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翰
(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
廟會在河南民間文化藝術傳承發展中的作用
梁 翰
(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摘要】廟會是融合了祭祀、娛樂、商貿于一體的一種特殊的聚會。廟會為河南民間藝術提供了展示的舞臺,為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創造了動力,為民間文化藝術的創新提供了條件,民間文化藝術在廟會上展示,吸引了大量的人民群眾,提高了廟會的人氣,帶動廟會中的貿易發展,促進了廟會的壯大,形成了河南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廟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局面。
【關鍵詞】廟會;民間文化藝術;傳承;發展
“廟會”一詞載于《后漢書.張純傳》:“元始五年,諸王公列侯廟會,始為褅祭。”《辭?!方忉尀椋骸皬R會亦稱‘廟市’,中國的市場形式之一,唐代已經存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故稱‘廟會’?!?/p>
廟會就是因為廟而形成的有特定信仰儀式的一種聚會,廟會是伴隨著佛教而產生,集拜神、娛樂為一體,廟會的實質是民間信仰,它的核心是對神靈的供養,廟會可以分成每月定期和年節定期兩種形式。廟會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溝通的一種渠道,也成為維系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一條紐帶。1廟會有一個及其漫長的發展歷程,在歷史的各個階段,由于各時代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的不同,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民間文化藝術是一種流傳于鄉鎮之間的民間娛樂活動,把廟會作為民間藝術展示的舞臺,能夠讓來自各地的人民及生活在該地區的群眾觀賞到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藝術作品,更為重要的是人民群眾回到各自生活的地方后會口頭相傳,擴大河南民間藝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民間藝術作品,對民間藝術產生興趣。2這種行為可以激發民間藝人對民間藝術創作的靈感,從而促進民間藝術的發展。
1、廟會是民間藝術展示的舞臺
河南在中國古代長時間處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這也是河南成為廟會的發源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河南各地,每月幾乎都有廟會,但是正月三月逢會的為多數,例如:商丘閼伯臺廟會、寶豐馬街書會、濮陽瑕丘廟會、鄭州城隍廟會等。
民間文化藝術借助廟會作為展示的平臺,對自己進行宣傳,讓人們群眾欣賞到民間藝術獨特的魅力。民間藝術在廟會中進行展示,可以吸引參與廟會的群眾前來觀賞,充分的發揮了民間藝術的自娛性和表演性,尤其是民間藝術中的民間歌舞,內容與民間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歌詞通俗易懂,旋律優美,節奏輕快,舞蹈的配樂歡快,舞步簡單,易模仿。其中諸如舞獅、舞龍、踩高蹺等藝術的展示,場面熱鬧非凡,已成為廟會必備上演的節目。
2、廟會影響了河南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
廟會中出現的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受到廟會形式的影響,而廟會中的音樂活動卻是以游走為主,用伴隨著象鼓、鑼這些樂器打擊出的節奏,民間舞蹈開始以邊走邊演的形式出現。例如“跑旱船”、“擔花藍”這些都是游走表演的典型民間舞種,這種表演形式顯然受到了“廟會”的影響。
3、廟會的興起為河南民間藝術提供了傳播、傳承的物質載體
再如學習“太平天國”時,就其性質筆者讓學生們小組合作進行探析。學生們可以在獨立思考和合作溝通下從多角度去看待太平天國,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會更加深入,從而掌握太平天國是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溝通合作能力,也能夠確保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深入。
河南民間文化藝術在廟會期間,借助廟會這一展示平臺,讓逛廟會的人民群眾欣賞、領略到河南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廟會中民間藝術的表演,能夠促使民間藝人對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形式進行研究,許多藝人在繼承原有藝術作品的同時,對其進行分析、加工,加入自己的想法,使作品更加完善。同時也促使民間藝人對作品進行更加精致的演繹,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讓其得到更廣闊的傳播,廟會正是以這樣的方式促使民間藝術得到發展,從而成為民間藝術傳播、傳承的物質載體。
民間文化藝術在廟會中的出現,為廟會集市貿易的形態添加了新元素,使廟會不再是單一的民間商品交易活動的聚集地,形成了一種貿易與藝術共存的文化現象。民間文化藝術的加入,不僅帶動了廟會的氣氛,也為廟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民群眾,讓更多人喜愛逛廟會。
1、河南民間藝術使廟會更具有吸引力
河南民間藝術的一個基本特征是自娛性,民間藝術與民間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融入了人民群眾的智慧與才能,自然就會受到人們的追捧。尤其是在廟會中表演的民間歌舞,它給勞動人民帶來了一種視聽和審美的享受。民間藝術形式自由活潑,舞蹈多為流動式,這種新穎活潑的活動方式,使人民群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人民群眾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民間藝術在廟會中的出現,讓廟會有了新的突破。民間藝術能夠表現本民族文化傳統、心里素質和審美習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廣泛的群眾性。民間藝術表演沒有舞臺的束縛,不需要華麗的服裝,精美的裝束,可以隨著音樂節奏隨心跳出自己認為優美的舞姿,也可以隨時換人,以放松心情愉悅觀眾為樂。在演出進行時,觀眾也可以隨意調整觀看的位置,可以吃著手里的零食隨到隨看,也可以自由退場。這種表演藝術和觀眾都沒有束縛的形式,由于表演的都是與勞動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歌舞,就成為了民間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之一。
