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娟
(武進開放大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影視音樂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袁玲娟
(武進開放大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文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大學生有一個健康、樂觀的心理時,不論是對待學習,還是對待出了校門后的社會,都不會走錯路,而是會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而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如何運用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式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調適,通過情緒改變認知,進而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筆者在自己的影視音樂欣賞課中積累了些許心得和研究,本文將從影視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進行探究。
影視欣賞;大學生;心理健康
平常大家在看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自己的感官有時會隨著影視里的人物有所起伏,這個就要歸功于背景音樂了。大家不是都說:音樂無國界。一段優美的音樂,往往能帶給人們共鳴,也能洗滌人們的靈魂,甚至能給困境中的人以啟發。而我,也逃不過音樂的魔力,在萊德曼用鋼琴彈出的音符中,我感受到他本人身上深深的浪漫;在柏遼茲那廣闊的幻想時間里,我在自由的奔跑;在舒曼悠然的小夜曲中,我夢到了溫暖的故事;在女歌手恩雅的歌聲中,我仿佛到達了世外桃源。要說我最喜歡的,還是《回家》這一首歌,在低沉的薩克斯旋律中,我仿佛能看到我的故鄉,我也能在這音樂中,找到共鳴,那對于故鄉的愛,想要回到故鄉的迫切心情,以及故鄉在我夢中的樣子。
這些年,大學生的人數在逐年增加,這說明有更多的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人數的增長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更是不容小覷。雖然,高中的時候也是和同學們在一起上課、回家,但是,在你進入大學之后,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它已經不是你生活的那片地方了,并且你所要面對的也是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更重要的是你已經身在大學,跟高中生已經徹底告別了,你的世界不只有數理化這些書本上的知識,你需要不斷汲取更新、更多的知識,你自己要明白,步入大學,你開始遠離學生這個身份,逐漸接觸社會,成為一個社會人了。可是,有些學生無法接受這種改變,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加強教育,保護大學生心理的健康,這對于每一個大學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因為出現了太多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造成惡意傷人、殺人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通過這些事件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大學生通常不愛跟同學們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只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和同學們發生不和、爭執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采取極端的手段來報復,令人悲傷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在眾多的大學生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人沒有信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人會因為考試不如意,戀愛不順利而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有的人會因為現實生活不是自己想的那樣,而選擇放棄生活;有的人則會因為不擅長交際,而將自己封閉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大學生會面對的問題,而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和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他們會脫離群體,焦慮不安,嚴重一些會出現抑郁、神經衰弱等,甚至有些人會選擇輕生來逃避這些問題。有些學校通過心理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們的心理,而得到的結果也是我們想不到的,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學生出現上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必須立刻、馬上采取措施,否則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一)調適不良情緒,培養健康情感
我們經過咨詢專家知道:影視音樂緩解緊張的神經,尤其是大腦皮層,更是能取得直接的緩解。因為不同音樂演奏出的不同旋律,會給人體不同的地方產生緩解的作用。當人們聽到某一段音樂時,人們會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而律動,這種律動也許是舒緩的,也許是輕松的,也許是幸福的,也許是亢奮的。這些律動能幫助人們改善睡眠,排憂解難,促進新陳代謝等。
而影視音樂和其他音樂有所不同,它能更容易的接觸到人們的神經,更能和人們產生共鳴,也正是因為它的這種優點,才可以起到緩解這一系列心理問題的作用,達到最好的治療,得到最好的效果。
(二)消除人際障礙,促進自我表達
正是由于影視音樂更容易接觸到人們,所以人們可以通過它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好的情感發泄出去了,好的情感才可以進入,自己才可以繼續健康的成長。影視音樂也可以說是大眾音樂,它被大多數群體接受,所以當患者聽音樂時,身體的緊張感會減弱,對其他人也不會產生惡意的念頭。
(三)增強集體觀念,培養協作精神
患者通常會長時間處于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這種狀態通常來源于對其他人的不信任,而影視音樂則不必有這種顧慮,它被大多數人接受,因此,它可以讓患者放下這種戒備,逐漸融入大家庭,逐漸能參與集體的各種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患者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慢慢從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來,融入這個大世界。也許一開始的改變并不大,但凡事都是從這一小步開始的,只要患者肯邁出這一小步,后面的步子只會越跨越大,這樣,他可以打開自己的心防,慢慢的消除與他人的隔閡,慢慢的發現這個社會的美麗,然后,他能自己將自己融入這個社會,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之后還會學會如何與別人合作,最后,讓這個社會減少一個患者,多了一份陽光。
(四)陶冶良好性情,培養完善人格
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洗滌人心,凈化人們的靈魂,能夠讓迷途的人們找到回家的方向,它甚至超脫物質的束縛,達到精神的平衡。就像是貝多芬的“命運”,旋律激昂,充滿了對命運的反抗;而《春江花月夜》旋律優美,將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現給了世界;《黃河大合唱》旋律震撼,我們既能看到奔騰咆哮的黃河,也能看到抗戰時期的英雄。這些經典的音樂給我們的人生畫上了不一樣的色彩,它更能教育大學生們,讓大學生更懂得團結,奮進!
