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夏彤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我國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制度研究
陶夏彤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我國現行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實踐中表現出額差強人意的社會效果告訴我們,有必要探索和建立一種能同時適應時代要求和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的新機制。由于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獨特優勢,給我們解決醫療糾紛的思路帶來新的啟發。本文從我國醫療糾紛處理機制的現狀和不足入手,提出構建與完善我國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建議,以適應現實的需要。
醫療糾紛,調解機制
我國現行的醫療事故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醫療糾紛當事人通過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調解;二是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三是通過醫療糾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解決。
(一)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存在的不足
衛生行政部門作為醫療機構的主管部門,介入醫療糾紛,解決醫患矛盾使得其調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遭到質疑。就目前情況而言,世界各國各地區,信任危機普遍存在于由衛生行政機關主導的醫療糾紛調解、仲裁之中而無法被患方接受。
(二)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存在的不足
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是指醫患雙方通過協商的形式以達成糾紛解決協議,是解決醫療糾紛的最為高頻使用的手段。但由于醫學屬于高度專業性學科,這使得醫患雙方在醫療信息上存在的嚴重不對等性,既導致了醫患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又容易造成醫患之間在糾紛涉及的專業問題上難以溝通,同時也極易造成賠償不合理的情況發生。這一點無疑加劇醫患之間的矛盾,也為后續醫患雙方自行協商的公平性蒙上了一層陰影。
(三)訴訟解決醫療糾紛的不足
一是醫療訴訟的成本過高。由于醫學本身就是帶有高度專業性的學科,故而醫療訴格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是一般訴洽不可比擬的。這也導致了醫療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必須付出高昂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二是加劇醫患間的不信任感,導致防御性醫療增加。由訴訟規則帶來的利盜上的激烈對抗,會造成醫患雙方的關系更加緊張。雙方有很大的心理戒備,醫生要非常小心,進一步加劇了醫患雙方的不信任感。這會使得醫方在日后為避免風險和責任,會更加傾向于采取防御性醫療;三是有鑒定代替審判的趨勢。由于醫療訴訟兼具復雜性與高度的專業性,面對此類案件時,知識背景僅是法學,醫學知識相對欠缺的法官就會比較被動,無法自主駕馭醫療訴訟案件的審理,因此也就無法在不借助鑒定的情況下審判。導致判決結果脫離了法院依照法律作出判決的軌道,審判權間接落入了僅具鑒定職能的鑒定機構之手。
(一)完善相關的立法工作
我國應完善立法,通過醫療糾紛的醫療處理,確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和賠償標準等問題,使醫療糾紛調解機制存在法律依據,具有法律效力。
(二)牢固樹立調解機構特有的中立性
1.主管機關應當設立為司法行政部門。中立性是第三方調解制度良好運行的根本保證。為了更好的保持其中立性,應做到機構設置、經費來源、行政管理獨立于醫療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
2.由專家小組作為鑒定方。為增加患方對醫學鑒定的信任度,可以建立由糾紛涉及范圍內的醫學和法學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來進行醫療糾紛的鑒定。建議仿照仲裁制度的設計,給予糾紛雙方方自主自愿選擇參與鑒定的專家的權利,以便于能夠得到雙方的認可和接受。
(三)廣泛推行醫療責任險方式
建立和完善醫責險制度是運行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一個重要保障。建立醫責險不僅能夠使醫方的職業風險得到分散,避免了醫療機構的運營受到巨額賠償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患方也可以通過醫責險快速賠付通道得到好處,獲得及時、完整的賠付。因此,要在國家的立法層面進行制度設計,可以仿照交強險,訂立統一的保險標準。
(四)加強第三方調解機構專業人才的隊伍建設
由于調解工作具有獨特性,選任調解員的第一標準是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面對當事人具有排憂解難的意愿,樂于承擔調解工作。其次是調解員必須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這也是保證調解成功與否的關鍵。根據各地已開展的實踐模式可以發現,第三方調解機構的人員應當主要由相應的醫學背景,法務工作者、衛生行政管理人員、保險從業人員等專業人士構成,打造出一支綜合型調解員隊伍。政府應適當考慮加大對第三方調解機構的支持,保障醫療糾紛調解員的補貼,解除醫療糾紛調解員的后顧之憂。
(五)設立提供相關信息的機構
我國可在醫師協會下設置一個專門機構,制定醫師執業指南,明確醫師在執業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同時可以定期收集與醫療糾紛相關的材料,向涉及的醫療機構發放,為醫方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此外,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也可設立醫療糾紛咨詢處,當發生醫療糾紛患方前去咨詢時,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解決醫療糾紛的途徑與建議,消除患方對醫療信息以及糾紛解決途徑的疑惑。
[1]常怡.比較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2]范愉.主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3]姜柏生.醫療事故法律責任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D
A
陶夏彤(1993-),河南平頂山人,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2015級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