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秦生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清水道教音樂的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
楊秦生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道教音樂的文化旅游產業是產業經濟中的一種特殊形式。由于其具備傳統文化的資源優勢以及潛在有利的市場價值,日益成為我國文化旅游產業中不可小覷的開發資源。清水道教音樂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對清水道教旅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清水相對落后的經濟有所改善,是清水縣實現跨躍式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介紹清水道教音樂,探討其對文化旅游資源的帶動作用以及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清水;道教音樂;文化旅游資源;利用
道教是經過漫長演化而發展起來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音樂是道教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古典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清水道教音樂作為一種古老的宗教音樂,其在曲式與音調上,充分體現著道教中所崇尚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信仰,具有清心寡、寧靜平和的情調[2]。由于清水道教音樂的曲調以及形式與中國傳統民間音樂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因此道教音樂更容易被大眾理解,故其即具有宗教的作用,又具有娛樂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確的保護與利用清水道教音樂,對提升城市品位、促進旅游事業、發展城市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應整合現有資源,加快開發清水道教音樂的文化旅游建立,完善對清水道教音樂的利用工作。
清水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自然環境寧靜清幽、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人文資源厚重。這里祖祖輩輩所追求“耕讀傳家”的儒學氣象與長期的農耕文明,使得百姓形成了牧歌勞作式的生活方式以及溫良包容的社會心理。清水不僅具備優越的地理環境還具備較為堅實的道家文化底蘊,這都是其道教文化得以存續與發展原因,清水縣內可見道觀與佛寺并存、道教與儒學文化交融,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以及文化旅游資源。
清水道教源于全真道派,是甘肅省天水市的漢族宗教音樂。其自明朝時建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清代乾隆年間,由于受到陜西華陰等地區道教音樂的影響,分成了“龍門派”與“華山派”。“華山派”道教音樂的曲調是以柔帶剛的旋律,配合舒緩而又悠長的節奏;“龍門派”道教音樂的曲調在旋律上顯的柔和婉轉,結構嚴謹。“華山派”以及“龍門派”在唱誦經韻時,有專門的打擊法器為之伴奏。現存的清水道教音樂曲目約有200多種,現存的器樂曲有60余部100多卷。清水道教音樂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傳承,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民俗性、地方性,是至今仍存在于民俗主體中的宗教文化藝術體裁,其親民俗與獨特性使之具有很好的開發意義。也正因如此,清水道教音樂于2008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一)開發過于趨向商業化。道教音樂文化是道教文化中的一種,具備滿足旅游者宗教情感與感官互動的功能,是一項特殊的旅游資源。宗教旅游場所往往帶給旅游者的是一種神圣、莊嚴的感受,但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和利益的趨勢,對于清水道教音樂旅游資源的開發,原生態的文化性越來越淡,而商業性日益明顯,忽視了對道教音樂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
(二)宣傳力度不夠,配套設施不健全。清水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法事活動不多,道教氛圍不濃,除了進香以外,其他旅游活動較少,尤其是道教音樂文化方面的活動尚未進入規范化的管理以及重點開發。清水沒有將開發清水道教音樂文化和旅游資源結合,也沒將這一特色去規劃宣傳,進而吸引游客。而配套設施如旅游景區的飯店內的音樂文化氣息以及體系音樂文化的活動設施都較為落后[3]。這是清水道教音樂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不利之處。
(三)導游人員素質較低。很多導游由于對宗教知識了解過少,不能做好對道教音樂文化的講解與宣傳工作,導致旅游者對無法僅通過表面的文字階段了解深奧的道教音樂文化,走馬觀花看熱鬧,無法產生對清水道教音樂文化的興趣,使得其發展與利用受到限制。
(一)以保護為主,科學開發旅游資源。道教音樂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清水地區發展旅游業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資源,更是它一份無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在道教音樂的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中,不能盲目實行,需要在開發前做好科學的規劃,將所有的規劃與開發都要圍繞著保護這個中心展開,從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清水道教音樂開發體系。
(二)加強宣傳力度,建立完善配套設施。首先,要加強開發清水道教音樂的文化旅游資源意義的宣傳,其不僅道教文化的一種,更是展示清水歷史文化以及道教生態文化的良好手段。其次,采取不同的宣傳方法和力度,加強吸引國內外客源的宣傳。利用清水道教音樂文化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內外道教信徒、專家學者以及普通游客前來觀賞、體驗。
(三)提高導游從業素質。為使得清水道教音樂文化作為道教文化的主要宣傳方向,帶動清水道教旅游建設,提高導游素質是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之一。相關部門應建立適當的培訓體系,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向地培養人才,加強其專業素質,提高其文化水平,以利于清水地區道教音樂的宣傳,推進旅游事業的發展。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清水道教音樂,既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又是該地區發展宗教旅游的一項十分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在保護清水道教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與利用能夠解決該地區目前道教旅游面臨的旅游形式陳舊、內容單調浮淺,缺乏參與性等問題,同時也能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使得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
[1] 陳雅嵐.中國道教文化資源開發及產業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
[2] 袁銀枝.試析道教文化旅游資源及開發價值[J].宜賓學院學報,2004,03.
[3] 陳雅嵐.論宗教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的政府規制[J].云南社會科學,2012,01.
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清水道教音樂文化研究》研究成果(1008-05)
楊秦生(1960-),甘肅天水人,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