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青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陳 青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傳統鋼琴教學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學生學琴過程中因枯燥、單調而產生的厭學情緒,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直是鋼琴教育所面臨的難題。作為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所蘊含的以人為本、主動參與等理念對解決鋼琴教育所面臨的困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結合自身鋼琴教學實踐,文章就鋼琴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在教學內容體系設計、提升學生音樂技能、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解決當下鋼琴教學遇到的問題提供一種解決思路。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鋼琴教學;運用
作為音樂教育改革的偉大先驅,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立的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影響最大的音樂教育理念之一。奧爾夫音樂教育強調音樂的生命、創造和表達,奧爾夫曾說“我所有的觀念,關于一種原本性的音樂教育觀念,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我的任務和添置僅僅是從今天的角度,將古老的、不朽的觀念重新說出來,并致力于實現它。”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在我國的音樂教育中已經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但在專業鋼琴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運用還相對不多,傳統教學理念還處于支配地位。
“目前很多高校陷入了一種唯技術論的誤區,過于注重培養學生的演奏技能、課本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培養學生追求音樂本身美的能力。”教學內容體系設計者按照自己的理想認為的來開發課程體系、開設課程,考慮較多的是課程體系的“標準”與“科學”,對于受教育者是否適應、是否樂于接受、受教育者的個性、愛好等方面考慮較少,這導致了看似完美的教學內容體系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效應,而奧爾夫音樂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則能較好克服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通過強調音樂的參與性、個體性,將音樂的美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教育者更積極的參與自身音樂實踐之中,成為自身學習的共同設計者。其授課中充分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從學生實際出發,觀察學生的興趣所在,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演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音樂實踐中去。當然,這種動態的教學內容體系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有較強的引導能力和課堂把握能力,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及時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需要強調的是,鋼琴教學中,運用奧爾夫教學理念強調實踐的同時,必須同樣重視對理論的掌握,要培養學生扎實的西方鋼琴理論相關知識。在這一基礎上,運用理論指導鋼琴學習實踐,通過鋼琴學習實踐深化對理論的認識,形成鋼琴學習實踐與鋼琴理論的良好互動,進而實現對鋼琴音樂的深刻理解和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
“鋼琴演奏技術的教學與訓練在遵循認識過程的一般規律,也要遵循和人體生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外,還要遵循人在運動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特殊規律。”但傳統教學中學生很難準確把握自身心理活動的特殊規律,但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則有助于對這一特殊規律的把握。如演奏方面,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強調實踐,鼓動學生通過語言、動作等肢體語言展示自身心理活動,把自身音樂想象通過身體表現出來,將抽象的心理活動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整個演奏也就鮮活起來了。又如節奏方面,傳統上都是讓學生通過拍手的形式來感受節奏,這種形式相對單調,很難激發學生的內在熱情。通過語言這一形式的運用——有節律的朗誦或歌唱、動作——捻指,擊掌,拍腿,跺腳等形式來開發學生的節奏感,奧爾夫鋼琴教學改變了學生在琴凳上的聽眾身份,學生變被動接受者為主動表演者,將音樂中復雜繁復的節奏轉化的簡單明了。當然,在鋼琴教學中,可以增加一些我國本土鋼琴音樂,由于文化心理結構一致,學生在感知、想象、理解等方面可能會更快一些。
鋼琴演奏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存在的,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不是單純地用手來完成,需要將大腦思維與肢體語言完美結合在一起,運用縝密的思維、豐富的想象、高超的技巧來完成對作品的詮釋和表達,這就需要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但就當下來說,許多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顯得薄弱,而奧爾夫鋼琴教育理念強調的綜合性能力的運用能較好解決這一難題。奧爾夫音樂教育反對脫離生活談音樂,反對就音樂而音樂,他認為原本的音樂決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如在鋼琴曲的教學中,盡量創造寬松的環境,與學生一起感受作品之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曲目創作的相關知識,產生對作品之美的鑒賞力,然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詮釋;培養學生開放的心態,相互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與融合中得到提升,讓作品在學生的參與中走進他們的生活;充分運用歌唱、跳舞等一切可以激發興趣與熱愛的形式,使觸覺、聽覺、視覺等處于一種貫通的狀態,聲音之美通過想象轉化為視覺上的形象之美,調動激發學生的內在音樂潛能。這里要強調的是,一開始一定不要在技巧上有過高要求,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從內心去充分感受作品的美,創造性的去詮釋音樂之美。這里要強調的是,一開始一定不要在技巧上有過高要求,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從內心去充分感受作品的美,創造性的去詮釋音樂之美。■
[1] 李妲娜.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3.
[2] 朱駿偉.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高等音樂教育改革的啟示[J].音樂天地,2015,03:8.
[3] 樊禾心.從運動心理規律試論鋼琴演奏技術的教學與訓練[J].中國音樂,2007,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