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雯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201620
?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問題及完善
王雨雯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201620
與其他國家的陪審制度相比,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這個特殊的制度在其創制伊始就承載了特殊的政治任務以此來顯示司法民主。然而,隨著司法實踐的深入,在設計制度時對司法運作的原理和陪審制度的法理缺乏理性認識①,因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人民陪審員制度;問題;完善
陪審制度是國家審判機關吸收非職業人員參加審判活動,與法官共同行使審判權的制度。②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呈現出了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一制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法官濫用權力導致司法不公,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然而,在司法實踐中人民陪審員制度所帶來的問題也日漸受到了關注。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陪審員的資格認定無明確標準
審判工作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吸收非職業審判人員參與司法,并不意味著毫無標準地隨機遴選。然而我國刑事訴訟法只明確了人民陪審員制度適用的情況,而并未對人民陪審員的選擇條件做出規定。而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中,第4條給出了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的條件: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年滿二十三周歲;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4.身體健康。此外還規定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只有大約5%的公民具有大學專科以上的學歷,這意味著95%的公民被排除在外了。③換言之人民陪審員是只要極少數公民才能參與的一項制度,這與其設立時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案例浩如瀚海,必長期刻苦鉆研者始能窺其堂奧。所以,社會上只能有少數人具有足夠的法律知識,可以成為合格的法官。”④合格法官數量短缺,這一問題在世界范圍內都廣泛存在。中國也不例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案件數量不斷增加,然而法院里卻沒有足夠的法官聽訟。這一困境從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功能異化——僅僅為了彌補法官人數不足,達到組成合議庭的人數要求。忽略了陪審員本身適格與否及其應當在審判中實際發揮的作用。
(二)人民陪審員權責不清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8條: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同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在這一條款中,立法者使用了“權利”而非“權力”,并且在刑事訴訟法中,該“權利”并未有明確說明,具有極大的模糊性。人民陪審員對于自身享有的權利懵然無知,又因為不如法官深厚的法學素養,導致人民陪審員怯于表露自己對于案件的看法,往往只是附和法官的看法,陷入“陪而不審”的尷尬境地,人民陪審員這一位置形同虛設。
此外,在人民陪審員責任方面,盡管一些試點城市開始推行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人民陪審員應當肩負的責任在立法上依舊是空白。
(三)人民陪審員消極參與
人民陪審員在審判活動中不夠積極的表現,除了歸因于法官的強勢以及權責的模糊外,微薄的報酬也是理由之一。盡管被選拔為人民陪審員是一件光榮的事,但是參與審判也是一件耗費心力的工作,與所需要付出的勞動不相宜的報酬無疑削弱了公民參與這項司法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浩繁的卷宗往往給沒有經受過專業法學訓練的人民陪審員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閱讀不完卷宗,從而對案情缺少了解,極大地影響了人民陪審員在庭上的表現。
針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以上存在的問題,在這里提出了幾個可能的解決方法:
(一)建立完善全面的制度,明確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責任,并且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完善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評議程序和表決程序,切實保障人民陪審員在審理過程中依法行使權利。⑤
(二)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對人民陪審員的選拔條件作出調整。避免我國人民陪審制度成為精英參與的制度,忽視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要求。
(三)完善人民陪審員履職保障制度。政府給予適當補助。加強人民陪審員制度履職保障機制建設,如宣誓制度、個人信息和人身安全保護,提供上崗培訓等。⑥為實施人民陪審員制度所支出的經費應單獨列支、專款專用。
(四)健全人民陪審員考核制度。對閱卷率、出庭率、陪審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考核可每年進行一次,將考核結果送交有關機關及本人。
[注釋]
①丁以升.司法的精英化與大眾化[J].現代法學,2004.4.
②約翰·亨利·梅麗曼.大陸法系[M].顧培東譯.北京:知識出版社,1984:37.
③張曙光.人民陪審:困境中的出路——河南法院人民陪審團制度的貢獻與啟發[J].政治與法律,2011.
④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聯邦黨人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⑤劉崢.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再思考[J].法律適用,2015(12).
⑥劉崢.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再思考[J].法律適用,2015(12).
D926
A
2095-4379-(2016)28-0213-01
王雨雯(1995-),女,江蘇蘇州人,華東政法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