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明 朱四喜
1.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民族大學化學與生態環境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
貴州省水電站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法律問題探析*
林曉明1朱四喜2
1.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民族大學化學與生態環境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綠色、有序開發是21世紀全世界倡導的理念。貴州省2015年有16座大型水電站投入運行,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遭受到了很多質疑的聲音。本文通過研究貴州省水電開發立法現狀,分析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貴州省現行地方法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法制建議。
貴州省;水電資源;開發利用;保護
建國前,貴州省出產了歷史上最早的水電站,位于遵義市桐梓縣天門洞。20世紀50年代,烏江流域水電站的規劃工作正式的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1982年底烏江渡水電站的建成、2011年貴州省余慶縣構皮灘水電站的建成、2013年沙沱水電站的建成,象征著貴州省烏江流域水電開發利用的圓滿收官。貴州省第二大河流北盤江自2008至2012年,經歷了4年投產發電,2015年該流域的馬馬崖水電站順利投產發電,標志著貴州省大型水電站完美收官,同時標志著貴州省水電事業達到繁盛時期。
我國至今尚未出臺專項的水電開發利用法,對于水電資源來說,均只是分散在各個法律法規之中。近些年來我國很多省份開始重視水電開發引起的環境保護問題,某些省份相繼已出臺了相關條例,目前只有吉林省、遼寧省、湖南省三個省相繼出臺了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條例[1],貴州省目前沒有針對水電開發利用制定專門條例的情況,但是從不同方面對水電開發條出臺了條例、辦法及意見[2],貴州作為生態文明之省,水電也是作為貴州省經濟支柱的一大關鍵,面對各種水電質疑聲音的情況下,應在保護生態的情況下、科學且合理的開發水能資源。
水電就是指對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合理開發利用水電勢必會引起水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移民搬遷安置等問題[3]。在水電開發過程中勢必會改變原河段的生存環境,尤其是水電開發對水生生物的多樣性、自身生存環境的破碎、魚類及瀕危物種的資源量的減少,甚至可以導致瀕危物種的絕滅的后果、還有一些物種的重要棲息地等方面的影響,同時也會引發社會問題的不利影響:比如移民搬遷安置、地區的少數民族及宗教、社會經濟情況、風景保護區等社會環境各方面。
(一)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立法不完善
在沒有國家層面上的專門的水電開發利用法的背景下[4],貴州省在水電開發利用的工作中出現一系列問題的情況,現行的條例、辦法中仍然存在很多行政管理職能不規范、水電設施管理和保護范圍不明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水電開發利用的工作。所引發的環境問題,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法律上是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今年5月施行的《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第十七條①列舉的禁止行為中未提及禁止礦渣垃圾等其他廢棄物,足以說明保護范圍內的禁止行仍并不嚴謹。
(二)管理體制不規范,缺乏環境公眾參與制度,環保意識淡漠
現行條例在立法上都出現了行政管理、管理職責不明確,導致規劃及管理工作嚴重滯后,各個行政管理部門只針對本部門管轄的范圍內進行獨立的管理,各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合作,還會出現多部門管電的交叉矛盾的現象,嚴重的阻礙了水電的開發利用,而且貴州省在現行的有關水電條例、辦法中還缺乏公眾的參與,公眾參與度不夠,民眾對水電開發利用及其環境保護的意識較薄弱,諸如近幾日貴陽發生的因周邊村落生活垃圾堵塞致使水電站無法順利發電的事件,一方面嚴重的導致了水電工程的進度,另一方面嚴重的污染了環境。
(三)行政管理法律責任不健全
現行條例與權責相配原則相抵,缺乏對行政機關的法律責任的規定,或者是偏重規定行政機關的職權,忽視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規定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且法律責任只限于行政處分。另外對一些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還不夠,致使連帶著更多問題發生,應該在處罰數量和處罰金額上加大力度。
(一)完善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法律法規
充分明確規定管理權限、水電設施管理和保護的范圍,比如禁止行為要具體化、嚴謹化,進一步地完善貴州省水電相關法律法規。針對貴州省而言,筆者建議在秉承著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制定貴州省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條例,系統的完善水電法律法規體系,竭力遏制違法行為的出現。
(二)創新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制,建立水電公眾參與制度,提高公眾保護環境意識
相關部門之間的職責要明確規定,具體規定各自的工作職能以及管理權限。目前,美國、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國都是環境保護方面走在最前端的,水電開發率也是最高的,應該借鑒美國、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國頒布的專門的水電法,針對水電開發施工項目、審批及核查項目、整個水電規劃項目民眾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關于貴州水電開發法律法規中應該建立起公眾參與制度,涉及社會公眾利益需要聽證的,應當向社會公眾公知,舉行聽證等措施。同時,可以積極在各領域、各地區開展綠色水電的宣傳工作,提高民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健全各級政府相應的法律責任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權責相配是值得地方政府立法借鑒的,在整個水電開發工作中,充分明確規劃部門、審批和監督部門及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法律責任。因此,貴州省各級政府應對其相應的法律責任的明確規定予以重視,比如從責任行為與責任方式予以明確的法律責任規定。為了讓水電開發在一個有法可依的環境下有序發展,筆者建議可補充明確對行政機關的法律責任,保障水電的有序開發、保護環境。
[ 注 釋 ]
①<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第十七條:“在水利工程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影響工程運行和危害工程安全的行為:(一)生產、加工、儲存或者銷售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二)爆破、打井、鉆探;(三)興建涵洞、開挖隧洞、開采礦產資源影響工程蓄水和安全;(四)其他可能影響工程運行或者危害工程安全的行為”.
[1]周焱.我國水能資源開發法律問題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5):11-15.
[2]貴州省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貴州省水能資源使用權有償出讓辦法>和<貴州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EB/OL].2009/4/15.http://www.gzfzb.gov.cn/html/Tracing/332/.
[3]彭雨.水電資源開發之環境法律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3(9):169-170.
[4]段凱莉.我國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法律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5(4):92-95.
TV
A
林曉明(1992-),海南文昌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5級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