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勇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民族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淺析
陳永勇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中華民族音樂發展史上,民族音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前民族音樂教育更應注重音樂蘊含的文化傳承問題,本文旨在討論當前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民族音樂;民族文化;傳承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音樂文化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席位。各民族人民發揮自己的音樂創造才能,以音樂的形式記錄著自身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其中,少數民族音樂為中國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民族音樂的教育,是國家文化教育的一種體現,會對民族文化及民族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應注重民族音樂教育學科的建設。
中國音樂文化悠久燦爛,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黃帝樂官伶倫就曾到新疆“取竹于之谷”,并制作了12根律管。至魏晉南北朝音樂大融合時期,一些優秀的少數民族詩歌后來廣為流傳,如《敕勒歌》、《企喻歌》等。而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民族音樂的發展也愈加重視,從政策制定到媒體宣傳多方面的對一些瀕臨失傳的民族音樂進行搶救性保護。
民族音樂通常凝聚著一個民族的個性及民族精神,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在一定意義是一個民族區別于他族的顯著標志。
在對民族音樂的探索中,中國研究者也不斷進行著摸索實踐。上世紀40年代,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就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至今為人們喜愛。
(一)教學觀念落后
目前中國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著觀念陳舊的問題。音樂教學中,內容首先要體現音樂性,其次才是技術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生了本末倒置的情況,多年來高校教師在進行基礎樂科教學時,技能性成為教學主流,對民族音樂蘊含的人文性缺少理解和反思。教學中對技巧性的過分強調使音樂中的民族文化價值被忽視,把音樂技能學習當做了目的而非手段。
(二)忽略本民族音樂素材的使用
西方基礎音樂教學體系有其系統性、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優勢,中國各大高校音樂教學長期以來都沿用西方體系本也無可厚非。但不能西方音樂體系過分依賴要注重民族特色音樂的熏染,應注重本土民族特色。我國大西南少數民族眾多,在課程中可以凸顯其地區特色。例如,苗族高亢嘹亮、豪邁奔放的特點,讓其歌曲也極具感染力和節奏感,在課堂中選取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進行播放,讓學生了解苗族歌曲的特點。西南地區民族音樂素材豐富,各民族節日歌舞眾多,如壯族歌圩、苗族蘆笙節、傣族潑水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形式。另還有許多特色樂器,如象腳鼓、口弦、巴烏、蘆笙、葫蘆絲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民族音樂教學素材。
(一)注重本土音樂,體現民族特色
音樂教學內容是教學核心,因此,必須盡量擺脫對西方音樂體系的重度依賴癥。音樂教學的內容應當體現民族特色,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曾表示,“沒有音樂的音樂教育不是音樂教育,而沒有民族音樂的音樂教育是失敗的音樂教育”。在實際音樂教學活動中,基礎樂科教學內容應以風格各異、形式多樣的民族音樂為基礎,將音樂技能訓練的內容和基礎樂科的音樂理論知識巧妙的融合。同時,對各民族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以及器樂等進行演奏展示,促進學生之間對民族音樂的討論和交流。例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向學生介紹草原獨有的馬頭琴,通過馬頭琴伴奏經典曲目《天堂》讓學生感知蒙古族音樂特色。同時分別選取一些各個民族經典曲目,如藏族的《酒歌》、朝鮮族的《阿里郎》、維吾爾族的《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曲目,通過訓練學生反復演唱,來強化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理解。
在民族音樂課程設置上,凸顯民族音樂文化的全面性和民族性。在教學中詮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屬性,以及與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地理學、民俗學、語言學等學科的關系。例如,在欣賞講解《酒歌》時,讓學生對藏族同胞的風俗及民族性格有一定了解,并穿插對藏族特色樂器根卡、熱巴鼓進行介紹。
(二)注重音樂教學的方式方法
在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和設備同樣重要。在現代基礎樂科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展示少數民族的歌舞場景和風土人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聲、光、色的形式,縮短學生與作品間的視聽距離,拓寬學生視野。當然這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花費大量時間對音樂素材進行搜集和編排。例如,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搜集并了解少數民族相關的風土人情、地理、音像等各方面的資料。在實際課堂上,教師將搜集到的如地方風貌、民族服飾、民族器樂等畫面進行播放,讓學生區分分別是哪個地區?哪個民族的?對于一些經典曲目進行分析講解,如呼倫貝爾盟的歌曲《遼闊的草原》,播放后教師講解:整個曲目節奏自由,旋律悠揚,極具草原風味,屬于蒙古族長調歌曲,也是蒙古族象征歌曲之一。
注重民族音樂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對民族音樂學習有著重要意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代文化中對于本民族自身文化元素的研究至關重要,在當代音樂研究中,只有傳承了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才能在世界音樂研究中占得一席之地。中國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也應以自身為主,堅持弘揚中國優秀的文化精神。■
[1] 龍曉勻.試析民族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特色[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140-143.
[2] 盧國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改革[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01:163-164.
[3] 郭源.民族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淺析[J].長江叢刊,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