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程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99
?
從一起故意傷害案談刑事案件立案逮捕的問題及對策
付鵬程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天津300499
作為刑事案件中最嚴厲的一種強制措施,逮捕一直貫徹少用、慎用的方針政策,當前偵查監督工作中逮捕的程序問題,越來越被重視,如何正確把握逮捕的適用條件,讓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環節對刑事案件實現更好的監督,本文從基層檢察中遇到的實際案例入手,通過對訴訟程序的分析論證,提出了完善檢查監督的幾種措施。
逮捕措施;偵查監督;刑事責任;訴訟程序
2015年10月份,被害人甲某在家與前來收取清潔費的物業工作人員乙某以及居委會工作人員丁某發生糾紛,然后發生爭吵,隨后甲某便躺在了二樓樓梯末尾處,在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發現甲某已經死亡。針對此事,被害人甲某的家屬認為其父親系被人故意傷害致死,遂請求公安機關立案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在調取一系列的證據之后,認為此案不具備立案標準,并向被害人家屬說明了情況。被害人家屬對公安機關不立案決定不予認可,情緒激動并要求解剖尸體以查明實情。后經公安機關物證鑒定中心尸體解剖鑒定,被害人甲某的死亡原因是其本身的哮喘病發作而致。該起案件是否應該立案成為討論的焦點。
刑事訴訟法及解釋明確規定,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有三個:第一是有犯罪事實發生。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構成了犯罪。第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其行為僅構成犯罪,而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也不應立案。第三是屬于自己的管轄范圍。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管轄的不能推脫,不屬于自己管轄范圍的,也不能越權管理。在這個基礎上,報屬于自己管轄范圍的刑事案件給檢察院。
檢察機關認為,當事人當時醉酒的情況比較明顯,對于一個醉酒的人來說,假如病人真的是在摔倒時碰到了樓梯護欄角或者是用自己的胳膊墊了一下身體右側面,骨折是很可能發生的,可能當時身體處于麻醉狀態,對疼痛的反應不太敏感。種種這些都是這起案子不立案的一些證據,公安機關需要繼續完善取證的細節。
筆者認為,如果一起刑事案件該立而不立案,那不僅對于當事人來說,不能有效的維護當事人的權力,而且對于法律來說,也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一個案子是不是該立案的刑事案子,要經過仔細的分析,既要分析案件的結果是否符合立案的標準,又要考慮案件的具體情節。公安機關報送來的案子,往往對案子的定性有了一個基本的傾向,檢察機關想要在批捕環節對刑事案件有更好的監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提高檢察人員自身綜合素養
當前司法改革進程加快,檢察機關作為最為重要的政法機關,在司法改革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可是目前的現狀是檢察院內部事多人少,加之每個案子都必須在7天的有效期內審結完成,這樣的對于每一個檢察人員壓力是很大的,但是檢察工作又不能停留于表面,必須對于案件的每個當事人進行訊問,同時核對卷內的所有證據,這樣就要求工作人員務必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既要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勝任目前的檢察工作,因為每一個刑事案件對檢察人員來說或許是普通的刑事個案,但是對于當事人來說確是事關家庭幸福的大事。
(二)充分認識錯誤批捕對整個政法機關的影響
審查批捕工作是刑事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刑事訴訟中最為嚴厲的強制措施,它的施行對當事人的影響非常大,犯罪嫌疑人一旦被采取逮捕這種強制措施,中止后續訴訟程序將非常不方便。同時逮捕在一定程度上要意味著對公安取證、質證的全面認可,如果出現偏差,可謂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將會對案件的偵破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而且如果案件到了檢察機關,被采取逮捕措施了,往往會被移交起訴,公訴部門將案件起訴到法院以后,法院往往很難再做出無罪的判決。因為在刑事案件的審理中,法院和檢察院往往是博弈的關系,檢察機關提起的案子,即使有一定的瑕疵,法院往往也不會判決無罪,因為一旦被判決無罪,這起案件對于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來講就是錯案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肯定會提起抗訴。但是實踐證明,雖然案件的證據有一定的瑕疵,但是法院再次改判的幾率卻不是很大,這就埋下了錯案的隱患,一系列錯案的形成告訴我們一定要慎用逮捕措施。
(三)完善偵查監督的考核機制
對于不捕率的考核是每個檢察機關必備的考核事項,筆者認為,不應該只對于逮捕率和不逮捕率進行考核,這樣的考核是典型的重結果而輕過程的考核,而應
該把檢察院的考評從整體上進行優化,發現對于捕后不起訴、判無罪、以及案件撤銷等情況下,再增加自我糾錯機制,如果在偵查監督環節批捕科能夠自己發現錯誤,并能在有效期間內及時改正的,可以考慮給加分。
在刑事案件中,有幾種情況是比較棘手的,一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在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發生重大變化,俗稱是翻供,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仔細核實當事人的口供,必要時調取公安機關的錄音錄像,進行核對,查找問題所在,防止當事人的供述因為公安刑訊逼供所致,這也是導致冤假錯案發生的重要因素;二是當事人的上訪、鬧訪問題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要注意風險性評估,防備當事人情緒激動做出危害社會秩序的事情來。檢察機關在決定批準逮捕時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停留在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防止在犯罪的發生上,而應該是要率先垂范,以逐步降低逮捕率為有效途徑,促進公安機關重塑逮捕功能的認識,明確逮捕只是一種程序性的強制措施,并非單純性的處罰,當然檢察機關還要及時的安撫被害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刑事案件的逮捕除了以上的分析以外,還要結合個案實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鑒于偵查監督部門案少人多的執法現狀,顯然不可能每個案件都要公開審查逮捕,但是必須考慮此類案件帶來的工作量在偵查監督部門工作能力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同時還要注意對案件的公開審查,加強檢務公開。
[1]趙秉志.司法理念的變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2]范愉.司法制度概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D925.2
A
2095-4379-(2016)28-0142-02
付鵬程,男,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干部,研究方向:檢察理論及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