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如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發展方向的探討
阿思如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中頗受歡迎的一門學科是舞蹈,其中作為舞蹈核心的是舞蹈形體是舞蹈的核心內容。舞蹈形體涉及面廣泛且具有多樣性,其藝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過人體展現,故可散發出精致的藝術效果。由此,本文重點分析了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的發展方向。
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發展方向;探討
形體課屬于各學校教育教學體制中,主要借助于形體訓練的方式對各學生進綜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以及塑造優美體態的基礎課程。形體課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這是因為,形體課不僅需要學生能夠掌握得體的身體姿勢,而且需要學生能夠塑造優雅的舉止,其在培養學生高雅氣質的同時幫助學生培養良好身體素質。舉止優雅、氣質高雅的學生在社會職業競爭中更具優勢,其不僅能夠滿足職業勞動要求,而且能夠為自身加分,增添自身的資本以及信心。
關于藝術美的教學題材較多,且具有自身的藝術美感,舞蹈形體課能夠為人體自身美提供展示平臺。舞蹈形體課教學對于舞蹈的力度、韻律以及舞者的情緒和造型藝術均具有較高要求,因此,教師的教學主要方向是學生,將欣賞美和認識作為教育學生的開始,并以此作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以及審美姿態的方式。不斷在此類環境中汲取舞蹈體形精華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學習者的審美素質,此外,還可以促使學習者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濡染藝術能力、陶冶能力得到提升[1]。將與舞蹈體形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提升學生的認知形體美的能力可提供幫助,而采用不同教學手段對學生理解藝術美感的能力予以鍛煉同樣需要此類教學環境和教育方式。
就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教學而言,需要對于學生的舞蹈動作表現以及創造生、心理素質,培養方向是優美的身體姿態、完好的情感因素以及表達、恰當的節奏以及力度、積極的創造意識。高職教育重視“職”,因而高職教育的關鍵在于樹立新型的課程觀,即處理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以及社會能力之間的關系,因此需要高等職業院校能夠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業為導向、崗位為目標,以市場需求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慮。開設人文素質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情感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意志能力;開設專業基礎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經濟發展理論,具有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象的能力;開設專業核心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能夠運用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能力;開始能力拓展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能力以及職業形體和氣質[2-3]。從學生職能發展方向出發,在教導學生適應專業崗位要求所學的職業技能以及必備知識外,還需要培養學生具備跨崗位、跨職業的相應能力以及知識。
就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的發展方向而言,其功能方向不能忽視。這是因為,一方面,舞蹈形體課對于學生肌肉、關節以及骨骼的和諧發展具有幫助,其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態的同時幫助其形成健美的形體。由此可見,舞蹈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需要對學生的體質予以增強,不斷地通過形體操、矯正操、禮儀、姿態以及柔韌等等方面去實現上述目的,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姿態、高雅氣質,塑造理想體形。另一方面,歌表演、集體舞等舞蹈形體教學主要是學生理解音樂并結合自身生活情感體驗,利用肢體語言予以情感的抒發和情緒的宣泄。
情緒平衡又稱心理平衡,健全的情緒有助于學生形成完美的個性,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形體課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身心。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在形體舞蹈的學習以及表演過程中,不僅需要身體的配合,而且還需要腦、心的配合。這是因為,肢體感知音樂節奏、反映藝術形象、適應空間意識等均屬于一種外化現象,肢體動作的情感化以及與語言化需要大腦在舞蹈練習的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鍛煉,以實現開啟舞者思維的目的[4]。高等職業院校開展舞蹈形體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悅,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此外,由于大學生處于成長過程中,其審美要素的提高需要借助于多終端額審美活動,舞蹈形體課作為一種審美活動,涵蓋了創編表演以及欣賞活動。就創編表演而言,其主要是依靠學生憑借眼耳手以及身體和心靈去對整個世界進行觀察,促使學生能夠在創編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我創造力,即通過自身對音樂的感受以及理解,借助肢體語言體現學生的生活、情緒或者大自然中的事物。
舞蹈形體課屬于高校一門新型的基礎學科,且得到廣泛推廣,其基礎為人體科學理論,借助不同的身體練習以保持健康、塑造體形、增強體質、陶冶情操、訓練儀態,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人體美學。目前,國家不斷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高等職業院校強化對于學生形體訓練教學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現,屬于重要的實現步驟之一,在高等職業院校切實做好舞蹈形體教育教學,需要高等職業院校高度重視。
[1]李美虹.談普通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的舞蹈表現力[J].大眾文藝,2010,(03):127-129.
[2]吳偉生.談舞蹈教學中表現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0,(14):145-148.
[3]謝燕.形體課對高職女生綜合素質的形象[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7).
[4]姜克微,姜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舞蹈創編課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下旬,2014,11(11):113-114.
阿思如(1972—),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蒙古族,畢業于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本科,講師,現任職于: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音樂系,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