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論羅馬婚姻制度對中國婚姻現狀之解答與啟示
王芳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羅馬婚姻制度經歷了“有夫權婚姻”制到“無夫權婚姻”制的演變,在此過程中,其婚姻目的、婚姻條件等方面也更注重對女性合法權益的保護,成為當時婚姻制度的典范。筆者在研究羅馬婚姻制度演變過程的基礎上,試圖從婚姻目的、婚姻自主權、女性財產保護三方面著手為解決我國婚姻制度中的存在的問題尋找解答。
羅馬婚姻制度;中國婚姻現狀;解答與啟示
羅馬婚姻制度在演變中逐漸包含了許多涉及婚姻目的、締結形式、婚姻自主程度、對婦女權益的保護等方面的先進制度,這對于解決羅馬婚姻糾紛意義重大。同時這些優秀制度也為解決我國婚姻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一)羅馬法婚姻目的的轉變
家族利益是“有夫權婚姻”制度下婚姻的主要目的,結婚即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供祭祀。“無夫權婚姻”制度下,婚姻的主要目的為夫妻本身利益。如果沒有當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為父者不法地禁止處于父權之下的子女的嫁娶,那么子女有權通過行省執政官強迫為父者同意他們締結婚姻和給予女兒以嫁資。
(二)我國婚姻目的現狀
金錢至上、彩禮盛行的社會風氣正在不斷侵蝕著當代婚姻法律制度的根基。結婚大要彩禮,把物質經濟利益視為結婚前提,經濟欠發達地區買賣婚姻、變相的買賣婚姻大量存在。“彩禮”的盛行使得婚姻關系中女方年齡越來越小,彩禮數額也越來越大,滋生了早婚現象,更造成了“有錢娶親,無錢單身”局面。
(三)解答與啟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想婚姻目的發生質的變化,生產力水平提高和人民觀念的進步首當其沖。努力發展社會主使市場經濟,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使婚姻雙方由注重財產轉變到注重雙方合意。其次,必須廣泛開展婚姻法的宣傳教育,肅清封建家長制殘余和封建習俗的影響,促進婚姻締結目的的現代化與文明化。
(一)羅馬婚姻自主權發展過程
有夫權婚姻制度時期,婦女被當做物品在家族中轉讓,其在自己的婚姻中根本沒有發言權,根本不具有婚姻自主權,是婚姻本法律關系的客體。“無夫權婚姻”制度則突出了對婦女意愿的尊重,使得婦女在婚姻的締結方面獲得一定的自主權,真正成為婚姻法律關系的主體。
(二)中國婚姻不自由現狀
目前,雖然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婚姻亦越來越民主。但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還是存在諸多婚姻不自主的現象,其中不乏半自主婚姻①,甚至是包辦婚姻的存在。我國當前一部分的婚姻關系中,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有很重要的影響。這就使得不少青年的婚姻自主權被剝奪。許多素不相識,毫無感情可言的男女,只因聽從父母命令,便被迫成婚,以致造成雙方終身痛苦、家庭不和,影響社會安定團結。
(三)解答與啟示
首先,要繼續普及婚姻家庭法律知識,特別是在落后的農村,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徹底根除婚姻家庭領域內的封建殘余思想。其次,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婚姻管理和監督,切實落實婚姻法確立的各項制度。最后,法院處理這類糾紛時,應注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分情況,依法妥善處理。對一般干涉婚姻自由,尚未使用暴力的,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或由有關部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對買賣婚姻中第三人索取的財產應予以收繳或責令退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羅馬女性財產權保護
有夫權婚姻制度下,夫妻之間實行統一財產制,妻子婚前婚后所得均為丈夫所有,妻子無獨立的財產,妻無權干預。在無夫權婚姻制度下,夫妻之間實行分別財產制,及夫妻財產各自獨立,嫁資作為妻子財產可獨自保留,法律規定非經妻子同意,夫或家父不得處分之。通過這些法律規定,羅馬法切實保障了婦女財產權益,
(二)我國婦女財產保護現狀
我國《婚姻法》中規定了對于婦女權益的保護的條款,有助于維護女性合法權益。但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取消了“婚姻存續八年,婚前個人財產作為共同財產”的規定。婚前一方出首付購房,婚后兩人共同還貸,如果離婚,出首付的一方將得到房子,而另一方只能拿到共同還貸部分的一半。按傳統,婚房大多由男方付首付,女方則負責裝修或買車,婚后夫妻雙方一起還。女方在維持婚姻、家庭付出很多,一旦離婚,房子就歸男方所有,對維護女性財產權益十分不利。
(三)解答與啟示
第一,完善財產登記制度,保護女性財產權益。夫妻關系存續時期,一方轉移財產和股票時須予以監督,懲治惡意串通行為;離婚案件中,男方在其股份和經營收入中作虛假審計的,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同時還應當賠償女方損失。第二,對離婚案件的夫妻共同財產進行正確評估,同時應重視女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對家庭投入的隱性貢獻并予以補償。另外,對大額離婚案件,應加強各方面監督力度,以保證法院獨立審判,做出不損害女性合法權益的判決。
[注釋]
①雙方自愿結婚,但是收到諸多因素干擾,感情基礎不穩固,其中一部分通過婚姻關系索取大量財物.
[1]王利明,曾憲義.外國法制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譚建華.試論羅馬婚姻制度的演變[J].河北法學,2007(10).
[3]譚建華.從羅馬婚姻制度的演變看羅馬婦女法律地位的變化[J].船山學刊,2008(1).
D923.9
A
2095-4379-(2016)28-0218-01
王芳(1991-),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