相關訴訟監督工作的開展。
(一)公安機關的巡回監督工作:主要由各級檢察機關內設的偵查監督部門或刑事訴訟監督部門,組織檢察官按照計劃和方案定期深入公安機關各所各隊,采取查閱執法臺賬,審查案卷材料,詢問調查相關事項等方式,檢察巡回監督對象的執法情況。重點巡查以下內容:(1)是否存在以罰代刑、降格處理、違法插手經濟糾紛、應當立案而不立案、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情形;(2)是否存在違反規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形;(3)是否存在違反規定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情形;(4)是否存在所辦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違反程序法規定的情形。對于巡回檢察中發現的訴訟違法問題,區別不同情形依照檢察機關訴訟監督案件辦案程序辦理。
(二)行政執法機關的巡回監督工作:主要由各級檢察機關履行刑事訴訟監督職能的部門會同履行行政訴訟監督職能的部門,按照年度計劃和方案,組織檢察官定期深入司法管轄范圍內的行政執法機關,采取查閱行政執法臺賬、審查行政執法案卷和行政決定、詢問調查相關事項等方式,檢察巡回監督對象的履職情況。巡回監督的重點對象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環境保護監管部門、國土部門、稅務部門、工商部門、安監部門、衛生計生部門、質監部門、財政部門、住建規劃部門等。重點巡查以下內容:(1)是否存在行政執法案件涉嫌構成犯罪應當移送而不移送的情形;(2)是否存在行政決定違反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情形;(3)是否存在履職過程中不作為或者濫作為的情形;(4)是否存在造成公共利益重大損失應當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情形。對于巡回監督中發現的上述問題,區別情況依照檢察機關訴訟監督案件辦案規定程序辦理。
(三)社區矯正機構的巡回監督工作:主要是由各級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或刑事訴訟監督部門,按照計劃和方案,組織檢察官定期深入司法管轄范圍內的社區矯正機構以及下轄的執行單位和社區矯正對象公益勞動、學習場所進行巡回檢察。重點巡查以下內容:(1)依法開展對社區矯正對象判決(裁定)交付執行活動的檢察,促進交付執行各個環節有效銜接,防止和糾正因不依法、不及時交付執行等原因造成“漏管”問題;(2)依法開展對社區矯正機構監管活動和矯正活動的檢察,防止和糾正“脫管”問題;(3)依法開展社區矯正刑罰變更執行和解除矯正、終止執行環節的檢察,促進有關機關糾正公正辦理減刑、假釋、收監執行以及在刑期或考驗期滿后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并履行相關程序;(4)依法開展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檢察,防止和糾正侵犯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問題的發生。
二、同步審查法
指檢察機關按照內部制約原則開展的同步審查逮捕意見和刑事案件判決(裁定)的工作方法。這一方法主要是為了適應訴訟監督理論發展和訴訟監督實踐需要,改變過去公訴部門和偵查監督部門既負擔訴訟監督職責和批捕職責,又負擔訴訟監督職責的做法。建立起以同步審查為核心的審查機制。
(一)建立刑事判決(裁定)橫向同步審查機制,在未成立專門訴訟監督部門的檢察機關,應設立審判活動監督小組,在公訴案件承辦人員填寫“刑事案件判決(裁定)審查表”并提出審查意見的同時,審判活動監督小組應指定專人同步審查案件并提出同步審查意見,審查處理意見報分管檢察長決定,必要時報檢察長決定。在成立專門訴訟監督部門的檢察機關,在公訴部門審查并提出意見的同時,訴訟監督部門也進行同步審查并提出意見,意見一致時,報各部門分管副檢察長決定,意見不一致時,由各部門分管副檢察長報檢察長決定。
(二)建立刑事判決(裁定)縱向同步審查機制。建立上級檢察機關同步審查下級檢察機關刑事判決(裁定)的機制。這是省以下檢察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改革實施后,上級檢察機關加強對下級檢察機關領導的一個重要方式。考慮到分級負責和突出重點的需要,這種縱向同步審查主要應包括兩類案件:職務犯罪案件和下級檢察機關檢委會討論的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這兩類案件在堅持下級檢察機關橫向同步審查的同時,報送上級檢察機關開展同步審查。在開展同步審查的過程中,承辦檢察官要特別注意審查審判適用量刑規范意見和庭審活動情況,保證審查的全局性。
(三)建立審查逮捕意見同步審查機制。在成立訴訟監督部門的和未成立訴訟監督部門而指定專人承擔訴訟監督的檢察機關,對于批捕部門制作完成的“審查逮捕意見書”,應開展同步審查工作,改變過去審查逮捕工作中承辦人員只注重履行審查批捕職責,而忽視在審查逮捕案件中發現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線索的問題。
三、專項監督法
指檢察機關根據不同時期形勢任務要求,在相關領域針對重點問題開展監督的工作方法。這一方法是主動獲取相關領域重點問題監督案源的有效途徑。(一)在偵察機監督方面:重點開展不捕案件處理結果專項監督、退查案件處理結果專項監督、刑事拘留案件處理結果專項監督等活動;(二)在“兩法銜接”方面:重點開展涉及民生和群眾關注領域的專項監督活動,比如環保領域、食品藥品監督領域等,應根據不同時期社會和群眾關注的重點而確定;(三)在審判監督方面:重點開展刑事判決(裁定)交付執行專項監督、檢察機關訴而未判案件專項監督等;(四)在刑罰執行方面:重點開展附加刑執行情況專項監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緩刑執行案件專項監督等;(五)在民事訴訟監督方面:重點開展民事執行專項監督;在行政訴訟監督方面:重點開展行政判決(裁定)清理活動專項監督。開展專項訴訟監督活動一般采取“四步法”予以推進實施:(一)清理摸底:掌握基本情況和執法信息臺賬數據;(二)分析比對:查找并發現訴訟違法問題和執法監督案卷;(三)實施調查:收集和固定相關事實和證據;(四)監督處理:依照訴訟監督規程提出監督意見。
