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傷死亡后,單位能否申請對其子女進行親子鑒定
吳律師:
我公司員工李某在工作期間,由于工作原因死亡,被工傷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為工傷后,鑒于公司沒有為李某辦理工傷保險而必須承擔賠償責任,故準備與李某遺孀邱某就賠償的項目和標準進行協商。因為邱某對他人自認過,其所生育的現年5歲的幼兒其實并非李某的親生兒子,而這關系著公司最終的賠償金額,公司曾就此向邱某求證過,可邱某卻一口否認。請問:公司能否要求利用李某遺留的頭發,對幼兒與他是否存在親子關系進行鑒定?
讀者:肖麗萍
肖麗萍讀者:
公司無權要求進行親子鑒定,也不能借口邱某已經自認而拒絕擔責。
一方面,用人單位沒有提出親子鑒定的主體資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條規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類白細胞抗原作親子鑒定問題的批復》也指出:“對要求作親子關系鑒定的案件,應從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增進團結和防止矛盾激化出發,區別情況,慎重對待。對于雙方當事人同意作親子鑒定的,一般應予準許;一方當事人要求作親子鑒定的,或者子女已超過三周歲的,應視具體情況,從嚴掌握,對其中必須作親子鑒定的,也要做好當事人及有關人員的思想工作。”即親子鑒定的申請僅限于夫妻、父母子女之間,且必須是以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為前提。而公司與李某之間根本不具有前述身份,且其目的,在于取消幼兒的相關待遇。退一步說,即使幼兒并非李某親生,也因李某生前并沒有排斥,尤其是已經實際撫養,彼此已形成了養父與養子關系,而養父母子女關系之間,同樣可以享受相關工傷待遇。另一方面,李某遺孀邱某的自認不能作為認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也就是說,對于身份關系,即使在訴訟過程中也不能適用自認。而公司認為邱某已經自認幼兒非李某親生,甚至還不是發生在訴訟過程中,更何況邱某也一再否認有過類似陳述。
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