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凱
(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西桂林541001)
加強學習、深入領會,爭做貫徹《條例》精神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
徐朝凱
(桂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西桂林541001)
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06年5月18日頒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有關地方志工作的行政法規,是全國地方志事業的重要里程碑,《條例》確立了地方志工作的法律地位,使地方志工作步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的軌道,為我們依法治志,促進地方志事業科學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自《條例》實施以來,桂林市地方志系統深入學習貫徹《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頒布的《實施辦法》精神,牢固樹立依法修志意識,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拓展工作領域,把《條例》精神運用于工作實際,地方志工作“一納入、八到位”得到較好落實,桂林地方志事業取得新突破。十年來,《桂林年鑒》多次榮獲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綜合一等獎,2015年桂林市地方志辦公室獲全國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從桂林地方志事業的實踐可以證明,《條例》的頒布實施,使桂林地方志工作邁入穩步發展時期。
(一)《條例》明確政府職責?!稐l例》明確了地方政府對地方志工作的領導職責和落實各種工作保障條件的職責。職責明確定位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重視,桂林市、縣(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修志工作,市、縣(區)均成立以市長、縣(區)長為主任的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將地方志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當中,在機構、人員、經費、條件等給予充分保障,桂林市11個縣和臨桂區有常設修志機構,5個城區有臨時修志機構,全市共有專職地方志工作人員110多人,從事地方志編修人員1000多人,全市初步形成了“領導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支持、修志人員樂于參與”的地方志編修良好氛圍。
(二)《條例》明確修志主體和任務。《條例》明確了修志主體由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明確了20年左右編修一次,并為地方志機構賦予了行業管理的多項職能,為我們依法修志、責任修志提供了動力,為推進桂林市二輪修志注入了活力。2011年9月,《桂林市志(1991~2005)》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2015年9月,桂林市實現市、縣(區)地方志書三級綜合評稿全覆蓋。至2016年5月,全市共出版發行志書8部,未出版的10部志書中,已通過自治區終審驗收6部。
(三)《條例》突破了傳統的方志概念?!稐l例》
將地方綜合年鑒納入地方志的范疇,促進了地方綜合年鑒編纂的快速發展。十年來,桂林市乘著《條例》的東風,創新《桂林年鑒》工作載體,《桂林年鑒》實現從條目信息可讀到適用、從單一書籍到書籍加光盤、從單色印制到全彩印刷的轉變,年鑒品位得到提升。縣(區)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從2010年在陽朔縣啟動試點編纂、實現零的突破開始,至2015年,桂林市、縣(區)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實現全覆蓋。
(四)《條例》確立了地方志機構管理、開發、利用的責任。十年來,桂林地方志系統貫徹“尋找桂林文化力量,挖掘桂林文化價值”精神,挖掘地情資源,服務經濟建設。啟動編修《桂林市圖志》,出版發行《桂林市簡志》,影印《臨桂縣志》(光緒版)、《平樂府志》(嘉慶版)等。強化網絡信息化工作,2010年啟動并開通桂林地情網站,2015年桂林市縣地情網站群全面建成。推進桂林地情資料年報試點工作,桂林地情資料年報工作實現常態化、規范化。
(一)爭做貫徹《條例》精神宣傳者。學習宣傳是貫徹落實的前提,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條例》精神,建立學習宣傳《條例》的長效機制,向各級領導特別是向新分管地方志領導宣傳,重點向新加入地方志系統的人員宣傳,向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宣傳,并將《條例》宣傳納入普法宣傳任務當中,使《條例》精神深入人心,使社會各界了解《條例》,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配合地方志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爭做依法修志的實踐者。地方志工作機構作為政府主管地方志工作的職能部門,我們要繼續以《條例》為指導,更進一步增強干好地方志工作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按照《條例》精神,切實履行本行政區域地方志組織編纂、開發、利用和管理的責任,積極完成《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廣西貫徹落實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實施方案》的提出的“兩全”目標,推動桂林地方志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爭做貫徹《條例》精神推動者。一是依照《條例》規定,切實履行好監督、管理職能,對所轄地方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機構及市志、年鑒、地情資料年報供稿單位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督查。二是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在推進地方志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當地政府貫徹落實《條例》精神、貫徹《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精神出臺地方志系列文件提供有益參考。
K29
B
1003-434X(2016)02-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