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梅 劉春德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99
?
論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某檢察院辦理的2014年來故意傷害案件為例
靳玉梅劉春德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天津300499
關于刑事和解制度,雖然我國《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等均有具體規定,但以近兩年辦理的輕傷害案件為例分析,發現審查逮捕實踐中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不太理想,存在許多制約因素?;趯ξ鞣絿摇盎謴驼x理論”的借鑒,被害人利益保護理論是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本源性依據??梢钥紤]采取出臺細則對刑事和解賠償標準等予以制度規定、加強考核與培訓等對策,以應對制約因素,充分發揮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制度的作用。
現狀;依據;必要性;對策
關于刑事和解制度,我國《刑事訴訟法》以專章形式就案件范圍、程序以及處理決定等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進一步細化規定。但通過統計分析近兩年某基層檢察院辦理的故意傷害案件,筆者發現審查逮捕實踐中對故意傷害案件刑事和解制度適用不太理想,與較高的法院輕判率存在矛盾,且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具體表現在:
(一)故意傷害輕傷和解案件法院傾向于從寬處理
2014年來故意傷害已決案件中,判處六個月拘役以下刑罰包括緩刑占案件總數的約51%,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包括緩刑占約27%,合計占約78%,其中判處管制、拘役緩刑以及不滿三年有期徒刑緩刑共計占案件總數約52%,判處管制、緩刑的案件絕大多數是因當事人雙方達成了賠償和解協議這一從寬處罰的量刑情節。
(二)偵監部門和解工作受制于主客觀因素
一是偵監部門案件承辦檢察官對和解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目前,構罪即捕思想在許多檢察官頭腦中仍根深蒂固,加上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興起時間較短,各項配套制度尚不完備,承辦人往往采取消極的態度,只是先簡單訊問犯罪嫌疑人有無賠償意愿及賠償能力,后電話聯系被害人一方詢問有無接受對方賠償和解的想法以及可接受的賠償限額。對于那些不愿和解和猶豫不決的情況直接否定,不進行過多的說服教育和耐心解釋工作。二是審查逮捕期限較短。依據我國刑訴法規定,審查逮捕的期限為七日。這七日需要完成案件系統錄入、審查、提訊犯罪嫌疑人、撰寫審查報告、分別提交部門負責人和主管檢察長審批等工作內容,時間緊迫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再將刑事和解加入其中,承辦人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無疑十分巨大。三是賠償數額方面欠缺細則規定。當前有關刑事和解賠償的標準、具體數額與事項等方面尚未有明確的規定,能否參照人身損害民事賠償有關規定也缺少依據,畢竟二者屬于兩種截然不同的法律關系。
(三)廣大民眾易對刑事和解制度產生誤解
司法實踐中,大多數刑事和解案件均涉及到金錢賠償,尤其是故意傷害(輕傷)案件居多,因此犯罪嫌疑人有無賠償能力直接決定了和解進展和最終結果。在故意傷害(輕傷)案件中,一般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履行了賠償責任,得到被害人諒解,檢察機關將做出不捕決定,法院也將予以從寬判決;而對于那些無賠償能力,或者有賠償意愿但賠償能力有限無法滿足被害人過高要求的情形,往往因得不到被害人諒解,以致未能達成刑事和解協議,從而出現“同罪異罰”的判決結果。
(一)刑事和解制度適用的理論依據
刑事和解是在西方國家興起的一種制度,其產生的理論基礎或社會背景主要有“恢復正義理論”、“平衡理論”、“敘說理論”,其中說服力較強的為“恢復正義理論”?!盎謴驼x理論”的目的在于重建和平衡被害人、犯罪行為人與社會三者之間遭到破壞的正常利益關系,從而重塑和諧社會關系。①“恢復正義追求的是實現全面平衡的結果,一方面對被害人的物理和心理損害進行修復和治療,使失衡的物質和精神利益復原;另一方面要求犯罪行為人向被害人和社會承擔過錯責任,交出不當利益,以致恢復到過去的平衡狀態;第三,由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共同對已破壞的社會關系進行修復,從而使社會關系恢復穩定與平衡?!雹谟捎谖幕椤⑸鐣尘暗鹊牟町悾覈淌潞徒庵贫葘ξ鞣絿摇盎謴驼x理論”的借鑒上可以從被害人利益保護和行為人人身危險性兩個方面分析,其中被害人利益保護理論是刑事和解制度的本源性依據。
