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榕
河南大學法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民法總則規定民事權利的正當性
王榕
河南大學法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摘要:我個人認為人們對民法部分的認知不能總停留在理論上,必須把民法理論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民事責任在民法中占據相當重要的部分,從而使民事責任成為一項重要的民法制度。司法實踐證明,起碼近20年來其效果是好的,這是我國民法的精華,應該納入民法典當中去。
關鍵詞:民法總則;民事責任;責任種類;正當性
一、引言
目前,《民法通則》是我國民法的中樞,《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是民法的基本組成部分。那么民法是什么樣的法律或者規范呢?簡而言之,民法就是調整人們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瑣碎事情的法律,調整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民法的認識
當相對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組織之間發生財產關系,需要進行調整的時候就用到了民法,相對來講民法是很公平的。跟其他法律一樣,民法有自己的基本原則,例如平等、自愿、禁止濫用權力等等。與其他法律不同的是,民法是私法,它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這也決定了民法更強調平等與公平。
三、民法對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
民事行為能力人是被劃分了不同等級的,就目前我國國情來講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類人是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成年人(滿十八周歲),或者是年滿十六周歲而未成年,但憑借自己的勞動收入有主要的生活來源;第二類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包括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有法定代理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那么剩下的,十周歲以下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就是第三類——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了。
四、民事責任的分類
(一)合同責任與非合同責任
劃分的依據是民事責任是否由合同關系引起。合同責任,即合同上的責任,違約責任所發生的民事責任,以及因合同變更、解除所產生的民事責任都屬于合同責任。而締約過失責任、侵權民事責任等,這些非因合同關系所引起的民事責任屬于非合同責任。當然,訂立、履行合同必須要遵守法律和社會道德。
案例:李某與甲公司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但是工作一年后,李某因另一同類公司乙公司承諾薪水高而跳槽。在這個案例中,李某已經與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現在卻違反合同約定的工作期,而甲公司并沒有過錯,李某需要向甲公司支付違約金,以此承擔民事責任。反過來,若果李某沒有跳槽,二是被甲公司無故辭退,此事的甲公司屬于無故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了合同規定。甲公司需要給予李某一定數額的經濟上的補償,以此承擔自己應擔的民事責任。
(二)共同責任和單獨責任
劃分的依據是承擔責任者是一人還是多人,前提是同一方承擔責任。共同責任,指的是兩人或兩人以上為責任人的民事責任。單獨責任,是指僅有一個人為責任人的民事責任。其中,共同責任又可以分為連帶責任和按分責任。連帶責任,按來講就是責任人平等地、不分份額地向受害方承擔責任。
案例:甲乙兩人在公司為爭業績向來不和并且積怨已久,某天甲因為被乙搶了一筆重要業務而內心不服,所以指使丙、丁兩人將乙打成重傷,以此進行報復。事后乙舉報三人,甲稱自己沒有動手,丙、丁認為自己是受人指使,都想推卸責任。在本案例中,不管是幕后指使者甲還是動手打人的丙、丁,都需要為此事件承擔民事責任,但是要安分承擔按分責任。
(三)雙方責任和單方責任
劃分的依據是是否僅一方當事人需要承擔責任。雙方責任,顧名思義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雙方都有過錯,應各自根據造成損失的程度承擔責任。這是《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的。而單方責任,當然指的就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當事人有過錯向對方承擔的民事責任,另一方無過錯,無需承擔責任。
案例:某貨運公司的駕駛員李某接受公司安排將一批貨物從南京運向天津。運貨途中李某犯困開車誤闖紅燈,與超車的另一火車司機王某相撞,兩車貨物均受損并且王某受傷。在這一案例中,李某與王某雙方都應該為車禍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因為雙方都有過錯,任何一方謹慎一點可能都不會導致事件發生,所以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四)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
劃分的依據是責任內容是否為財產。以轉移財產權利、支付金錢為內容的民事責任為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等。相對的非財產責任,是以金錢和財產之外的比如精神撫慰為內容的民事責任。
案例:張某為甲公司某車間一名操作員,在一次加班過程中,張某因為操作失誤導致公司一臺重要機器毀壞。公司要求張某賠償公司損失,張某卻以當時不屬于自己正常上班時間為由拒絕賠償。在本案例中,合理合法的處理方式應該是由張某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至于加班問題,自有《勞動法》規定加班費,但無論如何不能成為其本次拒絕賠償的理由。
五、結語
雖然《民法通則》也會有瑕疵,但終歸是瑕不掩瑜。民法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社會形態而定,其正當性不該被否認。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和國情的不斷發展,民法也會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郭明瑞.民法總則規定民事責任的正當性[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20-25.
[2]房紹坤.關于民法典總則立法的幾點思考[J].法學論壇,2015,02:5-12.
[3]楊立新.我國民事權利客體立法的檢討與展望[J].法商研究,2015,04:23-28.
[4]王利明.民法典總則設立的必要性及基本結構[J].湖南社會科學,2003,05:28-34.
中圖分類號:D9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4-0266-01
作者簡介:王榕(1995-),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河南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