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明
重慶市江北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重慶 400020
?
基層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面臨的困難及建議
陳明
重慶市江北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重慶400020
近幾年,我國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加入了衛生監督協管,目的是對現有衛生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使基層衛生機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公共衛生職能。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困難;建議
(一)未實現規范化建設
目前,衛生監督協管機構尚未實現規范化建設,未建立整體形象,辦公場所的房屋面積、協管裝備、辦公設施等裝備配置均沒有明確標準;機構無統一名稱,有的叫“部”,也有的叫“室”等都體現了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和衛生監督協管機構二者的建設并不匹配。
(二)未設置專項經費
政府投入的公共衛生項目經費會直接歸屬為日常工作運轉經費,而不是培訓經費與建設經費,與公共衛生科室的其他專業相比,衛生監督協管點的建設較為落后,各鄉鎮衛生院無法投入足夠資金。另外,只有基層醫療機構能收到下撥的協管經費,衛生監督機構仍需承擔大部分培訓工作,卻沒有相應的經費收入。
(三)未配備足夠人員
目前各協管點配備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兼職,因為該工作無較強創收性,難以調動協管人員的積極性,而且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衛生協管的地位不高、經費少,難以有效開展協管工作。
(四)涵蓋內容不全面
現階段,基層衛生監督內容還沒有被完全納入衛生監督協管項目的內容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非法采供血、非法行醫、學校衛生、飲用水衛生、職業衛生、食品安全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其實衛生法律宣傳、傳染病防治監督與公共場所衛生同樣是衛生監督中不可忽略的內容,然而衛生部文件中卻沒有涵蓋這些內容。
(五)缺乏專業的培訓
基層衛生監督協管機構沒有對信息員、協管員進行專業培訓。因為大部分信息員與協管員是專業的臨床醫務人員,其并不了解公共衛生專業知識,仍需要不斷學習協管知識,提升協管能力,所以對培訓有急切的需求。
(六)效果評估和考核相分離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發現效果評估和考核相分離的問題:其一,一些地區的衛生監督機構承擔了協管服務的業務工作,但是將考核工作交給了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二者是相互獨立的。其二,一些地區沒有將考核結果和項目經費相聯系,導致當地財政沒有考慮考核結果就直接向基層醫療機構劃撥經費。
(一)規范化建設衛生監督協管機構
將統一的衛生監督室設置在各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的相關科室中,對工作制度與職責、協管工作裝備、工作著裝、辦公室配置、辦公室名稱、考核標準、效果評估標準等進行統一規范,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
(二)做好協管與業務管理工作的對接
負責衛生監督協管的人員要與業務管理人員做好工作對接,各個地區的衛生行政部門都應設立對衛生監督協管工作進行行政管理的辦公機構,可以和衛生法制監督科或行政審批科相鄰,確定擔任衛生監督協管管理的管理人員與分管領導。衛生監督機構需指出衛生監督協管業務工作由哪些科室負責,確保各衛生監督協管室和衛生監督機構能夠良好對接。
(三)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國家應當為衛生監督協管室投入培訓經費與規范化建設經費。首先,衛生部要對這兩部分經費立項,爭取獲得國家財政經費支持。其次,要出臺相關政策,使地方財政部門給予經費支持。最后,要在協管裝備經費與辦公室配置經費兩方面投入規范化建設經費。
(四)注重衛生監督協管項目內容的調整
部分地區已開始網格化管理,網格化社會管理中納入了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協管,能夠逐漸調整服務項目內容,使食品安全退出項目內容。衛生監督協管機構應當將衛生法律宣傳、傳染病防治監督和公共場所衛生等內容加入服務項目之中。
(五)有效培訓與考核衛生監督協管員
首先,各級政府應針對衛生監督協管員出臺統一的工作手冊與培訓教材。其次,各地區要安排與實施專項培訓及系統培訓。再次,衛生監督機構應主動接受上級部門對服務工作的評估與考核。最后,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將協管服務工作的考核結果和經費相聯系,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相關部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按照國家頒布的文件開展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規范化建設衛生監督協管機構,做好協管與業務管理工作的對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注重衛生監督協管項目內容的調整和增加,有效培訓與考核衛生監督協管員,切實推進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改善民生狀況,為群眾謀福利。
[1]徐耘,胡剛,吳高霞等.基層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推進中面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6):588-590.
[2]達慶東.基于循證衛生決策的楊浦區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范圍擴充研究[J].中國衛生法制,2014(1):26-29.
R197.1
A
2095-4379-(2016)28-0205-01
陳明(1984-),女,漢族,重慶人,本科,重慶市江北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科員,研究方向: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