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平
福建省龍巖市龍津公證處,福建 龍巖 364031
?
公證證據保全制度的構成要件及特征研究
邱志平
福建省龍巖市龍津公證處,福建龍巖364031
摘要:本文借鑒相關的公證證據法律法規,認為法律的認可公證證據與傳統的法院證據保全,保全的證據都可以在民事訴訟活動中得到法院的采信,但是公證證據保全和法院證據保全又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使得公證證據保全具有了自己的特征,本文對其構成要件與特征進行梳理分析,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提供基礎性的有益參考。
關鍵詞:公證;證據保全;構成要件
一、引言
本文根據相關研究文獻梳理,探究公證這一法律制度發展的歷史,我國的公證證據保全制度是隨著公證制度的制定而建立起來的。我國公證法律法規在制定之處就將保全證據作為公證的基本業務之一,這也是公證證據保全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據。而公證證據保全在著作權訴訟中的應用,則源于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制定及施行,隨著民眾版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及著作權侵權的普遍化,公證證據保全也逐漸成為著作權人維權的有利法寶。
二、公證證據保全的構成要件分析
(一)證據保全的主體
公證證據保全的主體主要是公證機關和公證員,公證機關是承擔證據保全業務的責任主體,而公證員是證據保全的直接執行人員。我國的公證機關是公證處,公證處是以非盈利為目的、對外承擔公證職能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事業單位。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公證機構可以在縣、不設區的市、設區的市、直轄市或者市轄區設立,公證處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公證員是直接辦理公證業務的人員,但是卻不直接承擔公證不當導致的民事責任,這一點與國外公證制度中公證員獨立執業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很不一樣。
(二)證據保全的客體
公證證據保全的客體主要是指可以采用公證形式進行證據保全的對象,這就涉及到證據的種類問題。根據法律規定,公證保全證據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和行為過程和事實。無論需要保全的證據是何種形式,公證員都要事先審查該申請公證的事項與當事人是否有利害關系,是否是真實的、合法的,是否違背了社會公德,這也正好符合了民事訴訟法中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要求。
(三)證據保全的程序
自然人、法人若想對某事項進行公證證據保全,先要向公證機構提出申請并交納一定的申請費用,公證機構會對申請人的身份、資格和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查。經審查,如果申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是真實的、合法的且材料齊全、申請公證的事項也是真實的、合法的,公證機構會在合理的時間執行保全業務并在受理公證申請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之內向申請人出具公證書。正當程序的履行是公證保全的證據的效力的重要保證,但是考慮到證據的容易滅失性以及保全行為的緊迫性,公證員在審查和執行方面會采取最有效率的方式,采取最有效率的行動,避免時間的延誤,以達到申請人的要求,這也是“證據保全”的根本意義。
三、公證證據保全制度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私力救濟的有力武器
公證證據保全執行的主體是公證機構,另一方面,作為一般的社會中介組織,公證機構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依照當事人的申請,以自愿平等自由為基本原則履行職能,其中并不具有強制力的成分;另一方面,作為事業單位,雖然公證機構服務的對象也是社會大眾,屬于非營利性質的公共組織,但不涉及國家公權力,代表的是私權。但是公證證據保全的效力得到法律的明確認可,公證證據保全方式也被社會廣泛接受,社會公眾依照合理程序自由申請就很容易獲得該項服務,實現保全證據的目的,它是權利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行私力救濟的有力武器。
(二)申請與執行快捷高效
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有諸多條件限制,例如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應當在證據保全之后十五日之內提起訴訟,否則法院會取消保全措施,如果當事人在訴訟中申請法院對特定證據采取保全措施的,需要在法院規定的舉證時間截止的一星期之前提出。相比之下,公證證據保全的申請則寬松得多,沒有關于擔保和時間限制的要求,申請審核并獲得執行也要迅速一些。執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與負責該案的公證員協商靈活調配時間,緊急情況下,公證員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即時采取保全方式對相關證據進行保全。在一些情形下,當事人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同一侵權行為多次采取公證證據保全,并在之后的訴訟中一并使用,以證明侵權的時間及侵權的程度。
(三)保全方式靈活多樣
《公證程序規則》雖然沒有對公證機構進行證據保全的方式作出明確規定,但是鑒于公證機構可以保全的事項非常廣泛,公證員在履行公證事務時也可以根據保全對象的特點靈活采取拍照、錄音、錄像、截圖、鑒定、檢測等多種方式。中國公證協會在《中國公證員協會關于辦理保全證據公證的指導意見》第8條第3款中明確規定,公證機構辦理保全證據公證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可采取的方式有臨時封簽、制圖、復制、拍照、錄像、錄音、封存、非專業性鑒定和勘驗、制作筆錄等。
