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蘇瑾
浙江圣文律師事務所,浙江 嘉興 314000
?
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分析
姜蘇瑾
浙江圣文律師事務所,浙江 嘉興 314000
我國的民法符合廣大群眾對正義和公平的解讀,其相較行政法也比較完善一些。民法如今已經擁有了較完整的規則體系和理論體系,行政訴訟援引民法規范的案例出現過很多次,但對于其合理程度以及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本文將對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進行淺要分析,為未來法律發展提供借鑒。
民法規范;行政法;適用性
法律法規的完善只能達到相對,而不能達到絕對,尤其是現在各方面進步的腳步加快,社會不斷發展,行政法規出現漏洞的可能性越大。對于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民法規范指的是民法中實行的法律,適用指的是解決行政爭議。所謂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就是在現行的民法規范應用于行政案件當中,充分體現我國憲法公平、公正的精神。
(一)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適用的必要性
只有在完全靜態的世界才能得到完善的法律,才能絕對的公平、公正,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現實中并沒有絕對完善的法律,法律只是具有相對的公正、公平。世界充滿著變化,因此,不論是進行何種行政爭議都會在某一方面反映出自身的一些漏洞、缺點,但是越是到這種情況下越是不能將案件放置不解決。我們只需要援引其他方面的案件,一定的借鑒,將案子完美解決。在實際生活中,兩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到行政法的完善,其一是存在一定思想局限的法律立法者。法律的立法者本身不可能預知所有事情,無法建立完美、沒有瑕疵的法律文件。其二是十分復雜和龐雜的行政法規定。正因為行政法規定比較復雜,很多規定不能事無巨細,不能將人的主觀感受作為案件評判的依據,需要文件對法律予以支持。這一點在歐美國家就不存在,他們在法律不完善的情況下有陪審團以社會公共道德進行案件的判決。因此,法律出現漏洞是不可避免的,新生事物的立法漏洞、缺陷更為明顯。就以上情況來說,具有法律裁判職責的法律使用者需要利用其它方法對法律漏洞進行彌補,可以選擇比較類似的法律條款作為借鑒。
(二)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適用的可行性
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適用的可行性是看有沒有違背憲法精神。有兩種適用方法。其一是類推適用,其二是直接適用。在我國大陸存在私法和公法兩種,從另一層面理解就是民法和行政法,但是這在歐美國家是不存在的。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兩種法律共通性變多了,并且,行政法為了確保立法的精神,為了體現處理案件的公平、正義,在行政法中進行民法規范的適用,這和立法的精神還是相符合的。
(一)直接適用
所謂直接適用指的是在行政法中直接援引民法規范。例如在行政法案件中可以直接適用,但并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直接適用,必須是以下這三種方式進行,第一種是法律技術性規定的適用,這種適用可以直接引用,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主要是針對法律技術的約束性規定來進行適用的。第二種是一般法律原則的適用,這種適用主要是指在法律領域中通用的,例如禁止自己裁判、誠實信用原則和禁止反言等,這些都是第二種直接適用一般法律原則適用所要求的,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誠實信用原則。第三種是一般法律制度的適用,這主要是指在不一樣的領域中可以直接應用的制度,比如出現不當得利等現象,就可以采用一般法律制度的適用這種方法,因為它的基礎就是法理的共同性。
(二)類推適用
所謂類推適用是指根據人的主觀性猜測,而給評判造成一些不確定的因素,這種情況相較于直接適用會比較復雜。在進行類推適用時通常會進行合理的規劃,這是保證法律公正性的一種有利方法。在進行規劃時第一步需要做的是確認行政法中的漏洞,是否存在不能涵蓋、存在爭議的案子,這樣才可以進行類推適用。如果文案將所有案件都涵蓋,沒有任何異議,就不需要進行類推適用。如果存在漏洞并確認漏洞后,就可以及時從民法規范中尋求相似的案件,這一步非常重要,只有進行了這一步,才可以開始適用,并且還要注意民法規范的比照,因為每一個案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要嚴格依照法律的精神,將不一樣的地方采用不相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本文對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進行了簡要分析,結論是民法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國家對于法律精神要求嚴格,保證行政法律法規對公民的公平、公正是法律所具備的最基本精神。如今我國行政法和民法的共同點正在逐漸增多,這將為未來法律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借鑒,也為我國實現強國夢獻出了一份力量。
[1]裴國升.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7):307.
[2]何淵.論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J].南京社會科學,2001(7):69-73.
D922.1;D
A
姜蘇瑾(1984-),女,漢族,浙江嘉興人,法學本科,浙江圣文律師事務所,四級律師,研究方向:民法、金融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