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繪本不同于一般的圖畫書,它是由圖畫和文字相互配合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曾經在《打開繪本之眼》中探討了真正的繪本體驗,臺灣學者林美琴也曾在《繪本有什么了不起》中解析了閱讀繪本的過程。通過他們的論述,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認為,繪本閱讀的第一步是從圖文獲取信息,也就是從“圖像”到“圖感”的過程。然而繪本閱讀在我國大陸地區畢竟剛剛起步,無論是在家庭里的親子閱讀還是在課堂上的繪本閱讀教學,都存在不少有待研究的問題。
一、繪本閱讀在小學低段語文學習中的意義
1.繪本閱讀體現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征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綜合聽、說、讀、寫的課程目標,綜合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在語文學習中滲透多種學科知識與能力的實踐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綜合性、主體性、實踐性、生成性的特征。閱讀繪本的過程正體現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這些特征。
小學低段的學生處于認知發展的初期階段,對一切事物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學生在與繪本直接對話的過程中,除了被連續不斷的圖畫吸引外,自然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這便是一個問題生成的過程。在指導閱讀繪本的時候,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我們可以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開展繪本閱讀,但就繪本閱讀本身來說,有學生自讀、同伴閱讀、小組閱讀、師生共讀等等。以繪本為依托的拓展延伸活動也多種多樣,如復述故事、改編故事、續寫故事、表演繪本劇等等。在這豐富多彩的繪本活動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元智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會培養起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會生成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
2.繪本閱讀對小學低段語文學習具有促進作用。我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由于概念界定不清、特征把握不準確、操作困難等諸多原因,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關系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否落到實處,乃至語文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達到預期目標。而繪本閱讀恰恰能夠改善這種狀況,繪本閱讀可以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課程資源,有利于語文學習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將會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有活力。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繪本就是一種通過圖畫與文字的相互配合來講故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聽或讀故事的過程中,由于有直觀形象的圖畫的提示,孩子們的想象力會飛得更遠飛得更高,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孩子們通過他們獨特的觀察方式,可以發現大人們發現不了的小細節,這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聽故事著了迷的時候,就會將自己當做繪本中的主人公,隨著主人公的經歷或喜或悲,有時候他們迫切地想要把這個角色表演出來以表示其深深認同感。讀完故事以后,孩子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與人交流。
從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繪本閱讀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生機和活力。聽讀說寫能力的培養、觀察與探究能力的發展以及表達交流的愿望是孩子們自動自發的。由此可見,繪本閱讀將會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有活力。
二、繪本閱讀應用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1.創設情境演讀繪本。情境表演歷來在語言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兒童繪本給孩子留下了無盡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邊讀邊演,與繪本故事中的人物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獲得真切的閱讀體驗。通過創設形式多樣的情境,拓展延伸繪本閱讀活動,在表演中加深對繪本的理解。北京幼兒師范學校成立了 “毛毛蟲”繪本劇團,排練了一個個經典繪本獲得了一致好評,也促進了學生對繪本的二度理解和詮釋。如老師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與學生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老師扮演溫柔慈愛的兔子媽媽,學生則扮演活撥可愛的小兔子,在演讀對話中,孩子們自然地走進故事,感受到兔媽媽和小兔子之間溫暖的愛意。又如在閱讀《大灰狼娶新娘》時,老師用PPT出示坐轎子、系紅綱、蓋紅頭巾等結婚的畫面,老師做大灰狼新郎,請一位小朋友來扮演新娘,老師幫新娘蓋上紅頭巾后,就用故事里的語言說:“新娘新娘,請伸出你的手來給我看看”,“新娘”伸出腳,“新郎”說:“_,你的腳恥甲好尖呀!”接著“新郎”讓“新娘”伸出尾巴、手臂、牙齒和頭,最后發現“新娘”也是一只大灰狼時表演結束。在繪聲繪色的演讀中也使繪本故事立體化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2.借助圖畫寫繪故事。兒童繪本是文字和圖畫的完美融合,文字和圖畫緊密配合共同呈現出精彩的故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卻處于繪畫語言的“黃金關鍵期”,可以讓孩子模仿繪本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寫話訓練,會寫的字就用字寫,不會寫的字或難以表達意思的就用圖畫語言來表示。這樣不僅為孩子們的寫話練習營造了輕松的氛圍,也降低了寫話訓練的難度。以繪畫語言為梯,寫繪結合讓孩子們自由表達盡情抒發,有效地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的閱讀體驗,加上豐富的想象力,一個個優秀的寫繪作品就誕生了。寫繪作品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走進兒童心靈的窗戶,讓我們以兒童的繪畫語言、文字語言為媒介窺見孩子的心理、情感,理解兒童的行為。
3.創設良好的繪本閱讀環境。環境會對人的思想、行為不知不覺地產生影響。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讀書熱情易激發但不穩定,為了讓學生持久認真地閱讀繪本,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可在教學環境的布置上下工夫,比如在教室的墻上張貼兒章繪本的宣傳畫以及讀書的名言名句,在教室開辟一個安靜的“繪本閱讀角”定期投放一定數量的兒童繪本。另外還可以轉換教學的地點(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內)使繪本教學的空間更廣闊,如校園里的草地上、花壇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閱讀。
當今時代是一個“讀圖時代”,繪本閱讀在當下的流行是時代的必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繪本愛好者開始關注繪本、研究繪本。繪本閱讀在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已獲得廣泛認可。
語文學習是一種全新的課程形態,它鮮明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新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小學語文學習存在許多問題。繪本閱讀的多元價值正好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在要求相契合。將繪本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不僅可以充分開發繪本的多元價值,還可以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課程資源,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