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劍
云南省魯甸縣位于云、貴、川三省結合部,是昭通市的南大門,國土面積1484平方公里,轄10鎮2鄉,94個村(居)委會,總人口45.39萬人,居住著回、彝、苗、布依等13個少數民族9.27萬人,占總人口的20.47%。魯甸自然災害頻發,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縣有8個貧困鄉鎮、66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8萬人,貧困發生率為 23.8%,屬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全力重建助脫貧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造成全縣526人死亡,109人失蹤,2260人受傷,39.32萬人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55.26億元,導致貧困的魯甸雪上加霜。災難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情系災區、心系魯甸,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率國務院工作組親臨災區一線視察災情、慰問群眾、指導工作,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2015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將國內調研的第一站選在了魯甸。總書記踏上這塊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視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并作出了“災區恢復重建一定要搞好規劃,生活恢復和生產恢復一起抓,災后恢復重建和扶貧開發一起抓,重建家園步伐要加快”的重要指示,為我們進一步加快災后恢復重建進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切實增強了災區各族干部群眾克難攻堅、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極大地鼓舞了魯甸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砥礪奮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干勁和士氣。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李紀恒書記、省政府陳豪省長等省領導多次深入魯甸災區調研指導工作,省、市、縣周密部署、迅速行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全力加快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步伐。全縣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抓住機遇、科學規劃,啟動實施了一大批民生項目、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概算總投資達80.86億元,為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一方面,民房和教育、衛生等民生項目的重建,使災區公共服務設施條件顯著改善;交通、農田、水利等恢復重建項目的全面推進,更為災區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恢復重建助推發展、加快脫貧的作用明顯。另一方面,全縣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縣核桃、花椒、蘋果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已發展到100萬畝以上,經濟林果總產值達10億元以上,人均有經濟林果2.5畝。到2017年,全縣將有30萬畝以上進入盛產期,可以增加產值7億元左右。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隊伍不斷壯大,僅2015年,全縣就累計轉移勞動力14.6萬人,實現務工純收入 14.61億元,為全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新的動力。
盯準目標促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魯甸地震災區時要求:“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魯甸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統一部署要求,通過深入調研、認真研究,制定出臺了“3242664”扶貧攻堅計劃,即:用3年攻堅,2年鞏固,緊緊圍繞脫貧、摘帽、出列、增收4個目標,抓好扶貧開發與恢復重建、基層組織建設2個結合,深入實施產業培育、基礎改善、安居建設、社會保障、素質提升、金融支持6個到村到戶工程,實現培育特色產業發展一批、外出務工脫貧一批、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醫療救助扶持一批、災后恢復重建帶動一批6個脫貧目標,建立健全扶貧開發工作掛鉤、考核、退出、力量整合4項機制,到2019年實現全面消除貧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圍繞這一目標,全縣從上到下逐級明確扶貧具體要求,確保脫貧目標精準。全縣以實現貧困鄉鎮一低一高(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以下,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貧困村實現“四通四有”(通路、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及通訊,有衛生室、有文化活動場所、有小超市、有學校),貧困村(社區)貧困發生率下降到7%以下,貧困村(社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所在鄉(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貧困戶實現十有一保障(有安全住房、有穩定用水、有穩定電用、適齡兒童有學上、有病能醫治、有飯吃、有衣穿、有穩定增收的產業、有致富技能、有高穩產農田,參加新農保及低保)為基本標準,有序推進脫貧、摘帽、出列、增收。
按照全縣脫貧、摘帽、出列、增收計劃,2015年至2017年每年減少貧困人口3萬人以上,年度貧困戶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或等于)當年國家扶貧標準(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以2010年不變價計算)。2015年實現1個貧困鄉鎮摘帽12個貧困村出列;2016年實現2個貧困鄉鎮摘帽18個貧困村出列;2017年實現3個貧困鄉鎮摘帽25個貧困村出列;2018年實現1個貧困鄉鎮摘帽6個貧困村出列;2019年實現1個貧困鄉鎮摘帽5個貧困村出列;到2020年,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
精準施策保脫貧
搞準對象、摸清底數是做好扶貧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魯甸縣在堅持用“五看工作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