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鑫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試論非訴行政執行中裁執分離模式的探索適用
劉金鑫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摘要:非訴行政執行制度在我國已正式施行二十余年,本應穩妥和有效實施的這項制度,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卻暴露出愈來愈多的弊端和不足,《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其中對非訴行政案件的具體執行體制或模式未作任何修改或回應。自《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非訴行政案件數量長期居高不下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歷年非訴行政案件的數量均遠超于訴訟行政案件。日益增長的非訴行政案件執行需求與法院自裁自執模式下眾多弊端之間矛盾凸顯,需要探索適用裁執分離模式。通過對裁執分離的理論證成與實踐分析,以裁執分離為探索路徑推進非訴行政執行改造。
關鍵詞:非訴行政執行;裁執分離;制度探索
一、非訴行政執行的兩大體制
(一)裁執合一的非訴行政執行體制
非訴行政執行與常規的審判后執行根本不同,相互對立,當行政行為作出之后,相對人在法律規定的時間范圍內不予履行但又不提起訴訟,此時行政機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機關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常規行政執行中,申請執行的是市行政機關,而真正執行的卻是法院,即法院既是裁定者,也是執行者,此即我國現在的非訴行政執行的裁執合一模式。
(二)裁執分離的非訴行政執行體制
所謂裁執分離和現有模式相區別,將審查合法與實際執行的權利分開來,分別賦予法院與行政機關,法院僅對行政機關所做出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裁定審查,當涉及到對行政行為的行政執行時由作出行政行為的具體行政機關負責,將“裁”與“執”相分離,此種模式避免了法院充當二重角色的地位尷尬,又有效實現了權利分配與職能劃定,保證了司法權威,提高司法效率,但是此種模式僅僅是眾多學者的推想,最新的行政訴訟法條修改并未涉及此條內容,該種模式現在僅僅是存在于各個地方的實踐試行中,相關法律沒有明確條文規定,但是在相關條文中也可以看到“裁執分離”模式的影子,比如學界統稱的“裁執分離條款”,有關征地補償司法解釋條款中規定當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之后,若是行政行為合法裁定執行的在一般情況下由征收補償決定的人民政府執行,交由作出裁定的法院執行也可,此條規定將審查合法與實際執行的權利分開來,分別賦予法院與,雖然沒有規定二者明確的界限,但是也是反映了裁執分離模式一定的適用基礎以及可行性與合理性。
二、以裁執分離為探索路徑推進非訴行政執行改造
(一)裁執分離模式適用范圍
“裁執分離”的適用范圍是以行政決定的類型、性質來確定的,一般來講,對于涉及要求承擔某些人身作為義務或者財產金錢給付時不應適用“裁執分離”,對于除此兩類之外的其他要求主動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即可適用此種分離模式。對于作為義務,分離模式的適用范圍較為明晰,但是對于不作為的義務現在仍有爭議,本人認為不作為的義務履行與作為義務最關鍵的區別就在于不作為不可以由他人代為承擔,他人不為與本人不為不可實現等同效果,所以當相對人拒不履行規定的不作為義務,法院或者是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執行都無法以一種代替者的身份實現相對人的不作為義務。基于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對人不作為義務的強制執行,都是通過其他相應強執措施使相對人履行不作為義務,迫使其無法繼續或再次實施法律法規所明令禁止的行為,比如對相對企業停止資源供應、查封廠房等等。這種通過間接的強執方式使相對人承擔不作為責任的權利,法院在作出執行確認的裁定時也可以將其賦予行政機關。
(二)裁執分離模式受理案件審查程序和標準
對于分離模式的審查,要想做到公正無偏,兼顧效率公平,首先就應當對是審查程序進行相應的訴訟改造。但是并不是說必須要以美國執行訴訟(法院審理由行政機關起訴的以相對人為被告的執行訴訟)為依照,這里所說的訴訟改造是在行政機關、相對人作為申請與被申請人的基本建構之下,以書面審查和當面對質核查的方式對非訴案件審查驚醒程序化的改造。其次在審查程序規范的基礎之上要求做到針對不同案件制定不同的審查標準,將形式與實質有機結合。對于某些重大疑難復雜的行政案件應當堅持實質審查,確保公正以及利益雙方權衡,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與合理性,并且將執行風險降到最低。與之相對的一些簡單明確的一般性案件審查應當堅持效率優先,實行書面審查,在確認合法性之后裁定執行。
(三)裁執分離模式具體組織實施主體
本人認為分離模式的實施主體確定應當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作為申請主體的行政機關應當成為組織實施的機關,即申請者與執行者相統一;二是賦予申請機關所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選擇確定權。具體可以作如下規定:人民法院審查后裁定準予執行并適用“裁執分離”的案件,可以在裁定書中載明由以下行政機關組織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確定的組織實施機關;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出具書面承諾負責組織實施的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
[參考文獻]
[1]袁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解讀[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2]馬懷德.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釋義[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3]危輝星,黃金富.非訴行政執行“裁執分離”機制研究——以浙江法院推進“裁執分離”機制的實踐為基礎[J].法律適用,2015(1).
[4]王華偉.試論非訴行政執行體制之改造——以裁執分離模式為路徑[J].政治與法律,2014(9).
中圖分類號:D9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68-01
作者簡介:劉金鑫(1992-),男,河北承德人,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