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韻頔(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碼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關于《音效設計》課程教學中融入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的研究
駢韻頔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碼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隨著影視、動畫等多媒體產業的迅猛發展,市場對音效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而對于注重以實踐教學為主培養的高職學生,如何能夠通過行而有效的課程設計與安排使其掌握音效設計的基本理念與方法,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基于《音效設計》課程授課過程中所積累的眾多經驗與感受,探討如何在課程教學中成功融入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
音效設計;音頻; 聲音素材
《音效設計》是培養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學生技能與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它不僅僅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作能力,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為視頻配音樂與音效的能力,其中又以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想象能力與設計能力最為重要。
那么整個課程中應主要講授與要求學生們練習哪些內容才能令他們盡快掌握音效設計的要領?在教學過程中又應該如何循序漸進地將這些內容有計劃地在課程中最大化程度地實施?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錄音藝術與技術專業的學生,一般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音效設計》課程,以訓練其對音頻素材處理以及拼貼的能力。
在往年的《游戲音效設計》、《動漫音效設計》等實訓課中,由于教學周期短,學習時間緊迫,學生只能學會一些簡單的制作、拼貼音效的技能,而無法培養出他們對聲音的想象力與設計感。
例如為行走的人配腳步聲,看似很簡單,學生會將腳步聲的音頻素材在進行過簡單的處理之后,配合著視頻中行走之人的動作,將音頻素材對齊拼貼在視頻下方,之后導出成音頻。這種處理手段看似沒有問題,實際卻忽略了很多細節,如行走之人的行走距離、行走場地以及行走方向等,這些因素都能夠促使腳步聲的狀態實時地發生變化,而學生往往很容易忽略這些變化因素,即使少數學生能夠注意到,卻無法通過有效手段將腳步聲變成自己需要的效果,這些就是他們缺乏對聲音的想象力與設計能力的體現。
假設行走之人在教學樓中行走,因行走場地的封閉,腳步聲便會有回聲;假設行走之人從教學樓內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而聽到聲音的人根據所站位置的不同,對于聲音的處理又會有所不同,如腳步聲聲音大小的變化以及腳步聲移動的相位處理等等。
除以上問題之外,學生還經常會容易忽略對背景音效、環境音效,以及一些存在于畫面外的音效的設計。例如環境音效,一般是為了表現視頻場景的特殊意義,它可以是自然的、人文的、幸福的、抑郁的、恐怖的、虛幻的等等。如果設計得好,環境音效則會成功展現出設計者所想要展現的情緒。
能夠擁有這些對于聲音正確的想法與處理能力,取決于學生可以通過《音效設計》這門課程培養出自身對聲音一定的想象力與設計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錄音技術與藝術專業將原本的《游戲音效設計》、《動漫音效設計》等多門實訓課程整合成了《音效設計》這門課程,以便加大學生們的學習強度與實踐力度。
因為學生在面對聲音素材時,經常考慮不到音量需要變化、聲像需要改變等因素,并且不會恰當地使用效果器來改變聲音,他們缺乏對音頻變形手段的了解,更缺乏對音頻處理能力的鍛煉。
如果一開始便利用效果器等較為復雜、難學的手法來教學生獲取新的聲音,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若只讓學生單純地學習一些音頻的剪輯拼貼手段,那么他們只能通過從網絡上搜尋或購買自己需要的聲音來獲得聲音素材,而無法有效利用自己手上所握有的資源。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能夠令學生對《音效設計》這門課程充滿興趣,又不覺得太過難學的教學方法,就是本項目研究的目的。
課程的第一步,并不是急于將聲音變形的方法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玩游戲或觀看動畫短片的方式,將大家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并在其中學到該學的東西。
例如在課上,可以為學生播放過動畫短片《貓和老鼠》。而在播放動畫片之前,需要事先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如在短片之中出現了哪幾種類型的音效,并提醒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時刻注意觀察。短片播放結束之后,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各組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與理由。
