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穎
(宿州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論和聲學課程與其它相關課程的聯系*
周 穎
(宿州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和聲學是專業音樂教育中重要的一門音樂理論課程,是其他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其它實踐課程的前提。本文主要論述了和聲學與即興伴奏、合唱藝術和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關系。
和聲學;即興伴奏;合唱;曲式
和聲學是研究音與音之間的結構和按某種規則連接的理論,是研究和聲的形成、構成原則,和弦的連接,聲部進行規律的學科,也是研究和聲風格的形成、發展與演變,以及應用和聲分析與和聲寫作方法的理論。它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之一,是學習其他音樂理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習和指導實踐課程的前提,在高校音樂學專業教學中與很多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
即興伴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嫻熟的鍵盤樂器彈奏技巧,而且要有扎實的和聲基礎理論知識。[1]如果想得到精彩的實際演奏效果,必須用和聲學規律去編配旋律。和聲知識得到相應的運用,學生平時學的和聲學知識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歷練,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可以說,即興伴奏課是和聲理論知識實踐的平臺,同時和聲學也為即興伴奏提供了理論支持。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音樂是抒發感情的一種形式,表達自身的心情、愿望、情感寄托。拿到一首作品首先是分析譜面信息,確立調性,選擇和弦。選擇和弦要按照T-S-D-T的和聲功能邏輯性合理順序排列,需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和弦的功能特點,在恰當的位置放置和弦。這些被選擇的和弦并不是簡單糅合在一起,而是有機組合在一起有長有短,根據曲子不同層次配以不同音域不同的織體。比如在曲子開始的部分是敘述性的,一般在中低音區,發展到第二部分聽眾和演奏者在高音區更能爆發情緒,同時配以快節奏伴奏織體,酣暢淋漓宣泄情緒之后便是回到中低音區,這時感情已得到升華。說到底,這就是用音樂元素描繪出一幅畫面,讓聽者在欣賞時在腦海里浮現畫面感,產生強烈情感共鳴。合理的運用織體變化,可以讓旋律更有感染力,生動、形象極富有畫面感。既豐富了旋律,也從聽覺上更加的飽滿。這需要學生長時間去練習,達到熟練,流暢自如的去把握。
合唱藝術是聲樂形式的和聲,合唱音樂細膩直接的表達人的感情,大眾化的音樂形式雅俗共賞,在演出時是整個合唱團為單位演出。有指揮,分為有伴奏和無伴奏兩種。大多數情況是四個聲部,分別是: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
合唱是音樂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課程知識,學習合唱讓學生掌握合唱中的各聲部音準變化、音色變化、力度變化、音域、氣息的調整以及各聲部的配合。在學習合唱之后,也存在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比如和聲。和聲理論知識是合唱藝術的筋骨。如果沒有相應的和聲理論知識配合,那就不會有完美的合唱藝術形式,這就是它們的共通性。所以我們在和聲課上學的四部和聲寫作在這時候就很好的和合唱聯系起來了。合唱其實就是四部和聲寫作實踐,學生可以通過自身學到的和聲學知識創作改編合唱作品,也就是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實際應用。
曲式就是樂曲的結構形式。主要是學生學習如何分析音樂作品,曲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種段落,根據這些段落形成的規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學生在分析音樂作品的時候,會通過對作品的結構、旋律、織體、和聲、調式、調性、節奏等方面的分析,全面領會音樂的創作手法、表現內容及其內涵等。這對于培養學生基本的音樂能力、提高音樂素養、開闊音樂視野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和聲分析是曲式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音樂作品中的樂句、樂段,往往是由和聲的終止式決定的。在音樂作品中和聲的運動規律,對曲式結構的建立與發展,有著很直接的關系。對曲式結構的調性布局,樂句、樂段的劃分,音樂的對比,展開、連接、補充以至高潮的形成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和聲學是曲式結構分析的第一要素。
即興伴奏需要和聲學理論的指導,相對來說,和聲學基礎知識在即興伴奏課程中又得到很好地應用,所以二者的聯系相當緊密,同時也是相鋪相成的關系。和聲與合唱有著共通性,合唱也是四部和聲,其每個聲部發展規律都是按照和聲學理論知識去寫作的,所以想寫出好的合唱作品必須有扎實的和聲理論知識作支撐。曲式分析需要用和聲理論去分析作品,根據和聲終止式對作品的結構進行劃分,完整的分析出音樂作品。
[1] 戴定澄.鍵盤和聲與即興彈奏實用教程[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4.
[2] 李虻.音樂作品曲式分析[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
[3]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5.
[4] 常增宏.淺淡淺談高師和聲學與其它專業課之間的聯系[J].音樂天地,2006,08:54-55.
宿州學院校級教研項目《和聲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研究成果(szxyjyxm201334);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構建研究》研究成果(2014jyxm381)
周穎(1980-),女,宿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