2、通過民間藝術保留了廟會自身傳統的文化模式
廟會是文化的反映,這種民間文化可以體現出整個地區的審美水平、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文化的積累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有些傳統文化受到現代文化的重擊而漸漸被取締,也有許多傳統藝術,借助時代發展的動力,大膽革新,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3、民間藝術的盛行為廟會貿易交換提供了保證
廟會作為民間藝術展示的舞臺,使得民間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廟會中出現的寥寥無幾的民間藝術開始,隨著民間藝人的增多,對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對優秀作品的研究,逐漸演化出更多的作品,呈現出豐富多彩、琳瑯滿目的面貌。民間藝術種類的增加,表演形式的變化多樣,都為廟會吸引了大量的群眾。
民間藝術的增加,參與群眾的不斷增多,促進了廟會的壯大,也使廟會中貿易發展有了可觀的前景。廟會中交易的商品是根據勞動人民自己的需求提供的,交易市場全方位的開放,買賣雙方可自由商定商品的價格,這種交易方式可以帶動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的相互交流。這種符合勞動人民要求的交易市場,客流量是成交量的關鍵,民間藝術的興起為廟會帶來了大量的客流,也就為廟會貿易交換提供了保證。
民間藝術借助廟會這一平臺,展示了多種多樣富有創造力的民間藝術形式,廟會借助民間藝術的演出形式來吸引游客,提高廟會的影響,擴大廟會市場,為勞動人民增加收益搭建了橋梁。廟會的擴大,民間藝術參與群眾的增加,也為民間藝人的創作提供了動力,促進民間藝術的豐富發展。這就形成了廟會與民間藝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
1、廟會的發展給民間藝術的發展創造了動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廟會不斷的發展,民間藝術在廟會的出現,讓廟會人氣大增,隨著游客的增多,讓民間藝術有了屬于自己的觀眾群體。每當佛教節慶或者祭祀活動時,廟會就會聚集著大量的人們群眾,民間藝術作為人們群眾的一種自娛活動,已經成為廟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間藝人準備不同的藝術作品供群眾欣賞,由于廟會的舉辦幾乎是定期性的,但同樣的民間藝術作品不適合頻繁上演,會讓廟會中民間藝術的忠實觀眾覺沒有新意,為留住原有觀眾的同時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民間藝人會自覺的進行藝術創作,完善現有表演。
2、廟會規模的壯大促進了民間藝術的更新、增長
隨著廟會關注度的增加,廟會人流量越來越多,商品交換量也越來越大,促使了廟會規模的不斷壯大。近年來廟會的發展,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他們制定出一些方案措施來促進廟會的發展并進行有效的管理,這些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民間藝術,尤其是出現在廟會中的民間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廟會組建起了許多文化學者的關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民間藝術的發展。廟會規模的壯大,促使民間藝人在創造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同時,也學會了不斷的創新,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內涵的同時,開始打破傳統民間藝術的創作方式,從而煥發出新的活力。
3、民間藝術發展對廟會的貿易起到了促進作用
廟會形成時是以拜神、酬神為主,隨著時代的變遷,廟會形成了以貿易、娛樂為主的一種形式,民間藝術則是現代廟會中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民間藝術的發展帶動了廟會的發展。3廟會貿易的興起要歸功于民間藝術,它帶著強烈民族特色的表演引起了人們對廟會的興趣。如今的廟會,貿易市場飛速發展,從傳統廟會上的祀神用品和生活用品,發展到現在的商品應有盡有,除了從各發達城市運來的生活用品,流行服裝,高級兒童玩具,服裝款式新穎,玩具風格獨特,還加入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供游客們品嘗,還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書攤,這些都體現了民間藝術對于廟會貿易的巨大的推動作用,使廟會內容發展更加豐富多彩。
河南作為中原地區的文化大省,民間藝術種類較多,為了保障這種承載著歷史文化的民間藝術能夠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應該加大關注度。民間藝術的保護不能孤立的看待,河南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與傳統的廟會是密不可分的,民間藝術不僅僅只是通過廟會進行傳承發展,也受到了廟會的影響??偟膩碚f,廟會對民間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民間藝術也為廟會的發展提供了保證,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保定.中原廟會中的餐飲文化[J].烹調知識.2004.02.01.
[2]宋瑜.淺談民族民間藝術[N].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9):42-43.
[3]唐維娜.廟會文化的當代變遷研究——以山東李滿碧霞元君廟會為個案[J].寧夏大學2008.
作者簡介:梁翰(1981—),男;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