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忠臣 張 樺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081
?
實用新型引入創造性審查的可行性分析
仇忠臣張樺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對當前實用新型申請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分析了典型不具有創造性的案例,對實用新型初步審查中引入明顯不具有創造性所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剖析,證明引入創造性審查是現階段提升實用新型授權質量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實用新型;創造性;初步審查;明顯
一、引言
實用新型專利制度是我國專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用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一起構成了我國的三種專利保護形式。相較于發明專利而言,實用新型專利具有費用低、創造性要求低以及審批程序簡單快捷等優點,一直受到小微企業、技術更新較快的行業的青睞,申請量一直不斷上升。隨著申請量的增加,實用新型專利的質量越來越引起社會公眾的質疑,即實用新型專利的穩定性較差。由于我國實用新型專利實行的是初步審查制度,即只進行形式審查和明顯實質性缺陷審查,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創造性并不屬于實用新型明顯實質性缺陷審查的內容。因此實用新型是否加入創造性審查成為業內爭論的焦點,本文將結合實用新型申請及審查現狀對加入創造性審查的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作出解析,從而對實用新型制度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二、實用新型申請現狀
(一)申請量
自1985年實行實用新型制度以來,申請量始終不斷增長,1996年的申請量達到1985年的10倍,1997年我國的實用新型年申請量超過韓國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的年申請量更是突破100萬件,達到112.7萬件,從最近5年的申請量來看,除2014年外,每年的增長率都在20%以上。根據最新統計,2016年1-4月的申請量為40.7萬件,增長率達到40.9%。
(二)實用新型申請質量
申請量的數據表明,我國實用新型制度對提升社會公眾知識產權意識、鼓勵發明創造、為我國迅速成長為專利大國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然而實用新型專利的質量實際上并沒有與專利大國地位相匹配。雖然明顯新穎性審查納入實用新型初步審查范圍,重復授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得以解決,但部分不以保護為目的申請人避開新穎性審查采用了新型申請形式,比如將幾份公開專利的技術拼湊在一起,或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增加若干項公知技術特征以形成新的申請,該種類型申請明顯不具有創造性,但在現有的初步審查制度下根本沒有有效的手段去抑制,只能予以授權,而這樣的專利權顯然是不穩定的。下面筆者以案例的方式對幾種典型不具有創造性的實用新型專利進行分析。
【案例一】
1.一種組合式門墊,其特征在于:包括門墊本體,所述門墊本體包括一底座,及設置在底座左側的門墊,所述底座中間處設有一電子稱,所述底座右側設有烘干機。
經過簡單檢索可知,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相對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區別是門墊底座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了電子稱和烘干機。上述區別技術特征僅僅是將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電子稱和烘干機簡單的疊加到本發明的主體——地墊兩側,它們與本發明之間沒有任何具體細微的結構連接布置關系,也沒有在功能上產生任何交叉影響,三種裝置本身仍然按照其各自常規的方式工作,發揮著各自的效果,它們堆疊組合后的各裝置之間沒有結構上的關聯,整體也并沒有產生額外的技術效果,故可以認定本發明屬于簡單的組合發明,明顯不具有創造性。
【案例二】
1.一種半封閉式杯蓋,包括杯蓋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本體的外周為具有開口的的杯蓋邊緣,杯蓋邊緣相對于杯蓋本體向上凸起,杯蓋邊緣的開口處對應的杯蓋本體下凹形成飲用部,飲用部上開有出水孔,位于所述杯蓋邊緣下方的杯蓋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密封圈安裝槽,密封圈安裝槽內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質為硅膠。
經過簡單檢索可知,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相對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區別僅在于杯蓋具有硅膠材質的密封圈,顯然二者具有相同的發明構思,即不需要開啟杯蓋就可以從杯蓋表面的開口中喝到水。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食品容器上采用硅膠密封圈為日常生活領域的公知常識。故上述區別技術特征并沒有對技術方案具有任何實質性貢獻,同時也沒有使得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任何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顯然明顯不具有創造性。
【案例三】
1.一種轉換效率高的電池片,包括電池片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池片主體(1)上設有平行排列的主柵線(2),主柵線(2)之間設有多條細柵線(3),細柵線(3)由菱形通過頂點連接而成,主柵線(2)與細柵線(3)垂直排列成網狀結構,所述的細柵線(3)的寬度為0.2-0.4mm,所述的電池片主體(1)設有3條平行排列的主柵線(2)。
經過簡單檢索可知,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相對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區別僅在于細柵線為菱形、細柵線的具體尺寸數值以及主柵線的數量。然而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并未說明菱形細柵線較其他形狀的細柵線能夠產生何種特殊效果,且細柵線具體尺寸數值與主柵線數量也僅是眾多數值選擇之一,同時并未帶來其他意料不到的有益效果。故上述區別技術特征對本實用新型并不具有任何實質性貢獻,同時也沒有使得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任何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明顯不具有創造性。
