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定
(貴州省歌舞劇院,貴州 貴陽 550000)
淺析交響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的培養研究
宋定定
(貴州省歌舞劇院,貴州 貴陽 550000)
交響樂作為音樂表現形式的一種,其獨有的魅力使得其近年來越來越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其中小提琴作為交響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在演奏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視奏意識可以有效提升演奏者的舞臺表現力。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培養視奏意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在交響樂隊中培養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為提升我國小提琴演奏者的演奏實力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交響樂隊;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培養;措施
音樂藝術博大精深,經過多年發展其如今已經擁有越來越多的種類,表現形式和發揮的作用都有很大的改變,如今交響樂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在舞臺表演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眾所周知,小提琴在交響樂團中是十分重要的樂器之一,演奏者的視奏意識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演奏者的舞臺表現,培養視奏意識和能力對于提升演奏者實力來說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交響樂隊中提升小提琴演奏者的視奏意識,已經成為交響樂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所謂視奏是將樂譜轉化為表演動作的一種能力,其在交響樂舞臺表演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近年來交響樂的舞臺表演越來越頻繁,并且表演的曲目也在不斷增加和變換,這使得很多演奏者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新曲目的演奏手法。擁有良好的視奏意識和視奏能力對于演奏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可以使演奏者更快速的了解樂符所代表的含義,也能使演奏者迅速做出反應,尤其在交響樂的演奏過程中,其能夠有效提升團隊間的協作能力,避免在舞臺表演中出現“晚進早收的現象”[1]。
(一)注重培養視譜習慣
視奏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其需要學生不斷的練習,而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是十分必須的,通過視譜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到當前曲目中樂譜的各種重要信息,如節奏、力度、表情記號等,若無法掌握視譜能力則很難掌握視奏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視譜能力,除了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普及更多的樂理知識,也要注重實踐教學,另外,學生中普遍存在讀譜錯誤的現象,教師若不及時糾正學生在此方面的錯誤,很容易使學生養成不良的讀譜習慣,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舞臺表演來說是極其不利的[2]。
(二)合理選擇視奏內容
學生的日常訓練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曲目選取,如此一來可以使學生避免因無法演奏要求過高的曲目而影響到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信心,在培養視奏能力時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盡量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視奏方法。另外,在此過程中除了要提升學生的獨奏能力,更要注重提升小提琴演奏者在交響樂隊中的領導和配合能力,因此可以選取交響樂隊的著名或經典曲目,教師在學生正式訓練前應將此類曲目的特點充分向學生介紹,并表明此類曲目的視奏重點通常在哪幾個位置等。
(三)提升把握音樂風格的能力
交響樂中的曲目眾多,其所具有的音樂風格也是多種多樣,因此表現形式也有很大的差異,如聲調、手法或是表情表現等多個方面,在演奏中如何正確分辨如此多的信息,并及時將所理解的正確表達出來都是十分困難的,提升學生辨別音樂風格的能力可以在此環節中發揮很大的作用,通過分析音樂風格可以使學生迅速聯想到該類風格的特征,便于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提升視奏能力。因此無論在教學或是在日常訓練中,教師均應多多為學生提供各式音樂風格的作品,使學生不斷開拓自身視野,也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3]。
(四)前期注重慢速視奏
雖然目前交響樂隊的演出較為頻繁,但在訓練中也應注重循序漸進,尤其在接觸新的曲目時,前期視奏階段應盡量降低速度,使學生能夠在正式訓練前對曲目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充分將預看、預聽、預唱等環節做到位,如此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細節,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導致疏而不精的現象出現,尤其在舞臺表演中若再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則極容易導致在演出過程中出現紕漏,為了盡量避免此種情況出現,教師和學生應充分認識到慢速視奏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小提琴演奏者的視奏意識在交響樂演奏中能夠發揮很大作用,同時也會影響到交響樂演奏的舞臺效果,這也是提升小提琴演奏者個人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必須在日常訓練中加強提升小提琴者的視奏意識,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與樂隊間的配合,否則在交響樂的演奏過程中極容易出現突兀的現象,從而影響到交響樂的舞臺效果。■
[1] 李清花.交響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視奏意識的培養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09(03):229.
[2] 于亮.淺談交響樂隊中小提琴演奏員的日常訓練[J].音樂天地,2014,04(09):46-48.
[3] 胡丹.做一名稱職的交響樂隊演奏員——談視奏意識和技巧在小提琴樂隊演奏中的重要性[J].藝苑,2010,02(0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