對于學生們來說,第一次帶著問題看動畫短片,會顯得認真許多,然而即使他們以百分之百地投入認真觀察,也無法一次性準確回答出這個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引導。最后再由教師總結歸類出動畫短片中所出現的音效類型,如器樂音型類音效、器樂音型變化類音效、電子類音效以及電子變化類音效等。
在回看動畫短片中具有器樂音型類音效的片段中,少數學生能立馬反應出,此處的音效是由樂器演奏的音型構成的;而對于器樂音型變化類音效,往往是由樂器演奏的音型素材加上效果器效果所致。比如其中有一個片段,為了表現湯姆貓不小心撞到頭頭暈的效果,此時的聲音是將一種吹奏樂器所奏的長音添加了振蕩器效果,而這種做了變化的器樂音型類音效,學生是很難第一次就準確地做出判斷的。但通過教師的耐心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他們或多或少能夠感知出這種聲音的實質。
因此,通過學生在課上一同思考性地觀看動畫短片,再經過教師的多方面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等方式,可以促進他們對于音效的觀察能力與感知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這對于學生在面對視頻配音效時,思考選擇使用哪一類的音效,制作怎樣的效果是極為重要的。
課程的第二步,要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動畫短片的畫面與音效的結合,或者更準確地說,為了與畫面更好地契合,音效具體做了哪些變化。
例如在畫面切換時,同一個動作所使用的音效也會發生變化。當一個人在室內舉槍射擊,畫面在這個過程中由遠景切為近景,聲音自然而然也要因為畫面的改變而起到變化,此時就需要將音效在混響以及音量上做出改變。
再例如一輛飛馳而過的火車由畫面的左方向右開,之后再從遠景切至近景,最后畫面切入了車廂內的乘客,在這些畫面的變化過程中,聲音也必須隨著畫面的變化做出在聲像、音量等多方面的改變。
又如一個人站在路邊,此時一輛警車從他的左方疾馳而來,經過他之后又向右疾馳而去,在這一過程中,若要刻畫出站在路邊這個人的聽覺上的感觀,就需要將警車的警笛聲在音高、聲像以及音量上都做出相應的處理。
課程的第三步,需要開始培養學生們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大一上學期的《數字音頻軟件(一)》課程中,學生們對于使用Nuendo與SF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此時只需他們發揮自己對聲音的想象力,就可以上手實踐自己對音效素材的變化處理。
課程的第四步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課上由教師出題,學生經過討論后,各自現場做出或收集到需要的聲音素材,通過大量的實戰練習培養學生們對于聲音的想象能力與處理能力。首先是對靜態聲音方面的練習:比如如何將一個軟綿無力的腳步聲變成一個雄渾有力的腳步聲;又如如何將涓涓溪流聲變為水管中流出的水聲;再如如何將一個男高音變成一個女中音。
然后則是對于動態聲音方面的練習:比如之前提到過的移動警車的警笛聲;火車在行駛中的畫面切換;室內射擊時的遠近景畫面切換等。
再之后是對于虛擬聲音的練習:如一些比較滑稽的畫面和一些可以用較為虛幻的聲音去表達的畫面,像之前提到的湯姆貓撞到頭頭暈的畫面,則可以設計并利用軟音源制作一些短小逗趣的音型化音效,利用音色、織體等特點來突出湯姆貓的形象。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即課下教師必須提供一些無聲視頻動畫文件,讓學生練習為其設計和制作音效。
在對音頻素材的變化中,效果器往往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對于一些可以對變形聲音起到較大作用的效果器,如EQ、混響、Delay,以及一些能夠制作特殊音響的效果器(如Waves Morphoder聲碼效果器、Waves Enigma迷幻效果器等),應教會學生掌握其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以下為兩個處理實例。
實例一:制作電話音
電話中傳出的聲音頻率通常會在400~2500Hz之間,使用EQ效果器,將高于和低于此頻段的其他頻段進行衰減,并且還可以將此頻段進行適當的增益,具體頻段變化要根據不斷地試聽,針對要變形的聲音素材的本身進行相應的調制。
實例二:使用聲碼器將人聲進行變聲處理
使用Waves Morphoder聲碼效果器時,通過對Synth的設置,可以將人聲變出很多種預置效果,如Robotic、WarmPad、Electric等效果聲。
以上只是利用效果器處理聲音的兩個簡單的例子。好的聲音設計不僅需要想象力,還需要實現的手段,而合理地使用效果器可以使聲音素材產生豐富的變化,但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地去嘗試和摸索,通過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自己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手中的工具。
綜上所述,每門課程的教學都有其重點與難點,更有其不可替代的特點,而在《音效設計》課程中,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想象與設計能力則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地引導以及不斷地鼓勵和督促學生多嘗試、多實踐,將所學的知識在實踐過程中融會貫通,久而久之,學生們便能掌握快速的、準確的聲音設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