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徐 冰
1.黑河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2.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
試論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
李娜1徐冰2
1.黑河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黑龍江黑河164300;2.黑河學院,黑龍江黑河164300
各大高校的法學專業都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達成了共識,但對如何相應的建設一支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尚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應根據存在的具體問題,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實踐性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法學畢業生的實踐能力。
法學專業;實踐性師資;措施
近年來,法學教育在不斷發展,法學專業教師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窘境。原因之一在于法學專業的學生理論水平往往都達到一定的標準,但法律實務實踐能力還比較薄弱。若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力,就需要加強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總體建設。
(一)法學專業實踐性師資的內涵與特征
實踐性師資是指本身具有一定專業實踐能力和經驗并能夠指導和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教師。具體而言,需要具備兩個特征:一個是要求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堪為人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經驗,二是能夠擔負起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職責。這樣的界定是與傳統的理論教學相對應的。理論教學分為不同的學科和方向,也就需要不同的師資來傳授知識;同樣,實踐教學也有不同的領域,需要相應的實踐教師來進行指導。像辦理訴訟案件所需的能力與辦理非訴訟法律案件所需的能力,就是有區別的。
(一)實踐性師資隊伍建設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需要
要想培養并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本身就要求必須具有專業實踐能力,而且必須是有豐富而高超的實踐能力和經驗。法學專業具有極強的實踐的特點,這是法學專業學生的優勢,也是法學專業學生的劣勢。對理論知識的過于注重,往往使學生和教師都忽略了法學實踐的重要性,從而也就忽視了對法學專業實踐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使得法學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才發現實踐能力的欠缺,而無法從事法律實務方面的工作。
(二)實踐性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學術水平的需要
法學專業教師在做科研時,經常苦惱于沒有實踐的支撐而無法做出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理論源于實踐,法學研究離開了法學實踐的指導與檢驗就成了無本之木,只有高質量的實踐研究才能得到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所以加強法學專業實踐性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能夠帶動高校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增加原創的學術成果,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
(一)國家主管部門應采取的措施
1.將實踐性師資隊伍的建設作為高校辦學評估的一項指標
教育部組織的教學水平評估是各大高校努力的重點,制定各種措施,引進高學歷人才,但很少有專門引進實踐性人才的,這就是因為實踐性師資不是教育評估的范圍。今后的教育評估中應根據不同的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和不同的學科及專業特點,而有所不同。就法學本科來說,如果將實踐性師資隊伍的建設納入到教育評估的范疇來,制定專門的評估方案,就一定能促進各高校法學專業實踐性師資的建設。
2.制定以實踐能力作為晉升職級依據的政策
現行的教師職稱晉升標準基本都是以科研為主,教學為輔。教師們都注重于發表文章、出版教材、課題申請等等,而無暇顧及其他。如果能將教師的實踐能力強弱作為職稱晉升的標準之一,就能促進教師主動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高校應采取的措施
1.制定并落實引進實踐性師資的計劃
高校層面,要把引進實踐性人才納入到引進人才計劃。對于法學專業而言,不是以學歷、科研能力為主體,而是要加上一點,是否有實務部門的實踐經驗。在招聘試講中,加入現場書寫法律文書,解決法律實務,與現職教師對陣模擬法庭等方式,展現其實踐能力。
2.鼓勵法學專業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鍛煉
對于法學專業的教師,在具備法律職業資格的情況下,經過所在學校的同意,鼓勵其在實務部門進行掛職鍛煉。在檢察院系統,可以擔任兼職副檢察長;在法院,可以擔任人民陪審員。其他還可以擔任仲裁員或法律顧問等等。在做好學校監控的前提下,這是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法學專業教師自身應采取的措施
作為法學專業教師本身,應在參與服務社會的實踐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找到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多到實務部門調研,學習,與有實務經驗的人員組成科研團隊,互相取長補短。在理論方面,要盡量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才能真正參與到案件的辦理中去。在學術科研方面,不能只參考別人已有的文章,要多進行親身實地調查,只有實踐中才能出真知,才能寫出高水平的實踐性文章,這對自身也是一種提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實現法學專業實踐性師資隊伍乃至整個法學專業教育的科學發展。
[1]傅維利.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與高等學校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重建[J].教育科學,2014(24).
[2]李娜,法學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與路徑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5(08).
D90-4;G645.1
A
2095-4379-(2016)28-0052-01
李娜(1983-),女,漢族,黑龍江黑河人,碩士研究生,黑河學院文化旅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學;徐冰(1983-),男,漢族,黑龍江黑河人,碩士研究生,黑河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改研究。
*2016年度黑龍江省高教學會課題青年項目: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探索(項目編號:16Q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