(二)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的必要性
一是貫徹少捕慎捕法治理念提高辦案質量的有效舉措。近幾年隨著各地對案發時間久遠的冤假錯案的頻繁曝光,司法公正形象在民眾心中不斷受損,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級司法機關切實提高辦案質量,實行案件終身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防范冤假錯案。對審查逮捕的要求即是始終貫徹少捕慎捕的刑事政策,做到可捕可不捕一律不捕。二是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和節約司法資源。刑事和解制度一方面使被害人獲得物質上的賠償和精神上的慰藉,最大限度地保護其合法權益。同時,行為人因被害人的諒解而被檢察機關做出不捕決定以及后期被法院從寬處罰,不僅強化了其改過自新的決心,而且增加了對被害人的尊重和感恩之心,這就對化解雙方的矛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一)出臺細則對刑事和解賠償標準、具體適用等予以制度規定
目前,關于刑事和解的賠償標準問題,如輕傷害案件,可以參考《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細化規定,考慮對行為人懲罰教育、預防再犯以及被害人利益保護等因素,可以增加對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額度。就刑事和解的具體適用應制定相應配套制度,尤其是在審查逮捕階段,由于被害人一方索要賠償金額遠遠超出標準的無理要求致使和解未能達成情況下,經審查,如行為人具有賠償意愿,且能夠承擔標準要求的賠償數額,綜合其犯罪情節、手段較輕,有悔罪表現,無逮捕的社會危險性等,應一律做出不捕決定,以制止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一方借此發家的扭曲心理。
(二)加強考核與培訓,提升承辦人員和解能力
一是偵監部門將刑事和解制度適用情況納入獎懲機制和年終考核,力促承辦人員轉變思想觀念,重視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提高工作熱度和積極性;二是加強對偵監等業務部門承辦人員的培訓,邀請高校老師、鄉鎮干部等組織進行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矛盾化解等方面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學習交流活動,優化辦案人知識機構,豐富做群眾工作和矛盾調解的經驗,全面提升刑事和解水平。
(三)建立健全審查逮捕刑事和解聽證制度
建立審查逮捕聽證制度,使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參與審查過程充分發表意見,形成偵查機關、檢察機關、當事人三角構造審查逮捕模式,有利于增強審查逮捕程序的訴訟性,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護人權和維護公正③。一是有關聽證參加人員上,由于案件尚處于偵查階段,不宜公開全部事實、證據以及過于擴大參加人范圍,可以將參加人限定為偵查人員、檢察人員、雙方當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委托的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以及嫌疑人居住地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代表。二是聽證程序上,檢察人員居中主持聽證工作并聽取各方的意見,先由偵查人員就犯罪事實、逮捕必要性等方面發表意見;然后犯罪嫌疑人及其近親屬、辯護律師就認罪、是否同意指控的罪名、悔罪態度、征求被害人及其近親屬諒解、逮捕必要性等方面發表意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訴訟代理人就是否同意和解、諒解被害人等發表意見。
[注釋]
①吳立志,徐安懷.論刑事和解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完善——以恢復正義理論為視角[J].當代法學,2008,11,22(6):18-19.
②劉方權,陳曉云.西方刑事和解理論基礎介評[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3,1:114-115.
③肖中華,饒明黨,林靜.審查逮捕聽證制度研究[J].法學雜志,2013(12).
D925.2
A
2095-4379-(2016)28-0143-02
靳玉梅,女,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偵監科,科長,研究方向:檢察理論及實務;劉春德,男,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研究方向:檢察理論及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