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愛萍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的今天,教學模式不斷轉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從美國風靡全球。自2011年以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越來越被中國的各所學校被接受,并紛紛參與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掀起了新一輪教學改革熱潮。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實踐課,目前一周安排一節,跨度達到一周,有時碰到“五一”“十一”等節假甚至有半個月的間隔,課堂時間的不足、上課間隔時間長大大影響了學生信息的獲取,遺忘得也多。這樣的現狀困擾了信息技術課的開展。針對以上問題,我嘗試在信息技術課中引入“翻轉課堂”新教學模式。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術課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難點
鑒于目前處于研究初期,實踐翻轉課堂教學的也多為文化課,文化課課堂容易掌控,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也較為高漲,比較容易實現翻轉課堂。相比較而言,作為實踐課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翻轉教學較為困難,學生回家后大部分的時間留給文化課的學習單,因此我將研究的突破口放在“自主學習單”上。
三、“自主學習單”的定義
所謂“自主學習單”,是教師設計的幫助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以表單為呈現方式的學習單。
四、“自主學習單”在不同課型中的應用
(一)實踐課型
實踐課型是指側重學生動手操作,當學生第一次接觸一個新的內容,會感到非常的陌生,除了示范演示,更可以用自主學習單把比較復雜的任務進行分解,讓學生每一步都有成就感,減少畏難情緒,學生通過逐一完成自主學習單,達到在循序漸進中慢慢達成學習目標。
研究一:《畫蒲公英》五年級第4課
畫蒲公英自主學習單
班級: 姓名:
一、基本任務(要求每個人都要完成)
(一) 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和小海龜成為了好朋友,學會很多控制小海龜的命令,這些命令你們還認識嗎?請說說你熟悉的命令。
CS——( ) HT——( ) ST——( )
FD——( ) BK——( ) HOME——( )
LT——( ) RT——( )
2.欣賞蒲公英視頻,引出老朋友小海龜也非常喜愛蒲公英,想畫蒲公英,揭示新課。
(二)共同討論,講授新知
1.揭示課題,分析例圖,簡單繪制
一、出示蒲公英圖片,分析蒲公英的組成。
二、師生探討:從圖形的中心出發有多少條邊?這12條邊的長度怎樣?它們組成了多少個角?相鄰兩條邊的夾角是多少度?
三、畫出這個圖形的命令。
2.升級圖形,激發需求,引入REPEAT。
出示24條邊的蒲公英,分析圖形;出示120條的,分析圖形。
3.初識命令,嘗試使用,完善圖形。
問題:用REPEAT命令試著畫出12條邊的蒲公英。歸納出REPEAT命令的基本格式。
REPEAT [ ]
REPEAT命令的兩個關鍵點: 。
方括號很重要,“[”表示開始執行重復的命令,“]”表示重復命令的結束。在用重復命令時一定要把重復的命令寫在“[ ]”里。
學生活動:依據REPEAT命令的基本格式,分別繪制12、24和120邊的蒲公英。
12邊的蒲公英 ;
24邊的蒲公英 ;
120邊的蒲公英 ;
(三)鞏固命令,實踐練習
1.簡化命令,鞏固新知
出示兩組命令。
問題:這組命令中,重復的命令和重復的次數分別是什么?
學生活動:用REPEAT命令簡化下列命令,看看分別得到什么圖形。
(二)理論課型
理論課概念性內容較多,說教容易乏味,學生沒有興趣聽,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花更多的時間設計課程,除了講解要做到通俗易懂外,還應該設計學習單,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方式去掌握知識,這是經過筆者驗證的一個教學方法,設計任務單時要注意由淺入深,注意難點的化解,提示找答案的方法或位置。
研究二:信息與信息技術 三年級第1課
信息與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單
班級 姓名
一、正確理解信息
二、說說如果要將書上的一段文字信息傳遞給下表中的各個對象。
三、信息技術
1.舉例說說身邊的信息技術及其發展。
舉例1:
舉例2:
2.瀏覽以下網站,和幾個同學一起展望未來的信息技術。
1)聯合國調查報告:機器人即將進家庭http://www.edu.cn/20041022/3118638.shtml
2)未來互聯網更實用,數字化生存成為可能http://www.chinadv.com/tech/76793/
3)比爾·蓋茨的“豪宅”http://www.eju.cn/d/2004/6/2/442.html
你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