通過上述案例分析可知,一般實用新型專利相對于現有技術的區別技術特征表現為公知常識,形狀、尺寸、位置關系的簡單變化,或現有已知部件的疊加,區別技術特征的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但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最初的發明構思,也不能使本申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任何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顯然這樣的實用新型專利相對于現有技術明顯不具備創造性。
三、引入創造性審查可能對實用新型制度的影響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進步。然而考慮到實用新型專利所具有的特點以及當時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初步審查制度中并沒有引入創造性審查。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整,出現了部分申請目的顯然不是為了保護其發明創造的成果的實用新型申請,例如:IPO上市的需要、高新技術企業評定的需要、評職稱晉級的需要、學生升學的需要、地方政績指標的需要、更有甚者將申請專利變為騙取資助的生財之道,該類申請為了成功獲得授權,就要避開現行的初步審查制度所規定的審查范疇,創造性自然成為首選。然而實用新型引入創造性審查必然會對現行的實用新型制度產生一定的影響,下面筆者將從審查周期、申請量、審查資源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得出創造性引入實用新型初步審查的可行性。
(一)全面創造性還是明顯創造性
相比于發明,實用新型最大優點在于:費用低、審批程序快捷。如果將創造性全面引入實用新型的初步審查,實質上就是對實用新型進行了實質審查,這與實用新型制度的設立初衷并不相符,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保護產品的發明專利會改為申請實用新型,原因在于既不需要實質審查程序也不用較長的公告程序就可以獲得具有創造性的專利權;其次,發明和實用新型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創造性的區分標準,可能會引發授權后的后續問題。相比全面創造性審查,在現階段實行明顯創造性審查的審查方式更為適合,如同現階段將明顯新穎性引入初步審查一樣,在審查資源不做大量調整的基礎上,保證審查周期同時明顯提高了實用新型的授權質量。
(二)申請量
實用新型引入創造性審查后的申請量變化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創造性審查對實用新型申請質量要求變高,導致部分申請人不再申請,從而申請量出現大幅下降;另一種觀點認為,實用新型進行創造性審查,導致發明和實用新型具有相同的專利價值,然而出于費用和申請周期考慮,發明申請會大量轉為實用新型申請,從而導致申請量的驟增。上面兩種觀點看似具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卻有其片面性。在明顯創造性審查的前提下,審查中只是對大量申請中“明顯的”不具備創造性的申請進行審查,一方面保證了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質量,另一方面將會打擊部分非保護目的的申請,就實用新型專利而言,其創造性高度依然低于發明專利,并不會改變其在我國專利制度中的地位。至于對實用新型申請質量要求變高從而導致部分申請人不再申請的情形在初始階段可能會出現,隨著社會公眾對實用新型授權質量的認可,“貨真價實”的發明創造還是會申請以獲得保護。因此,從長遠來看,申請量并不會出現大幅的波動。
(三)審查周期
審查周期也是申請人選擇實用新型申請比較看重的一個因素,根據專利局的最新統計,截止2016年3月的全局平均審查周期為3.1個月(從申請日到結案)。實際審查工作中,由于審查標準的改變、審查內容的增加,提案周期有可能延長;另外,在審查標準調整初期,審查員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檢索方式、評述方式的改變,申請人同樣要適應修改方式、答復策略的改變,上述兩種主觀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審查周期產生影響,但隨著逐步適應上述調整,由主觀因素產生的影響將逐漸減小。
(四)審查能力
審查能力對于審查主體來說主要包含審查員的法律運用能力、技術方案理解能力以及檢索能力,引入明顯創造性審查對于審查員來說需要提高的是技術方案理解能力以及檢索能力,但隨著實用新型開始審查新穎性,審查員在這兩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專利局機檢系統的上線進一步彌補了審查員的檢索能力不足,部分明顯不具有創造性的申請通過機檢系統即可以推送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無需審查員進行大量的檢索工作,大大緩解了審查員的檢索壓力。
基于上述分析,現階段將明顯創造性引入實用新型的初步審查是完全可行的,既不會對現階段是實用新型制度造成沖擊,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實用新型的授權質量。
四、結語
實用新型作為我國三種專利形式之一,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整,從而導致實用新型申請量的激增,越來越多的違背實用新型制度制度設立初衷的申請嚴重影響了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的形象,透過不斷攀升的申請量,應關注到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質量。初步審查制度中引入明顯創造性審查只是提升實用新型專利質量的途徑之一,其他諸如公眾意識、國家激勵政策等等都需要不斷地引導、調整,中國實用新型不應只被關注“量”,更應在“質”上得到認可。
[參考文獻]
[1]<專利審查指南>,2010.
[2]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新專利法詳解>[Z].2010.
[3]陳勇.淺論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審查[J].知識產權,2013(8).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2-0164-03
作者簡介:仇忠臣(1978-)男,漢族,吉林長春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