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
農信社不良貸款化解對策
張淑英
近十年來,農村信用社隨著信息化建設,各種支付渠道更為快捷方便,經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資金實力和信貸投放都在當地大幅增長,更為當地縣域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真正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的領軍銀行,老百姓自己的銀行。但在農村信用社快速發展的背后,信貸投放行業的過度集中,收入結構的單一是制約農村信用社健康發展的重要瓶頸。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尤其應及時清醒、冷靜地總結、分析當前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困境。企業經營風險逐漸轉移到銀行(信用社)的信貸風險,不良貸款已經成為信用社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威脅。
形成不良貸款原因較多,結合農信社實際的業務,其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市場風險帶來的不良貸款;信用風險帶來的不良貸款;操作風險帶來的不良貸款;傳統的信貸管理帶來的不良貸款;其他風險帶來的不良貸款。
面臨當前經濟下行新形勢,降低化解不良貸款已成為防范化解農村信用社風險,提高農村信用社經營效益的重點,也是創建金融安全區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清收和轉化不良貸款,營造農村信用社經營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隨著新常態經濟下行的到來,傳統的經營模式逐步暴露弊端。全面推廣小微金融業務,結合小微企業特點,融合現有產品、技術、人員等實現客戶服務全域覆蓋和內部業務管理優化,轉變思想,切實調整優化現有資產結構,將“雞蛋”分散放置于各個籃子,從傳統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轉變成服務社區、服務中小微。
一是強化培訓,提升客戶經理綜合素質。客戶經理是農村信用社市場營銷的骨干力量,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業務營銷、風險管理的能力,關系到整個信用社的金融業務發展。因而將客戶經理培訓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來抓,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班、業務講座、經驗交流及自學等方式,加強客戶經理對經濟、金融法規、業務制度等知識系統學習,不斷提高服務客戶能力和效率,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高水平的客戶經理隊伍,確保員工素質、能力與發燕尾服戰略相匹配,提升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二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傳統的產品已無法適應市場的需要,為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迫使現在的客戶經理成為某一行業的“行業專家”,某一客戶的“私人理財經理”。
近年來,隨著“猛上臺階”的思路,全省農村信用社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收入都實現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風險管理仍然薄弱,缺鈣的經營思想在很多管理人員中存在,信貸投放上更是出現了客戶集中度高、行業集中度高、大額貸款比例高的“三高 ”癥狀。尤其隨著經濟下行期國家宏觀對煤炭行業、鋼材業、房地產等行業的限制,存量貸款面臨著風險隱患,嚴格控制行業的準入尤其重要。一是明確行業信貸投放的主要客戶群體。深入推進“惠農興村”和“扶微助小”兩大金融工程,深耕“三農”、聚焦“三城”,切實加大對“三農”和中小微企業客戶群體的信貸投放力度,將信貸規模、資金頭寸向中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傾斜。謹慎選擇集團關聯客戶,嚴格控制新增大額貸款投放比例。二是明確行業信貸投放的結構和重點。加大對涉農、醫療衛生、旅游、批發零售、文化傳媒、水電行業、節能環保、物流、教育等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支持力度。嚴格控制房地產、礦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高敏感度行業的貸款,加快退出煤炭行業、鋼鐵行業、陶瓷行業、水泥行業、磚瓦石材行業、造紙行業和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三是充分堅守行業風險底線,加強行業信貸風險管理。加強對行業風險的預判和控制,嚴格控制行業集中度,建立壓縮退出類行業客戶動態退出機制。對房地產行業實行動態名單缺制管理,定期進行風險提示,增強風險防控的主動性和預見性。
農村信用社要加強信貸管理,提高貸款發放和管理的質量,只有嚴格控制新增不良,才能從源頭上解決不良貸款問題。
認真做好貸前調查。貸前調查是信貸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是信貸發放的基石。客戶經理在貸前調查時必須堅持兩人、實地的原則,超過100萬元貸款申請的必須由風險經理參于平行作業。嚴禁在辦公室“閉門造車”。
嚴格落實抵押擔保手續。規范抵押辦理程序,抵押登記時客戶經理必須親自辦理,抵押物必須是容易變現且在正常評估價值內,嚴禁高評估高貸款。嚴禁不具備擔保資格和實力以及明顯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和個人做為保證人,個人貸款配偶必須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公司貸款企業的法人和主要股東必須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強化審批審查職能。貸款審批是貸款流程管理的重點,審貸會上由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介紹客戶基本信息及調查后授信額度及風險防范措施。審貸委員必須在每筆貸款審批時發表意見并表達是否同意發放,并由審貸秘書準確記載,會議結束在自己的意見欄簽上自己的名字。對明顯不具備還款能力或有著轉移借款用途等必須拒絕審批。
切實做好貸后管理。一是貸款發放后每筆貸款必須按照農村信用社的規定指定專人負責該筆貸款的管理,并簽《貸后管理責任書》。規定時期內監控借款人貸款用途去向,若發現借款用途不實或挪用信貸資金現象,按合同約定執行并通知借款人在規定時間整改或提前收回貸款。二是定期做好貸后檢查工作,對即將逾期或已經逾期貸款及時下發催收通知書,同時加大檢查力度,規范展期或債務重組等行為。
一是創新發展“三農”金融業務。全面推行小額農貸“四包”責任制,在風險可覆蓋和承受的前提下全面滿足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需要,加強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二是全面推廣小微金融業務。結合小微融合試點,整合產品、技術和人員,實現客戶服務全域覆蓋和內部業務管理優化,并以此改造傳統農貸業務和個人貸款業務。三是規范化改造個人貸款和公司貸款業務。通過向同業學習,全面梳理貸款流程,對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管理進行流程化和格式化管理,制定貸款操作手冊,建立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完善公司類客戶經理晉升退出機制和崗位績效考核機制,提升客戶經理業務技能和風險管控意識;完善行業信貸政策指引,優化公司信貸業務風險提示和預警機制,提高貸款質量。
(作者單位:四川省大竹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