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吉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素質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yè)務素養(yǎng),結構合理,相對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大計。如何營造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樹立平等意識,構建團結協(xié)作、積極向上的教師集體,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我認為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
教師不僅是學校管理的對象,同時也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主體。教師對學校管理工作的認同和參與,必將極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有助于創(chuàng)造出平等、團結、進取的組織氛圍,縮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見教師被視為教育工作者的主導和學校管理的主體,這應是根本的指導思想,這一“本”必須以尊重之心以禮待之。如果脫離了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持,或者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得不夠,要辦好一所學校那是不堪設想的。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尊重教師,走進群眾,樹立平等思想,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一起參與辦學呢?我在實踐中得到了如下體會:
首先,學校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的思想修養(yǎng),淡化權利觀念,強化人格魅力,理解教師、信任教師。在工作中不要認為自己是“官”,我行我素。比如:在安排課程和制定學校工作計劃、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時,不要隨心所欲,而要根據教師的具體素質能力、個性特點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能力和特長,做到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多和老師接觸,多找老師談心,和老師打成一片,平易近人,使老師不至于避而遠之,即使是在參與聽課、評課,教研教改活動中,也要與人為善,互相磋商,講究方法,真正架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相互溝通的橋梁,使自己成為他們的貼心人。要和教師站在同一思想平臺上,共同奮進,進而有效地組織教師向理想的目標前進。
其次,提倡“民主治校”讓教師心情愉快主動地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學校整體是一個系統(tǒng),管理者和教師便構成了這一系統(tǒng)的兩大基本要素,這是辯證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領導和教師之間只有分工的不同、責任的大小、智能的區(qū)分。就教師的工作特點而言,他們所從事的精神性勞動,既有一定的學科分工,又富有更廣泛的教育任務,所以,對教師的有效管理,其途徑是只有對他們深信不疑、權益共享,待遇平等,才能激勵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積極性的調動,全賴于他們確定主人翁的工作態(tài)度,通過教師的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來完成,從而形成“民主治校”的氛圍,提高管理效能,使學校工作順暢開展。
二、注重與教師的心理溝通
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平等、互助的集體,不僅要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還要注重與教師的心理溝通,進行情感交流,建立管理者與教師的平等、和諧的關系。及時改進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更好地體現教師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加強雙方的思想交流,促進雙方的情感互動,使雙方的心理距離得以縮短,從精神上真正做到平等,同時還有利于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教師隊伍。
1.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平等地與教師交流。教師自尊心強,他們厭惡管理者的專制和強迫命令,厭惡盛氣凌人的長官意識。管理者只有把自己放在與教師平等的地位上,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真誠地與之交流,才能取得教師的信任并被接受,才能營造出民主、和諧的祥和氣氛,進而使學校成為每一位教師的精神家園。
2.要在交流中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管理者在與教師的交流中要有耐心,要注意傾聽教師的意見和建議,要站在教師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而不是用冠冕堂皇的話語進行說教。如:學校在評價教師時,淡化了評價的“鑒定功能”,強化了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承認不同職務教師的差異,區(qū)別對待,使各類教師在自己的勞動的基礎上有所得。同時我們增加了以家長、學生共同參與考核的“工作績效”的標準,這樣使教師與管理者才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交流的目的。
3.要在交流中替對方出主意、想辦法。管理者在與教師談話時,要注意挖掘教師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后面的深層次的含義,以對癥下藥。同時,對于教師的實際問題還要想辦法予以解決,而不是不了了之。對于教師的認識和看法,如能相應地提出自己的合理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供教師們參考,會更快縮短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于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管理氛圍。
三、構建教師間新型的人際關系
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集體,除了管理者與教師之間構建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人際關系外,還要構建教師間新型的人際關系,使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與人為善,并從中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信任、友好,進而促進學校的所有成員都能團結在一起,讓學校真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平等、和諧的精神家園。
1.樹立良好的教風。一所學校應該要有積極進取、嚴謹治學、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風氣,浸透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會撞擊每一位教師的心靈,使教師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它的存在。這樣的教風成為每一位教師靈魂深處的內涵,它會引導教師自我完善,激勵教師自強不息,是學校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精神家園的底蘊。要形成這種教風,采用激勵的辦法,由點到面,增強教師的集體意識及公平競爭的意識,促使教師在集體榮譽的感召下提高自覺性,努力使自己的工作符合先進集體的標準。有了良好的教風,不僅會形成一種既嚴謹又寬松的教育教學氛圍,而且會使學校的管理氛圍達到民主、和諧的境界。
2.樹立正確的集體輿論管理。這就不僅要公正無私,嚴格地照章辦事,而且要敢于堅持正義,激勵先進,形成以正壓邪的局面。同時管理者還要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通過集體會議和個別談話相結合的形式,教育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發(fā)展和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慕處煹湫停瑤雍痛龠M整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從而樹立正確的集體輿論,構建教師間新型的人際關系,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提高辦學效益。
總之,管理是一門藝術,藝術的魅力在于創(chuàng)造;管理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探索。真正實施“平等教育”,以此來推動學校教育管理是我們不斷思考和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