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王 猛 曹海軍
1.廣東華生司法鑒定中心,廣東 廣州 510599;2.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854;3.廣州市公安局花都區分局,廣東 廣州 510800
?
紙張上汗潛手印的顯現研究
王蕾1王猛2曹海軍3
1.廣東華生司法鑒定中心,廣東廣州510599;2.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854;3.廣州市公安局花都區分局,廣東廣州510800
摘要:本研究從潛在手印的顯現原理入手,在對各種紙張的成分、性質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選取硝酸銀、茚三酮、DFO三種試劑對不同紙張分別顯現,研究每種紙張上汗潛手印的顯現方法排序,并進一步研究不同試劑的顯現時效,從而為實際辦案中檢驗紙張客體上汗潛手印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手印顯現;紙張;茚三酮;硝酸銀;DFO
紙張是生活的必須品,在現場勘察過程中,大量的紙張上存在著潛在的指紋,其對于發現案件線索,打破辦案僵局,提供證實或排除犯罪的證據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利用化學方法顯現紙張上潛在指紋是當前刑事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隨著作案手段的多樣化和智能化,對不同遺留條件、不同紙張客體上取得最佳顯現效果并沒有具體、完整的操作論述和顯現時效的研究,研究紙張上顯現工藝和時效對在實踐中提高顯出率和顯現效果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加強對紙張汗潛在手印的顯現技術研究勢在必行。
本文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張研究,首先對同種紙張使用不同的顯現方法進行顯現,以便于研究不同的客體與之相對應的顯現方法;其次,對不同紙張各自較好的顯現方法進行時效測定,最后通過對樣本的觀察分析,把每種客體相對應較好的顯現方法進行排序,且對較好顯現方法的時效測定結果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本研究,希望使得手印學應用更加廣泛和普及,同時也希望該研究成果對公安基層工作中遇到的紙張的手印顯現問題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且在公安基層工作中得以推廣。
一、實驗原理
(一)硝酸銀顯現原理
硝酸銀顯現法是利用硝酸銀顯現液中的銀離子與汗液中的氯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而氯化銀在強光作用下極易分解成銀離子和氯氣,從而將指紋顯現出。但是,隨著光照的加強和反應的不斷進行,會使物體表面變黑。因此,要掌握光照的強度和時間,避免反應過度而變黑,影響顯現效果。
(二)茚三酮顯現原理
茚三酮顯現法是利用茚三酮與汗液中的氨基酸及蛋白質的裂解產物一級胺和二級胺發生作用,經過加熱或光線照射,最初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氨、醛類和被還原的茚三酮,而被還原的茚三酮馬上與氨及多余的茚三酮發生縮合作用,產生紫色或紅紫色的聚合物,從而將指紋顯現出。
(三)DFO顯現原理
DFO英文名為1,8-diazo-fluorene-9-one,呈橙黃色結晶,是一種新型的熒光劑。相對于其他熒光處理方法,DFO方法具有一次處理形成熒光指紋和靈敏度高的優點。因此,近年來DFO顯現法在西方國家迅速推廣普及,并在辦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DFO在顯現手印時不僅可與汗潛手印中的20多種氨基酸反應,同時也可以和汗潛手印中的其它物質成分反應。DFO與汗液中的氨基酸發生反應,生成淡紫紅色化合物,在白光照射下,這些淡紫紅色紋線非常弱;在藍綠色光照射下則顯示很強的可見熒光,并且在480-560nm光的激發下可顯現出更強的橙紅色熒光,可通過480-560nm的長波通濾光鏡觀察或拍照記錄。
二、實驗部分
(一)實驗器材
紙張客體:新聞紙、牛皮紙、彩色畫報紙、有光紙、白紙板、信紙、書寫紙。
實驗試劑:無水乙醇、茚三酮、龍膽紫、冰乙酸、DFO、石油醚、濃硝酸。
輔助工具:濾紙、單反數碼相機、茚三酮和DFO自動熏顯箱等。
(二)樣本制作
選擇犯罪現場常見的紙張客體作為顯現客體,紙張均剪裁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捺印潛在手印前,先用干燥的棉簽將客體表面擦拭干凈,確保汗液量和壓力大致相同,把手印樣本按照不同客體和不同時間分開保存,避免相互污染。保存時間分別為:新鮮、3天、一周、一個月、兩個月。
(三)比較實驗
為了便于實驗結果的統計和分析,針對紙張上顯現的手印,將顯現效果用五個等級來評定:“+++”表示顯現效果好,手印有較高的鑒定價值;“++”表示效果一般,但具備鑒定條件;“+”表示可以顯現汗液潛在手印,但不具備鑒定價值;“-”表示無法顯現汗液潛在手印,“++++”表示顯現過厚。
三、結果與討論
(一)不同紙張客體上顯現效果
采用三種常見顯現法對不同紙張客體上潛在手印進行顯現,顯現結果匯總于表1中。實驗結果表明:(1)硝酸銀
顯現法對于淺色紙張的顯現效果好,對于牛皮紙、彩色畫報紙等深色紙張或者具有復雜顏色紙張的顯現反差較小,顯現靈敏度較低;(2)茚三酮顯現法對于各種張均能顯出,對于淺色紙張、白紙板的顯現效果較好,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茚三酮和硝酸銀溶液中有乙醇,則不能對彩色畫報和有色字跡的紙張顯現,因為乙醇能溶化紙張上的字跡和顏色;(3)DFO顯現法對于各種紙張的顯現效果均好,特別是對于深色紙張或者具有復雜顏色紙張(如彩色畫報),其顯現效果要優于茚三酮顯現法,顯現靈敏度較高。
(二)紙張客體上不同顯現方法的顯現時效
在案件現場中由于紙張上的手印多不為新鮮手印,現場勘查人員顯現客體上的手印,通常與案發相距一定的時間,所以本研究接著對不同紙張的顯現時效進行測定,顯現結果匯總于表2中。實驗結果表明:(1)新聞紙、書寫紙、白紙板顯現時效較長,能顯出其上兩個月的手印。牛皮紙、彩色畫報紙顯現時效較短;(2)在顯現試劑中,茚三酮、硝酸茚顯現法顯現時效較長,最長能顯出兩個月內手印,DFO顯現法適用于新鮮汗液手印的顯現,隨著遺留時間的延長顯現效果逐漸下降,在三天內的效果比較穩定,顯現時效較茚三酮短。
四、結論
信紙、書寫紙、有光紙等淺色光滑紙張采用硝酸銀、茚三酮、DFO顯現法效果均好。彩色畫報、牛皮紙等深色紙張采用DFO熒光顯現效果最好,茚三酮顯現次之,硝酸銀顯現法效果較差。白紙板、新聞紙等表面粗糙客體采用茚三酮、DFO顯現法效果好,硝酸銀顯現法效果次之;紙張客體顯現時效測定中,硝酸銀、茚三酮顯現時效較長,DFO顯現法時效較短。
[參考文獻]
[1]沈威.“茚三酮”與“DFO”法顯現滲透性客體上的潛在汗液手印研究[J].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02).
[2]樊永東,郭剛,宏成.茚三酮與DFO顯現方法比較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5).
[3]奚居仁.茚三酮、DFO、茚二酮顯現手印效果比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6(02).
[4]奚居仁,劉軼.DFO與IDO顯現手印效果的比較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6(02).
[5]徐敏,王海濤.硝酸銀、茚三酮、DFO法顯現紙張上指印的效果比較[J].刑事技術,2009(04).
中圖分類號:D918.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163-02
作者簡介:王蕾(1982-),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本科,廣東華生司法鑒定中心,研究方向:痕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