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蕊
(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的有效模式建構
周 蕊
(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本文以“文化型社區”的建設為出發點,從審美的培育、設施的共享、數字音樂資源的傳播、整體融合等方面探討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的有效模式。以期通過模式的建構與分享為“高校服務、高校參與”提供思路與路徑,為文化型社區的建設提供動力與支撐。
高校服務;音樂教育資源;文化型社區
“文化型社區”的建設需要各類教育資源與文化資源的共享,服務地方、繁榮區域作為高校社會服務的本體功能之一,其教育資源為社區建設予以的影響及貢獻日益受到政府及民眾的重視與激勵。高校教育資源多元、優質、創新等特性是其與城市社區建設相契合的關鍵,高校參與也是文化型社區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
“藝術審美”作為“文化型社區”建設的重要領域,其中包含表演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建筑等)、語言藝術(文學等)、綜合藝術(電影、電視、歌劇、音樂劇等)方面的內容。音樂因其聲音藝術、聽覺藝術、情感藝術、時間藝術的藝術本質,其多元、豐富的音樂表現形式、集高雅與娛樂一體的審美情趣成為“文化型社區”建設與推廣的重要媒介。已有成果及經驗中,成熟的“文化型社區”共有的優質團隊為社區合唱團、社區百姓健身舞團、社區箏樂團等圍繞音樂藝術展開的社區活動??梢哉f,音樂藝術是“文化型社區”建設過程中形式及內容認可度、操作性最優,最宜推廣且成效顯著的社區文化社團。
高校音樂教育資源與文化型社區建設的聯動是“高校服務、高校參與”的具體體現,為進一步繁榮社區音樂團隊的藝術品質、提高社區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高校音樂教育資源的融合與釋放需要具有持續性與長效性。長期的體系化發展過程中,多元模式的開發與建構是“高校服務、高校參與”重要的載體,也是保障機制中的重點支撐。
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的根本意義在于對社會精神基礎的豐富與提升,“以人為本”是有效模式構建的根本原則。從社區群眾與居民的精神需求為出發,為社區輸送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音樂表現形式與題材風格,從音樂賞析到實踐體驗到深化探索,音樂教育資源在城市社區的推廣與實踐是多階段、分步驟的。高校服務社區的音樂專題講座或是高校指導社區實踐團隊都應是從群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體驗出發的,其本質是提升居民和群眾的審美能力。當然,情操的陶冶是需要時間和環境雙重因素共同作用的,高校音樂資源在社區聯動的過程中,高校師生也應重視教育內容的普及性,“接地氣”可謂是高校教育邁進社區服務的一道門檻,從需求出發,育人是高校參與的重要原則。
除教學內容及師資之外,高校音樂教育重要的資源還包括教學場地及教學設備。音樂教育因其對教學場地、教學器具、教學設施等方面的特殊性要求,社區藝術團隊的創編排練及演出實踐對于場所和設施的要求是較高的。高校與社區聯動的過程中,許多社區音樂團隊遇到場地與設施的困惑,有效的統籌高校教學場所的使用,提高高校教學設施的利用率,利用休息日及寒暑假為社區開放音樂教室及音樂廳也是高校服務地方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功能音樂教室、舞蹈訓練室及琴房的有效開放為社區音樂文化的繁榮提升了教育品質并保障了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網絡時代的到來,數字化、網絡化已成為音樂傳播最為重要的載體。除傳統的面授之外,高校師生與社區居民聯動的新媒體也可以是數字化、網絡化的。微博社區、微信公眾號、百度云盤都可以成為溝通高校師生與社區居民的媒介橋梁。而網絡平臺中板塊的定制更可以引發社區居民的互動參與熱情和音樂體驗興致,并通過網絡傳播提升社區音樂文化建設的影響力。數字化音樂資源在網絡上的傳播將高校與社區緊密的鏈接并升華了高校服務的功能及意義。
基于審美的培育、設施的共享、數字音樂資源的傳播,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還應包含整體融合模式。其主體是指高校為社區提供的多類型、多功效的公共服務,如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區文化建設、大學生頂崗實習社區文藝員等。在高校教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同時,高校的人才培養也可以融合到城市社區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在文化型社區建設的進程中,高校予以社區服務的反哺是社區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的實踐平臺。尤其是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在社區服務、社區掛職的同時也是社會實踐、藝術實踐的培養過程。社區團隊的組織與編排、大學生藝術作品在社區的展演、大學生音樂文化研討等活動都能充分、有效地歷練大學生的教學能力、創編能力,都能全面、深入地培養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學科素質。高校與社區通過公共服務這一媒介緊密的融合并互相作用,共同推進了人才的培育與城市的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高校與社區的聯動將不斷深化、拓展,高校為“文化型社區”服務與建設的模式將不斷豐富、多樣,而社區平臺之中的高校人才培養也將不斷優化、升華,共融、共建理念之下的城市與人才將迎來更好、更璀璨的未來。
[1]鄧艷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而創新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3.
[2]包華穎.藝術院校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
[3]余雅燊.城市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互動關系思考[J].教育探究,2014,(2):66-69.
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高校音樂教育資源服務社區文化建設研究》(合同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54號)系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