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璐
(大慶師范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優勢研究
高 璐
(大慶師范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兒童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標準,例如:《兒童教育指導綱要》和《兒童教育教師素質標準》等措施,可見國家已經將兒童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針對目前奧爾夫音樂教育在整個兒童教育中應用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和建議,從而提高整個兒童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奧爾夫;音樂教育;兒童音樂教育
在兒童階段進行音樂教育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夠提高整個兒童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還能優化整個兒童音樂教育的效果,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將奧爾夫音樂教育廣泛應用于兒童音樂教育中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音樂詞典》中對于音樂教育的定義并不明確,因此音樂教育可以理解為是對人一種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國著名學者楊萬青就曾經明確指出:“音樂教育包括對人的音樂素質和修養進行教育”,因此在實際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缺乏音樂知識和能力,但是要對音樂有初步的了解和感知,通過對人進行音樂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現階段,兒童教育主要是包括了音樂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音樂欣賞方面的教育、以及音樂表演方面的內容,通過這些內容能夠綜合培養人們的素質和情感。現階段,很多人將音樂素養理解為一個廣闊的多維概念,例如:一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力;一個人對音樂文化的理解;一個人的音樂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內容[1]。
(一)解放兒童天性
奧爾夫音樂教育自身具有強烈的游戲性特征,例如:經常使用搖鈴、小鼓以及其他音樂樂器這樣的玩耍演奏模式,能夠解放兒童的天性。這是由于游戲和玩始終是兒童的天性,利用這種天然的內驅力能夠充分激發和調動兒童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從而引導兒童進一步喜歡熱愛音樂。
(二)引導兒童合作
對于兒童來說,他們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因此將奧爾夫音樂教育融入其中,就能夠將單獨存在的個體變成與音樂息息相關的團體,這里面離不開指揮的作用。指揮可以增強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還能夠讓兒童感受到語言和動作二者的相互融入、相互促進,兒童可以從一開始最簡單的練習,然后將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其中,通過指揮、領唱等方式,在發揮自己作用的同時,還能將教師和同學融為一體,發揮其優勢,從而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兒童創造力
兒童階段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因此兒童音樂教師也要具備這種素質,只有擁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夠給予兒童正確科學的指導。音樂屬于一種聽覺藝術,因此充分調動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給予兒童正確的影響。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于兒童而言,想象力遠遠比知識重要,因為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無限的,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2]”。由此可見,音樂教育是沒有對與錯、好與壞的,兒童只要能夠充分感知音樂,并且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即可。
(四)豐富兒童體驗
奧爾夫曾經說過:“音樂教育絕不是孤立的音樂,而是將動作、歌唱、舞蹈、語言等部分相統一、相結合,音樂是人們親手創作出來的,人們在對音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被動的聆聽者,更是主動的投入者”,因此在實際過程中可以選擇簡潔明快、短小精準的音樂發展模式,豐富音樂形式,由此可見,兒童只有充分參與其中,才能夠豐富兒童體驗,從而真正掌握音樂的知識和能力,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
(一)教學方法的結合
由于兒童音樂教育主要是根據兒童發展的實際特點、兒童的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活動目標、以及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來制定的,因此其教學方法也是依據這幾個方面,從而設計教學活動是如何開展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中使游戲融入到其中,成為不可分割的有機領域。不僅如此,游戲還被開創成為一種學習和練習的領域,開啟了通向創造性表現世界的大門。兒童的音樂教學的起點不是音樂課,而應該始于游戲,最終將兒童引向創造性表現的世界,因此將這種教學方法與兒童音樂教育教學方法以及奧爾夫樂器教學有機的結合,使兒童的音樂教育一改過去以抽象的理性來進行初級音樂教育的陳舊方法,而是采用先感性后理性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激蕩人心和充滿活力的體驗投入音樂的活動,以此能夠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學生真正在游戲中進行不斷的學習。
(二)教學內容的結合
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廣泛應用能夠實現教學內容的結合,豐富的教學內容,通過歌唱、演奏、舞蹈、音樂鑒賞活動以及韻律活動等幾個方面,讓學生感受奧爾夫樂器的自身魅力,從而充分發揮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優勢,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求,鼓勵兒童積極參與音樂教育活動,從而真正使兒童以音樂為主導,通過主動學習和多感官的學習原理,豐富兒童音樂教育的內容。
(三)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將奧爾夫音樂教育廣泛應用于兒童音樂教學中,將言語和動作與歌謠和舞蹈歌曲等活動聯系在一起,就是對原有音樂課堂的創新,真正融入新的理念、新的想法,從而引導兒童體驗富含文化特性的音樂典范和材料,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實踐,從而提高整個奧爾夫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讓兒童在感知音樂的魅力過程中創造性的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兒童對音樂的熱愛程度[3]。
(四)提高教師素質
在整個兒童音樂教學中,教師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不斷提高兒童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使其充分認識到奧爾夫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將動作、語言和戲劇的元素等都融入到教學中,運用音樂——言語——動作領域中的個體活動、通過創作和整體教學,將奧爾夫音樂教學廣泛應用于自身教育的過程中,這就要求兒童音樂教師,一方面要努力學習先進的兒童音樂文化,豐富自己音樂課堂內容,多學習、多請教、學借鑒、多探討;另一方面,相關學校也可以組織培訓活動,購買更多的大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光碟,組織兒童音樂教師進行學習,從而努力提高兒童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
以打擊樂器音樂教學《鈴兒響叮當》為例。
1.教學目標:在兒童學會整個身體動作的基礎上,能夠自己有節奏的進行敲打。2.教學準備:音樂《鈴兒響叮當》,沙錘、手搖鈴。3.教學過程:讓兒童有序的坐好,然后觀看教師的手勢,并且跟著《鈴兒響叮當》歌曲進行動作表演;讓兒童自己選擇不同的樂器,教師進一步鼓勵兒童利用樂器發出不同的音樂節奏,進行有規律的拍打;引導兒童互相交換樂器,然后分小組進行練習和活動,反復練習。4.小結作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其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也是不同的,奧爾夫音樂教育能夠使教師起到示范作用,而兒童才是課堂的主體,從而提高音樂教育的有效性和積極性,實現音樂教學的目的。由此可見,奧爾夫音樂教育其實是對傳統的兒童音樂教育的創新和發展,真正能夠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兒童音樂教育的優勢。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音樂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制度的日益完善,因此教育行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尤其是對于兒童階段,兒童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樹立的基本階段,因此只有充分發揮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優勢,將創造性與開放的學習過程的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兒童音樂教育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兒童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優化兒童音樂教育的效果。總之,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需要音樂教育工作者、學校以及兒童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國兒童音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讓兒童通過所有的感官獲得對音樂的體驗與理解,領悟音樂的內涵,使更多兒童在音樂、言語和動作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中獲得學習音樂的經驗,分享音樂的快樂,最終提升兒童自身的音樂能力。
[1]楊萬青,劉慧.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優勢研究[J].音樂藝術雜志,2015,22(10):11-12.
[2]尹愛青.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優勢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4):21-22.
[3]林青帆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優勢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13,14(1):55-56.
[4]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1):230-232.
高璐(1978—),女,講師,大慶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