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厚亮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1
?
對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的思考
于厚亮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遼寧沈陽110161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金融發卡機構逐漸呈多元化趨勢,除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外,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性商業銀行等相關的金融機構都加入了發卡行列,與之相關的是信用卡犯罪活動日益增多,信用卡風險逐漸凸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有效預防、打擊信用卡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保障與促進信用卡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
隨著我國銀行卡發卡量保持年均較高增長,截止2014年累計發卡量49.36億張,是2002年末累計發卡量4.97億張的近10倍,我國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卡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伴隨著信用卡發卡熱潮襲來的是與信用卡風險相關的各種問題的產生,其中集中體現在信用卡犯罪問題的出現。面對這樣的形式,國家對金融領域的改革與規范力度越來越強,因此,對于影響銀行卡行業發展問題的思考,已然成為當前金融界與法律實務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那么對于信用卡詐騙犯罪類型之一惡意透支型犯罪,其問題的產生根源就在于我國銀行信用卡產業自身的迅猛發展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包括體制、機制、法律等諸多方面的不足。
一、惡意透支型“惡意”與“善意”的理解
作為信用卡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其透支功能的存在。目前,信用卡透支風險成本是由信用卡發卡方及其相關的金融機構自身來承擔的,因此,信用卡惡意透支問題越多,給我國金融行業的金融資產造成了損失就越大。在司法實踐之中,作為受損失的利害主體有選擇維護利益的方式,商業銀行作為民事主體的債權人可以選擇民事訴訟途徑進行追索,持卡人是否構成刑事犯罪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銀行按民事訴訟追索損失的權利。對信用卡“惡意透支”的司法解釋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惡意透支”。但是法律解釋的出臺仍然存在諸多爭議,爭議最大的就是如何在實踐中正確區分“惡意透支”與“善意透支”兩種信用卡透支形式本質的不同。信用卡透支功能能夠存在的前提是信用卡持卡方與信用卡發行方在法律框架內簽訂的雙方都應遵守的合同約定。這種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約定主張了雙方所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包括透支數額的多少、規定還款的時限及方式等等。因此,不能及時歸還的透支款項數額已列入商業銀行的信用卡交易細節之中,應屬于民事糾紛范圍,風險也只能由作為商業風險發卡方的金融機構本身來承擔,而不能將正當的透支行為作為認定持卡人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據和理由。其次,信用卡詐騙雖然作為普通詐騙罪中的一種特殊形式,但是使用信用卡本身具有的透支功能并不違法,并不存在詐騙的基本事實與形態,所以“惡意透支”應按民法上的違約責任來處理。
二、惡意透支型視角下發卡方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根據某市2013年金融犯罪案件的調查統計,該市全年金融類案件數量為1411件,其中,信用卡詐騙犯罪1232件,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87.3%,惡意透支案件905件,又占信用卡詐騙案的73.5%,這也是信用卡詐騙犯罪連續第五年位居首位。從現有的《解釋》中可以看到,法律規定只是強調了作為持卡人的法律責任,而往往忽視了作為另外一個主體發卡人即銀行方的法律責任。銀行在發卡方面現存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一些金融機構在辦理信用卡的過程之中根本未與申請人見過面就辦理了信用卡。2.部分信用卡發行機構的內部員工往往通過向親屬、朋友等身邊人員進行推銷以完成信用卡銷售目標,從而使信用卡的申領過程以及對材料信息的審核缺少了必要的程序。3.一些信用卡案件的當事人在接到法院或公安機關的通知后,才知道他人以其名義申請了信用卡。4.相當一部分信用卡營銷外包機構的管理十分混亂,甚至有的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設簡易攤點、送禮品,只追求發卡數量而放寬審核、審批環節。
(二)為有效遏制、防范、解決信用卡透支功能的濫用行為,作為信用卡的發行機構必須堅持審慎經營原則,即對信用卡申領行為要建立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更為完善的信用卡申領、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特別對需要實施信用卡外包服務的商業銀行,應該提高發卡外包服務商的準入門檻并制定約束機制。一是要加大對首次信用卡申領人相關信息的審核工作,包括對申領人的身份證明、信用記錄、收入證明等信息進行全方位的細致調查,以確保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從而在源頭上杜絕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帶來的隱患。二是建立、完善對目標客戶的科學管理制度。信用卡發行機構應依據信用卡申領人的年齡結構、收入狀況、職業特點、歷史信用記錄等方面信息,進行分類管理與統計,制定符合不同目標客戶的審核條件,實現優質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董崢.惡意透支的責任不應只由持卡人承擔[J].社會觀察,2010(1).
[2]馮濤.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及立法完善[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4(1).
[3]孫福瑞.打擊信用卡惡意透支要避免傷及無辜[J].金融經濟,2010(1).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88-01
作者簡介:于厚亮(1982-),男,漢族,遼寧營口人,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法律系,講師,研究方向:憲法學、公安學(經濟犯罪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