上述專項監督活動由承擔相關訴訟監督的部門組織專班予以實施,本年度監督上年度相關領域問題,每年堅持開展,形成長效機制,并將取得成效。
四、類案監督法
指檢察機關通過辦理個案而對同類問題開展監督的工作方法。這一工作方法要求承辦訴訟監督個案的檢察官,要認真審查個案的事實和證據,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從而查找是否存在發生同類問題的可能性,由此開展類案監督工作。訴訟監督實踐表明,產生類案訴訟違法的原因主要有:(一)某一地區或某一單位對適用某一法律規定產生一致性認知錯誤,導致同類案件產生適用法律違法情形;(二)某一執法群體對適用某一法律規定存在認知分歧,導致同類案件處理方式和處理結果不一致,而形成訴訟違法問題;(三)某一執法個體對適用某一法律規定的系統性認知不足,或未能掌握某一法律規定的系統性認知不足,而在處理同類案件時產生適用違法問題;(四)因執法習慣或執法隨意性,在執行程序性規定方面發生同類型的執法不規范的訴訟違法問題。
五、分析比對法
指檢察機關派員定期分析相關執法訊息并對相關執法臺賬,從而發現訴訟違法問題并開展巡回監督的工作方法。這一工作方法在開展巡回監督活動和專項監督活動中運用較多,是發現訴訟監督案源的重要途徑。據調查,目前訴訟監督實踐中運用分析比對法發現訴訟監督案源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另案處理案件的分析比對,在審查逮捕部門和公訴部門建立專門“另案處理”臺賬的基礎上,承擔訴訟監督職能的部門定期派員就“另案處理”案件與已處理案件和人員進行比對,發現立案監督案源和偵查監督的案源;(二)退查案件的分析比對:將退查案件與退查重報案件進行比對,掌握退查未報案件的基本情況并了解處理結果,從而發現偵查監督案源;(三)采取刑拘案件的分析比對:將采取刑拘措施案件與報捕案件和移送起訴案件進行比對,了解未報捕案件和未起訴案件的處理情況,從而發現應報捕和應起訴未訴的問題;(四)訴而未判案件的分析比對,將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案件與審判機關判決案件進行比對,了解已訴未判案件的情況,從而發現審判監督案源;(五)交付執行案件的分析比對:將審判機關已判決的刑事案件被告人與交付羈押場所和社區矯正機構的被告人進行比對,了解未交付執行被告人情況,從而發現刑罰執行監督案源。
六、定向宣傳法
指檢察機關直接向民事行政訴訟當事人宣傳民事行政訴訟檢察職能,從而獲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源的工作方法。運用這一方法,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工作:(一)印制“檢察機關民事行政訴訟檢察職能告知書”。這時開展定向宣傳的基礎性工作。(二)商情審判機關提供民事行政訴訟案件和當事人基本情況,由審判機關在送法當事人相關文書時,同時送達“告知書”,或由檢察機關向民事行政訴訟當事人寄發或送達“告知書”;(三)在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受理接待窗口場所,擺放“告知書”,在接待過程中,告知接待對象可自行獲取“告知書”。采取宣傳針對性的重要方法,可以達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只要宣傳到位,民事行政訴訟當事人就能明白自身訴訟權益保障的救濟途徑,一旦需要,就會按照“告知書”所提示的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從而讓檢察機關啟動相關程序,推進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工作的開展。
七、走訪調查法
指檢察機關定期派員到相關行業和相關單位進行走訪,了解自然人和法人進行民事行政訴訟活動請并進而獲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源的方法。(一)流動檢察走訪:購置流動檢察服務車,組織專班定期深入轄區鄉鎮村組織和街辦社區,在履行其他職責過程中,宣傳檢察機關民事行政訴訟檢察職能,受理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線索;(二)行業走訪:派員定期到掌握企業情況較多的工商聯和代理他人開展訴訟活動的律師事務所以及幫助調解糾紛的基層司法所進行走訪,宣傳職能了解情況獲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線索;(三)機關走訪:派員定期到政府機關法制部門進行走訪,了解行政訴訟情況和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集體經濟組織民商事訴訟活動情況,獲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源。
[參考文獻]
[1]王凱.論刑事訴訟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
中圖分類號:D925.1;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159-02
作者簡介:汪元金(1969-),男,漢族,湖北鄂州人,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雷劼(1964-),男,漢族,湖北羅田人,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沈崢(1975-),男,漢族,湖北新洲人,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刑事訴訟監督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