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飛 劉明亮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
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的法經濟學分析
邢宇飛劉明亮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61
摘要: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一種重要存在形式,其法律特征是兼具資合性與人合性。出于對有限責任公司法律特征的考慮,股東優先購買權應運而生。我國《公司法》雖對股東優先購買權作了相應規定,但在實踐中并未產生預想效果。從法經濟學分析來看,其原因在于法律對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產權界定并不明確,當前立法模式和相關規定未能最大程度的節省交易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在今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立法完善中,以法經濟學視角入手研究股東優先購買權不失是一種好的方式。
關鍵詞:優先購買權;產權交易;成本效率
一、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現行立法
有限責任公司是德國立法首創,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該企業形式獲得其他國家的普遍認可。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企業法人的一種重要存在形式,其兼具資合性與人合性,為保障有限責任公司人資合兩合的重要屬性,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也就隨之產生。就法律本身的定義而言,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是對《民法通則》中“優先購買權”概念的吸收與運用,因而基于有限制責任公司本質上的人合性,公司內部的股東有權行使購買權,優先相對于公司外部的人員保證公司的資產和股東的信任不被外界因素過多的介入而影響到公司的自身運營。
有限責任公司是現代公司制度偉大創新,基于現行《公司法》的72條和73條,在一定程度上規制了有限責任公司股份的轉讓規則。筆者認為,對于上面兩條的法律規定,應該做如下的分析,才能真正的領會《公司法》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之中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合理內涵:對于有限責任公司而言,是一個基于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制度基礎上的完善制度。僅僅是財產上聚合而產生的股份有限公司,沒有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因而對于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這一法人制度而言,既吸收了法人的獨立性,又調動了包括發起人在內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股份轉讓規制,自然會在優先保護公司內部成員利益的前提下,再考慮外部的人員介入因素。當然,對于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本身而言,內部成員的和諧與穩定也成為關乎整個企業能否順利的發揮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只有當企業法人的利益與公司成員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企業法人會優先保護自身的利益,使內部成員放棄優先購買權保證自身的發展。
二、基于法經濟學視角的分析
發端于美國的法經濟學理論,開創了法學研究領域的新視角。法經濟學主要是運用有關經濟學的理論、方法來研究法學理論和分析各種法律現象。為更好的理解股東優先購買權在有限責任公司內的運作,我們可以法經濟學這一新穎視角對股東優先購買權進行重新架構和解讀。
(一)基于“產權”分析
根據科斯定理:在市場交易費用為零的前提下,當事人之間不管權利如何進行初始配置,都會實現資源配置的理想狀態;反觀在交易費用不為零時,基于不同的權利配置便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這樣的后果是導致市場在資源配置上錯位甚至是混亂化的根本因素。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依據“預期”進行決策。出資人基于對出資產權的預期和彼此的信賴,投資設立了有限責任公司,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正是基于股東對其出資產權的穩定預期(“控制利益”或“先在利益”)而產生的一種信賴利益,并在維護該預期利益的同時不斷重復博弈規則,①也就是說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產生是以股東自己的出資產權為基礎,是維護其他股東產權預期的一種方式,其與公司的“人合性”便剝離開來。
(二)基于“交易費用”分析
實際生活中,因為交易費用的存在,使法律在對待資源配置的效率上會更加注重利益衡量。同時,使得交易會在權力配置的區別上形成對資源的區別利用。所謂“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各方在準備協商、協商過程中或執行協商結果時所產生的成本,抑或是“市場機制運行的費用,即當事人雙方在通過市場訂立買賣合同關系期間,所需要的為實現合同目的而產生的合理必要費用”根據現行《公司法》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當有意出讓股權的股東將股權對外轉讓,應通知公司中的其他股東,并有以下幾種情形:
首先,在過半數股東同意股權的對外轉讓的前提下,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就股權轉讓價格與公司現以外的第三人進行磋商,并依據現有法律規定,將其磋商后的交易條件通知公司其他股東。此時,公司中的其他股東就可以行使相比較于公司外部第三人的優先購買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取得待轉讓的股份。同時,這也意味待轉讓股東與外部第三人之間的締約費用等前期準備活動將毫無意義。為避免此種情形的發生,外部第三人需要耗費額外的成本,對公司內部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可能性進行調查。
其次,當內部股東表示愿意購買出讓股權時,股東內部之間的交易就不會產生額外的交易成本。為了維護公司內部的穩定,不得不犧牲出讓股東與第三人交易從而獲得更
高報價的可能的機會。當然,為保證待轉股份的順利轉讓,也可能會出現股東通過修改章程排除股東優先購買的情形。由于修改章程需按一定程序,在其間還可能發生第三人或轉讓股東以賄賂等方式拉攏其他股東的情形。若采取此方案,修改章程、拉攏股東均會耗費交易成本。
由此分析,就當前的立法規定來看,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行使能達到其設置的目的必須將股東優先購買權制約在更好的交易成本之內。
(三)基于“效率”分析股東優先購買權
依據法經濟學中的“效率”理論,當一種物品是由對其評價最高的人進行消費時,這種資源配置才是最具效率價值的。法經濟學家波斯納在其著作中指出:財產權的可轉讓性是可使財產價值實現最大化的重要后盾。只有通過財產的自由流轉,通過財產權利主體自愿地對其財產所進行的交換,才能使資源從低價值、低效益的利用轉向高價值、高效益的利用,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促使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②我國的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主要是以立法形式體現,但這種法定模式似乎并沒有使效益達到最大化。不管是對公司的股東還是對第三人來說,如果他擁有對物的利用能力,那他便對該物有更好的期望值。股東在同等條件下行使股東優先購買權,會給第三人的公平競價設置一定的障礙,因此真正能夠對物進行有效利用的人不一定能獲得該物。由于當前《公司法》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的規定存在不足之處,股東優先購買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自由交易,對于交易各方總收益的提高產生了不利影響。
三、結語
由于《公司法》對于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的規定尚存在不足之處,導致股東優先購買權在實踐中未能起到很好的節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就因此忽視股東優先購買權對完善有限責任公司運營所起到的有益作用。因此,引入法經濟學為視角,合理設計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制度框架,對公司運營乃至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注釋]
①高永周.有限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產權邏輯[J].南京大學學報,2015(3).
②李珂,王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的法經濟學分析[J].甘肅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
[參考文獻]
[1]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M].蔣兆康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2]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3]高永周.有限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產權邏輯[J].南京大學學報,2015(3).
[4]袁錦秀,段方群.股權優先購買權研究:交易成本視角[J].時代法學,2005(3).
[5]李珂,王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的法經濟學分析[J].甘肅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25-02
作者簡介:邢宇飛,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劉明亮,男,滿族,河北滄州人,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