(四)保全對象廣泛
雖然目前我國法律對證據保全的對象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在司法實務中,法院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證據保全時,主要是對實物證據進行保全,例如被申請人的倉庫貨物、被申請人的個人財產、侵權商品、賬簿賬冊、文件資料等。而在公證證據保全中,保全的對象則更廣泛一些,可以采用公證方式保全的證據多種多樣,可以是法律行為,可以是文件資料,可以是實物證據,也可以是電子證據,還可以是言詞證據,公證員主要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確定保全的對象以及保全的方式。總的說來,任何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都可以成為公證證據保全的對象。
(五)保全成本較低
公證證據保全的申請費用具有比較統一的標準,公證機構在辦理證據保全業務時,主要是按件按類別收取公證費用,相比法院依據保全的財產數額按比例收費,當事人申請公證證據保全的費用是比較低的。根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司法部關于調整公證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的規定,辦理證據保全業務,收費標準如下:第一,對相關證人的證言以及以書面內容進行證明的證據進行保全的,每件收取一百元至兩百元的費用。第二,對視頻、音頻資料以及計算機軟件程序進行保全的,每件收取五百元至八百元的費用。第三,對不動產進行保全,每件收取五百元至一千元不等。第四,對除不動產之外的其他物件進行保全的,每件收取兩百元至四百元不等的費用。第五,對侵犯他人權利的實際行為和實際情況進行保全的,每件收取五百元至一千元的費用。第六,對銀行出具的拒絕承兌票據的文件進行保全的,每件收取四百元費用。各地的公證機構因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在確定本機構的具體公證收費數額時有略微差別。
四、公證證據保全的價值功能分析-以知識產權為例
(一)確定侵權行為與損害賠償額
證據是訴訟成敗的關鍵,證據保全是支持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有力保障。權利人要成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要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予以確定。而著作權因為其權利客體的廣泛公開性以及侵權的容易性特點使著作權糾紛的原、被告在舉證上一開始就處于及不對等的地位。公證證據保全有利于幫助權利人收集、保存有效證據,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和侵權事實予以固定、保全,從而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對著作權進行救濟的方式之一,就是使權利人獲得一定數額的經濟賠償。確定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損害賠償額,往往涉及到侵權產品的產量、銷量、銷售額、利潤、市場變化等各種因素,相應證據的取得也存在一定難度,因而證據保全在著作權訴訟中就顯得猶為關鍵了。公證證據保全可以通過對侵權產品的數量、價格等相關證據進行保全以及通過不同時間點的多次保全確定侵權的時間和侵權的程度,從而幫助權利人確定損害賠償的數額。
(二)節約司法資源與查明案情
在知識產權訴訟中,證據保全的使用率極高,保全的對象也相對集中,一方面是因為知識產權權利本身的性質及證據特點造就的,另一方面,也因為權利人看重法院保全證據力度大、公信力高、成本低的特點,希望借用司法公權的介入來完成自己的舉證任務。著作權訴訟也存在如此現象。但是,這樣會使法院承擔過多的責任并占用大量的司法資源,如果由公證機關來承擔其中保全證據的部分責任,無形之中就會減輕法院負擔、節約不少司法資源,同時也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公證證據保全方式不僅對權利人有重要價值,對于法院而言,也存在相當的意義,因為公證證據保全也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途徑。對于與案件相關的某些重要證據,如果不是公證機構對之進行有效保全,法院就有可能因為缺乏重要證據而無法查清案件的真實情況,從而影響客觀公正地處理案件,也就不能有效地打擊侵害著作權的違法行為,從而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三)維護司法公正形象
在法院實施證據保全的過程中,法官在訴訟之前即參與案件、與被告建立聯系,容易使被告產生法官與之處于對立地位的錯覺,并在訴訟之初就對法官的公平公正產生懷疑。同時,在證據保全的過程中,如果當事人不配合,法院的執行人員可能會采取一些強制措施以確保公務履行,雖然這些強制措施是依法進行,但是也會引起旁觀者及被保全人員的反感和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法院的公正的司法形象的樹立。而公證證據保全制度作為一種司法輔助制度,其中不存在居高臨下的公權力主體,不會使當事人產生壓迫感。在非必須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讓公證機關來承擔收集、保全證據的工作,可以使法院在訴訟中審查、認定雙方證據時,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其中立性和公正性。
[參考文獻]
[1]鄧天江.公證證據保全探析[J].法制博覽,2016(10).
[2]丁超.訴前證據保全的管轄模式及選擇[J].知識經濟,2013(20).
[3]黃文懿.淺析民事證據保全[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中圖分類號:D9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180-02
作者簡介:邱志平(1973-),男,福建龍巖人,法學本科,福建省龍巖市龍津公證處,三級公證員,研究方向:公證業務辦理、證源開拓、公證事業發展、管理、風險防控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