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出發,途經眉縣進斜峪關,山路蜿蜒,白雪皚皚。70多公里的山路開車走了2個多小時。進入太白縣城讓人眼前一亮,淺黃、淺紅色等暖色調的建筑讓這座山城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境內海拔最高3771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縣城海拔1543米,是陜西省107個縣區中海拔最高的縣城,被譽為“陜西的青藏高原”。
太白縣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片區縣。該縣總人口5.2萬(其中農村人口4.1萬),貧困人口11116人,貧困發生率為27.9%。近年來,這個以往被人們稱為“慢城”的太白正在一快一慢之間發生著變化。快,主要是要求太白的干部群眾快馬加鞭面對艱難的扶貧任務快步邁進;慢,主要是要求太白以自然生態為優勢,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打造慢生活的休閑度假經濟。
于是,太白的山山水水間,有一群人常年間走村串戶,將貧困戶的冷暖掛心頭,將村鎮的致富門路裝心里。
小電表的魅力
自2002年航天科技集團開始定點幫扶太白縣以來,集團先后投入資金1358.5萬元,實施定點幫扶項目49個,并先后下派骨干人員定點駐扎太白,為當地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安排資金、技術、項目,有力支持太白縣的扶貧事業。
2015年12月17日,太白縣桃川鎮蹇坡村村民文輝的新家格外溫暖,碳晶墻暖讓家里既暖和又美觀。
當時,室外溫度為零下16度,文輝樂呵呵地說:“家里用的取暖設備不用掏電費,而且靠賣電還能賺錢。”
當地村干部強盛指著電表介紹說:“我們這電表可不一般,兩塊電表,一個是電網的電表,另一個是光伏發電的電表,通過第一個電表可以清晰地顯示出光伏發電設備所發的電力情況,村民發了多少電,用了多少電通過電表看得一清二楚。”
1979年出生的張偉利是航天科技集團駐太白縣的扶貧干部,作為該縣最年輕的掛職副縣長,張偉利目前分管太白的社會扶貧工作。張偉利為村民算了這么一筆賬,“我們利用國家各項政策爭取資金為貧困戶爭取太陽能光伏扶貧項目,農民不花一分錢可免費享受;太白縣光照優勢比較好,一年發3000多度電基本沒問題,村民用剩下的電以每度8毛錢的價格賣給國家電網賺取收益。這樣一來,就可以為貧困戶提供比較固定的收入補貼。”
提到光伏扶貧項目,張偉利坦言, 2015年,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受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啟發,充分利用太白海拔高,光照時間長的特點,針對當地基礎設施薄弱、貧困程度深、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投入扶持資金80萬元,在太白縣實施了 “三無戶”(無依賴力量、無可靠收入、無安全住房的特困人口)光伏扶貧項目,解決了搬遷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問題。
據了解,航天科技集團依托集團公司光伏民用產業技術,在太白縣實施 “三無戶”光伏扶貧項目,為56戶特困“三無戶”建設光伏發電站1座,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每年每戶穩定增收3000元。在航天科技集團光伏扶貧項目帶動下,太白縣成功爭取到陜西省光伏扶貧試點縣資金200萬元,繼續實施光伏扶貧試點85戶。太白縣光伏扶貧項目的成功經驗,受到陜西省扶貧辦的充分肯定。
航天人的承諾
在太白縣政府,張偉利指著電腦桌面上航天架豆的圖片,難掩興奮地介紹著航天架豆的種種好處,“航天架豆產量高,好管理,能賣上好價,比較適合太白種植。”
張偉利所指的航天架豆是航天科技集團利用航天育種優勢為太白帶來的優良蔬菜種子培育的優勢產物。太白縣氣候特別適合高山蔬菜的生長,現在蔬菜種植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
為扶持當地蔬菜種植,航天科技集團投資經營部副部長周立民曾經親口向當地群眾承諾說:“太空架豆,太白農民種多少,扶持多少,全部都由神舟綠鵬公司負責收購。”一句話增添了動力,激發了活力。航天科技集團投入種子資金40萬元,1064戶農戶免費種植太空架豆1800畝,300戶農戶開展甜豆制種。航天科技集團太白扶貧組辦公室主任廖向峰表示,根據他們預估,菜農種架豆每畝可以增收2200元左右。
“扶貧先扶智,解決思路是關鍵。”對于扶貧,張偉利有自己的看法,“我們的定點扶貧干部和包村干部始終將幫助解決困難群眾思想問題擺在首位,先要讓貧困群眾明白他能干什么,怎么干,然后才給他資金和項目,而不是一味地給錢、給物。”
聊起工作中的問題思路,張偉利格外清晰,他坦言:“我們航天人都比較細致,希望把事情干好,所以我們要求可能高了一些、苛刻了一些,有些基層干部可能不是很理解。我們理解的扶貧是通過我們一步步的幫扶,最終讓這些群眾永久性實現脫貧,通過為貧困戶確立可靠的產業,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是我們扶貧的初衷。”
談到脫貧攻堅規劃問題,廖向峰的思路是:“系統規劃,精準實施,發揮自身優勢,發揮引領作用是航天科技集團定點扶貧的主要做法。作為央企,航天科技集團每年至少有100多人直接參與太白縣的定點扶貧工作,這是央企的社會責任。在這些年的扶貧工作中,集團充分發揮了航天系統的資源優勢,結合太白實際,利用集團的光伏產業和育種產業優勢為當地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幫扶改變當地貧困群眾發展觀念,通過產業助推帶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
太白人的福音
截至目前,航天科技集團先后投入幫扶資金179萬元,先后扶持建成縣城第二水廠、西街橋、通泰橋、靖口鎮黃牛河橋、大溝塬航天移民新村、農機具棚庫、鋼架大棚等基礎設施項目。2014年為鸚鴿鎮5個村集中移民點安裝太陽能路燈100盞,有效解決了327戶搬遷戶夜間照明問題,為全縣新農村建設、新能源推廣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2015年,投入扶持資金40萬元,為“三無戶”暖居工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各新建20平方米公共浴室和15平方米公共衛生間1座,提升了太白縣新農村建設和移民搬遷工作水平;依托革命老區“百縣萬村”活動,扶持500萬元。
張偉利透露,航天科技集團計劃于2015-2017年三年間,在全縣37個貧困村啟動實施三大類42個路、水、電等小型基礎設施項目,重點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近年來,太白縣啟動了貧困戶的暖居工程,對全縣7個鎮66個村“三無戶”逐戶甄別審定,共確認 “三無戶”205戶569人。總投資1984.3萬元,建設住房205座,建設集中安置點14個,集中安置96戶255人,配套基礎設施項目81個,2014年全部建成房屋主體,2015年5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確保“三無戶”建房對象全部入住新居。通過暖居工程,將困難群眾從生活不便,扶貧難度較大的偏遠山區搬到條件較好的川道地區,幫扶他們發展蔬菜種植、特色養殖等產業,從根本上解決緊壓在群眾脫貧頭上的交通難題,讓群眾從根上脫離貧困。
“只有內力加外力共同使勁,才能實現太白的脫貧致富。”太白縣扶貧辦副主任李娜認為,“只有將外界的幫扶扶貧和太白的主動扶貧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方面優勢資源,太白脫貧的步伐才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