前面我們提到影視音樂的作用,不同的音樂能應對不同的癥狀,如果你對生活沒有了樂趣,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力不從心,那么你就需要《歡樂的天山》這樣歡快的音樂,它會讓你重新愛上生活;如果你感到焦慮不安,別擔心,放輕松,聽一聽《春江花月夜》,在舒緩的音樂中感受一下祖國山河的壯闊,放空自己;如果你失眠了,《催眠曲》是最好的選擇,在溫柔的旋律中進入我夢鄉吧。
筆者曾經嘗試用《時間都去哪兒了》的音樂欣賞打開學生心扉,幫助學生宣泄情緒,進而改變自我認知,對親子溝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筆者播放了兩個不同版本的mv,欣賞之后,請幾位同學講述感受,接著就是用音樂欣賞的方式,從詞曲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原因為大學生解讀,然后對每一句歌詞進行剖析,并請學生再次談感受,找到一句打動你的歌詞,這里是在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回憶生活中的點滴,總有一句會促動人的淚點,即便不是因為親情的緣故!再嘗試欣賞一遍,學生的情感自然釋放,大多都是含淚告白,表達對父母的內疚,遺憾。大學生的情緒得到宣泄,心理平衡了許多。當潛意識的很多情感在意識層面得到釋放之后,TA內心的愧疚和掙扎就會減少一分,人自然就會輕松愉悅,這樣的音樂欣賞就開始有療效了。緊接著,詞曲作者的創作經歷也是音樂欣賞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學生必然對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堅持夢想的心理有著強大的困惑,把創作者經歷的積極意義放到現實生活中,也是對大學生的激勵和鞭策。這會在大學生內心劃過一道彩虹,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除此之外,影視音樂欣賞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優勢還在于:
(一)最經濟的手段之一
影視音樂欣賞是音樂療法眾多治療手段中的一種。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最經濟最適合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從經濟學角度講,音樂欣賞是成本最低的教育。適合群體教育,音樂老師面對一整個班的學生,講述各種不同類型的治愈系音樂。即便大家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但是音樂本身的魅力和作用一定會起作用。一首經典的曲子,對其曲風、歌詞的解讀,總有一個淚點會促動學生的心靈。
(二)最有針對性的方式之一
影視音樂已經對音樂做了一次篩選,它本身就是療愈的良藥。影視音樂欣賞除了娛樂功能還有教育和治療功能。例如:
消除疲勞的樂曲有:《撫摸》、《在你的懷里》、《藍色的愛》、《假日的海灘》、維伐爾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海頓的組曲《水上音樂》、京劇《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控制心緒不定的樂曲有:《春江花月夜》、貝多芬的《第八交響樂》、巴赫的《幻想曲和賦曲》、《仙女牧羊》、貝多芬的奏鳴曲、肖邦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
減壓的樂曲有:《小夜曲》、《圣母瑪麗亞》、《圓舞曲》等。
大學生是現代社會的新血液,社會的發展還是要靠我們的大學生。那么如何避免大學生們遇到各種各樣問題?我想這些問題大概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大學是大學生成長的地方,如果不經歷這些問題,那他們就無法成長,更不要說步入社會了,我們只能幫助他們度過這些難關,防止他們在這個道路上走偏,這就需要大學生的心理抗壓力,那么如何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抗壓力就是當今社會必須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而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認真探究影視音樂欣賞對普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起的積極作用,愿通過研究能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盡綿薄之力!
[1]孫福兵.學校心理輔導中音樂療法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8,(32)
[2]朱杰,朱文,李鼎生.樂者,藥也——音樂與中醫藥的不解緣[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3]史瓊.影視音樂療法及其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08.
[4]王小露.影視音樂療法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研究[D].河海大學,2007.