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
(河南省焦作市中醫院,454000)
?
急性脊髓炎的中醫康復治療與護理
梁麗霞
(河南省焦作市中醫院,454000)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異性炎癥引起脊髓白質脫髓鞘病變或壞死,導致急性橫貫性脊髓損害,也稱為急性橫貫性脊髓炎,以病損水平以下肢體癱瘓、傳導束性感覺障礙和尿便障礙為臨床特征,病因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應有關[1]。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醫康復治療,收到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共收治脊髓炎患者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齡36~58歲,平均45.6歲。全部病例經MRI檢查證實。均予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患者住院(55.9±6.2)d。出院時患者脊髓損傷癥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發生1例嚴重并發癥。
基礎護理
1.高熱。患者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排汗、散熱減少,體溫升高。病室內保持空氣流通,盡可能降低室內溫度,減少衣物和被褥覆蓋,用溫水或酒精給患者擦身,必要時給予冰敷降溫。
2褥瘡。褥瘡主要與局部血運、潮濕度以及物理刺激密切相關。告知患者及家屬褥瘡的危害,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骶尾部及足跟部墊氣墊圈,防止褥瘡發生。
3.大小便障礙。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大小便障礙。對于留置導尿的患者,定期開放輸尿管,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定時行膀胱沖洗,每周更換導尿管。患者食易消化之品,多食紅薯、香蕉、芹菜等粗纖維食物,預防便秘,培養患者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
4.墜積性肺炎。急性脊髓炎的患者呼吸系統功能出現障礙,積極正確引導患者實施呼吸功能鍛煉十分重要。①患者取平臥位或半臥位。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室內地面和生活物品定時清洗、消毒。②對于需鼻導管給氧或面罩給氧者,定時消毒面罩、濕化瓶。③呼吸鍛煉指導。鼓勵患者自主呼吸,指導深吸氣,縮唇呼氣,延長呼氣時間,增加呼氣末壓,以增加氣體交換時間,防止肺萎縮。定時翻身、叩背,促進痰液排出。④定時進行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康復
1.運動療法。患者要進行肌肉與關節牽張訓練、坐位訓練、轉移訓練、站立和步行訓練,改善殘存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尤其是上肢和背部肌力增強更為重要,訓練中要注意促進患者的身體平衡與協調作用[2]。
2.作業療法。康復作業治療重點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動(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職業性勞動動作,使患者出院后能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3]。
3.中醫療法。利用中醫學理論,進行針灸、推拿、中藥離子導入等手段,促進康復;也可運用辨證論治進行治療,廣泛使用中藥內服。
4.心理療法。脊髓損傷患者傷后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康復工作者應對出現的問題有全面了解,爭取患者和家屬的配合,最大限度地調動患者參與康復的積極性,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中醫療法中的針刺能改善腦組織代謝,調和氣血,振奮患者陽氣;推拿手法能夠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保護患者關節,防止肌肉萎縮。對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要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防止肌肉、骨骼和關節發生失用性萎縮。患者進入穩定期后,先進行站立訓練,后開始步行訓練,然后發展為徒步行走,最后讓患者進行日常活動的鍛煉,以達到生活自理。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脊髓炎的患者,采用中醫康復治療并配合護理措施能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楊莘.神經疾病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101.
[2]高聰,蒲蜀湘,朱德儀.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1,16(1):27-29.
[3]唐強.臨床康復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41-47.
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