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詠怡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公證處,廣東 廣州 510150
?
從比較法角度論我國公證制度的完善
馮詠怡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公證處,廣東廣州510150
公證制度是保證訴訟公平公正的基石,公證制度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社會公平正義的判斷。我國的公證制度雖然經歷了長期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德國、法國、美國三個國家的公證制度各有其特點。某些制度對于解決我國公證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指導意義。本文通過對德國、美國、法國公證制度從比較法層面進行簡單分析,我國公證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相應的補全建議。希望通過本文對我國公證制度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貢獻。
公證制度;比較法;研究;制度構建
(一)德國
德國的公證制度自1896年《德國民法典》頒布起設立,先后通過了《德國公證人法》《德國證書法》《公證程序規則》《公證人職業條例》等,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大陸法系公證制度。
1.有關公證人的規定
德國的公證人法中明確規定,公證人的職責是為了證明法律事實和預防糾紛。對于公證人身份的規定德國法律中是這樣規定的1)公證人的性質是公務員,代表國家司法機關行事職權。2)公證人的法律地位獨立于糾紛雙方當事人或被證事實。3)公證人的公證行為具有非盈利性。4)公證人還具有解決糾紛的職責。在實踐中各地區之間的公證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同。實踐中出現了不屬于國家公務員序列的私人公證人,但是此類公證人的認證資格極為嚴苛。
2.有關公證行為的規定
關于德國公證人的行為規定,與我國的公證人相似,主要從事公證文書的制作、出局證明書、從事其他有關證明活動。但是在德國公證人具有一些我國公證人員所不具有的權利,例如為當事人提供幫助和代理,在德國,公證人在從事公證活動的同時還能以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法律服務工作。但是不得與其公證人身份相矛盾。德國對于公證人的監督,主要采取了地區聯邦雙重點都的方式。對于公證人的監督管理的主要機關是司法行政機關、公證人協會和法院。三者對于公證人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監督。以保證公證行為的準確性。
(二)法國
法國是最早建立起完整的公證制度的國家,從制度層面來看,法國的公證制度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很多歐洲國家的公證制度都是建立在法國的公證制度的基礎之上的。
1.有關公證人的規定
法國的對于公證人的性質,是公務輔助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從業以個人或合伙形式進行,不領取國家的薪金。在法國,對于公證人的選任自由,公證人員的角色定位更加像我國司法系統中的律師。但是,由于公證行為的特殊性,法國的公證人員依然具有一定的公務員屬性,并非完全的自由職業者。
2.有關公證行為的規定
法國的公證制度發展的很快因此相應的制度建設也較為完善,法國的法律中部分條款是強制性公證的,因此法國公證人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而且對于公證職責的旅行不僅僅局限于出局公證書,他們還可以從事法律咨詢、法律事務談判等服務。隨著英美法系法律思維方式的影響,法國的公證行為逐漸向著更加寬松的范圍發展。
法國的公證人管理制度已經十分成熟,具體來說對于公證人的監管主要通過公證行業自律管理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方法,來對于公證人員進行監管。具體來說,此種管理方式采取的是金字塔式的三級行業工會管理模式。
(三)美國
美國不具有統一的公證人制度,美國的公證制度僅僅存在于各州的州立法中。各州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采用專門立法、法律慣例匯編、其他相關立法等方式將公證制度納入到法律層面進行規定。
1.有關公證人的規定
美國的公證人并非專門的法律職業人員,因此,美國對于公證人資格的規定相較于大陸法系更為簡單,并且對于公證人年齡的限制也極為寬泛大部分州年滿18周歲即可。這樣寬松的任職條件就使得公證人在美國的司法程序中的作用十分小。實踐中美國的公證人并不具有裁量權,他們并不是法律人。實踐中公正責任是由保證金制度來保證的。
2.有關公證行為的規定
由于對公證人從業資格等方面的規定相對于大陸法系國家更為寬松,所以對于公正的業務范圍相對于大陸法系國家更為狹小。美國公證人的主要業務多是一些程序性非實質性的證明對于案件事實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證據的出現,美國的公正制度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一)立法尚需完善
我國的《公證法》于2006年頒布實施,此次《公證法》的頒布實施,填補了我國公證制度的空白。《公證法》作為公證制度的基本法,法條中確定了公證制度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但是缺乏對于公證制度法律體系的構建缺乏可實施性強的配套制度措施。
(二)公證員的法律地位模糊
法律中對于公證人員性質的規定十分模糊,公證人員的性質介乎于公務員與自由職業者之間,缺乏明確的分類。會造成公務員自身職務管理的混亂。就我國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來看,目前我國的公證機構依然采用這種多種體制并存的模式,即在公證員中,公證人員的身份設置出現了公務員、事業編、普通自然人等不同的身份層次。這種制度層面的不統一性造成了歸于公證體系管理中的不便。同時也使得公正的范圍增加了很多的灰色地帶。
(三)公證人員的監督管理機制缺乏
目前對于公證人員的管理僅僅通過上下級的這種方式,由于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管往往缺乏及時性有效性,使得部分公證機關的行為雖然違法,但是依然得不到相應的監督管理的情況發生,同時對于公正責任的承擔,目前僅僅采取以行政責任為主的兼采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方式。不能起到很好的懲罰教育作用。
對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目前我國公證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借鑒法國的立法模式構建公證制度法律體系
正如上文所說,法國的公證制度體系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我們對于公正行為進行相應立法時,我們可以借鑒法國的做法,在原有的民事法律體系之上再進行相應的制度構建,對于司法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加以明確的規定。
(二)借鑒外國經驗建立起完備的公證監督體系
法國、德國、美國通過對自身實際情況的分析,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基于以上幾個國家的監督制度體系,筆者認為,我國的公證制度監督體系應當采取多層監督的方式,在現有的公監督制度之下,將司法機關引入到公證制度監督的主體中來,通過更多層次更多維度的制度監督來保證公證行為監督的順利進行。
同時引入司法體系中建立的錯案終身負責制,加大對于公證人員個人的責任的追究問題,可以適當的引入公證人員的民事責任承擔機制,以保證公證權力不被濫用,公證活動能夠更加公正合理的進行。
(三)加強公證員制度建設和立法
正如上文所說,目前我國公正制度體系中,公證員的身份錯綜復雜,沒有一個明確的定性。這對于公證行為的司法公信力十分不利,同時也容易出現因身份性質規定不明確造成的公證的權力尋租。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結合我國目前公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國司法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法國和美國的公證人制度,對現有的公證員制度進行制度重構。首先,取消事業編制的公證員制度,僅保留公務員性質的公證員和普通合伙人性質的公證員。其次,對此二種公證員的任職條件和權利范圍做明確的規定,以作為公務員的公證員的權利為主,普通合伙公證員為輔的公證制度方式。最后,對于以私人合伙形式應當建立起行業自律組織,采用定期備案和司法局、行業自律組織雙重監管的方式進行管理。
[1]徐向華.如何完善我國公證法律制度[J].載法制與社會,2013(7).
[2]王勝明,段正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3]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編.全國公證崗位培訓大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葉青,黃群主編.中國公證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
D926.6
A
2095-4379-(2016)28-0169-02
馮詠怡(1965-),女,廣東南海人,本科,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公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